<h3><font color="#010101"> 5月28日的新都,天气温润,成实外新都校区所在的五龙山栀子花开,新雨之后更是香气馥郁。迎着微风,踏着晨露,刘源工作室和四川新创教育研究院一行在这里联袂开展随课微写及课题研讨活动。济济一堂,其乐融融。</font></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 研讨活动在成实外五龙山校区语文老师马杰奉献的精品展示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拉开了序幕。马老师以读带写地引导学生感悟一代诗圣细处落笔、大处见著的大家风范。在范读、品读中感悟杜诗悲天悯人、忧时伤国的情怀。巧思妙引、智选写点、学生佳作、慧心点评,气氛热烈,课堂好不精彩!</span> <p><span style="line-height: 1.5;"> 接着,刘源工作室研修学员严文娟老师的一堂研究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另具风采。她以高屋建瓴式的风格带领学生品鉴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绝代风华,教学流畅自然,一气呵成。知名作家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和独特视角在严老师的温言暖语中自成写点。严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不禁置情于景,有感而发,短短十分钟内竟成百字佳言。老师和学生声情并茂的展示更是博得与会老师的啧啧称赞。严老师,带给师生们一场文化大餐!</span><br></p> <p><br></p><p><br></p><p><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span></p> 接着,便是本次活动的主菜——研讨讲座。成实外五龙山校区教学质监评中心主任周密主持了研讨活动。刘源做了题为《随课•微写•序列化》的专题讲座。<br><br> <h3><font color="#010101"> 他从随课微写的原则、方法、具体操作等方面做了详实而生动的讲解。在讲座中他强调:随课微写的基石是大纲、课程、教材、课堂、单元。针对教材和具体课堂的微写,不是嵌入式的,而是教材和课堂自然生成的一部分。它与课堂水乳交融,与教材一路同行;“随”机实施,精心选择训练点。“随”是在所有教学环节中有目的、随机的进行选择,训练点可以上导语、文本、注释、批注、补白等等,但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从文本出发,以单元写作为中心;对“随课微写”应有从“微型化——板块化——系统化”的宏观建构思维。课文微写是服务于单元作文教学的,而单元作文教学则是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课微写”教学还得注意对学生多维度、多深度的中肯的评价和交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随后,刘源老师就自己的一线工作经验、具体操作策略与大家分享,让与会老师们获益匪浅。</font></h3> <h3> 新都区初中语文教研员胡婷婷就语文教研的踏实研究、认真做事做了专题发言。<br><span style="line-height: 1.5;">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span></h3> <h3> 四川新创教育研究院裴富强、朱兰英,成都38中部分语文老师以及成实外五龙山校区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在老师们的恋恋不舍中落下帷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