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春多阴雨,想去桂林摩游的计划搁浅。时近小满,还能到哪去转转呢? 一直想到父辈曾遇艰险的地方去看看,就到孟良崮去转转吧。妻没那情怀,身体也欠佳,坐不了摩托,那我就自己一个人走吧。查了天气,小满后有几个晴天,于是稍打点行装,小满出发,导航走里下河一线北上。这边基本没走过,也想去看看。九点出门走246省道,中午至镇扬汽渡过江。</h3> <h3>上船了</h3> <h3>江中</h3> <h3>扬州岸瓜州渡的营地公园有几个诗碑,个人喜欢刘禹锡的</h3> <h3>本想和妻一起走,沿途各市游览个一天半天,现一个人走,妻又盼我早回,于是就开启赶路模式,沿途不停,跑哪是哪。</h3> <h3>终于出了扬州城区,歇一会</h3> <h3>过高邮湖</h3> <h3>一路田园优美,油菜已收,麦穗青黄。 扬州,高邮,宝应俱从城边绕过。晚进淮安,走翔宇大道,在职时来过,还是两边荒凉,今已成优美的景观大道,繁华熙攘。路边休息一下,犹疑是否搭帐,但僻处蚊虫厉害,于是起走,寻一车店。问了一家,80,再问一家,30,决定住下。刚把车推到门口,一青年发现我车胎没气,老板荐我在路口补胎。所幸就几十米远。师傅检查拔出一块三角形铁片,补好胎,灌了防漏液后又发现胎边已有浅裂纹。说恐不耐长途了。联系换胎,又找不到相同型号真空胎,嘱自己小心,到有胎地方再换,先将就骑。 唉,人尚勇,马不堪了。反正妻的底线是人回来就行,车啥的是可以丢的。 留点悬念,走着瞧吧,先吃饭洗澡。<br><br><br></h3> <h3>第二天,早上起来在门口摊上买了淮安市的统一放心早点,一杯黑米粥,一个黑米饭团,五元。觉得质量还不错,出城前看到,又加买了一份路上中午吃。</h3> <h3>到沭阳</h3> <h3>宽阔的进城主道</h3> <h3>经过沭阳县,路从城中穿过。沭阳县城的高大上确实惊到我了,当年插队时,这边是啃山芋干的最穷地方,竟也能至此。仇某人确有能量。</h3> <h3>当年当年,现在这个时代,庸官似乎也多了些。敢于探索,有能耐创新的,很少听闻。主政者都喜欢一元化,集权巩固的同时,也是窒息思想和创见的窒道。与时俱进不易。要有相当的智慧才行,于今更念耀邦的难得。废话少说,静观其变吧。</h3> <h3> 客观上,各地方的欠债发展,实质上也是利用社会中的未能被现有支付格局利用的发展潜力。萨缪尔森教科书中称之为潜在GDP。 全国虽有30~40万亿债务,其实不必为之惊吓,可在评估效益的基础上由央行印钞拨款偿还并缩表。用掉了就是已经利用实现的发展潜力,根本用不着拿债务套头上。但用的值不值是应追究的。 循此思路,中国在发展,民生,环境,科技,企业减税,教育,医卫,国防装备等方面都还大有可为。 贸易战根本就不是个事,国家用对自己钱,就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国的发展。 至今迟迟难悟,郁抑难伸,令人叹愚。<br></h3> <h3>午饭</h3> <h3>就在这路边吃</h3> <h3>继续北上,中午过临沂。前年自驾时从临沂城西过,大货堵道乱闯,印象脏乱差。今导航沿沂河边走,环境优美,高楼及楼盘临河,休闲公园连续,甚是宜居。</h3> <h3>沂河边</h3> <h3>河边休闲区</h3> <h3>出临沂后,沿205国道,直达垛庄附近,从一支道抵达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时约下午2时。免票进去转了一圈。很想得到父辈撤出遇险的路径信息,但却无从得知,问讲解员,更是一问三不知,只得自己揣想踏看。绕过纪念馆有路通向主峰约五公里,骑车上到半山,又被栏住,须买票步行。至顶需走七里。主峰高约600余米,近两个紫金山高。山峦辐凑,确实容得下几万兵展开布阵。峰顶似有纪念碑,但我无力再上了。</h3> <h3>纪念馆前陈粟塑雕</h3> <h3>纪念馆,中间后面可见孟良崮主峰</h3> <h3> 孟良崮之役,是国共两军斗勇之局。陈毅说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74师攻坦阜(华野指挥机关所在),突前70公里。华野调兵围攻,张灵甫已发觉华野围歼意图,但拒不速撤,而登孟良崮坚守饵敌。欲待外围10个军师会合,一鼓聚歼华野主力。但被围住后,山上无水炊饮。 一纵叶飞受命前敌总指挥,传华野号令,各部队打光了给补充,打不上去,撤消番号! 激战三日,74师不支,往西南突围会合被卡,王必成六纵先登,74师崩溃。</h3> <h3>基本进击态势</h3> <h3>孟良崮</h3> <h3>父亲的回忆文中说到,下午结束战斗后,纵队首长叶飞把他叫去,说这一仗打的很苦, 消耗多而缴获少。(因他们部队主要是阻击敌25师与74师会和。74师最后时刻也向25师方向突围 ,战斗最激烈时两部仅距3公里)现听说山顶上还有一些炮兄弟部队没搬走,要父亲去把炮弄回来。父亲当时任纵队直属炮团政委,领了任务就带了部队上山搬炮,此时敌已逼近,各主攻和阻击部队已纷纷下撤。 没有骡马,炮重拖不动,即指挥官兵将炮分 解 分件抬走。下山到集结地点点名时,发现有几名干部战士尚未归队,这时部队都已 撤走,几面都是敌人,父亲担心掉队干部战士走岔道,就令大部队先走,自己带一个警卫员回去找人。时天色已晚,警卫员回到岔路口搜寻未果,却发现附近村庄已是敌兵。只得回头。没饭吃,在路边敌尸上发现一袋生花生米,两人即以此充饥。 暗夜里,两人一骑一步,在敌兵边走了一夜,天明才回到自己部队中。警卫员的回忆文中惊心动魄,但父亲的回忆文中并没有在意这个事。只是担心掉队干部战士的安危,天明发现所寻干部战士已归队,是跟兄弟部队撤时走岔了,于是放心。 </h3> <h3> 我这次来,也想把父亲当年夜行的这段路走一走,体验一下。 但路在哪儿呢? 根据当年战场态势,我判断路应在垛庄至孟良崮之间,纪念馆或为当年鏖战之所,路或在其东,沿山向北再向东。(孟良崮为一条独立的南北向山脉,四周平地),而敌从西南来,一纵是从北面张庄插入敌中打的分割阻击。战后可能一是回张庄附近,一是避敌偏向东往坦阜方向。</h3> <h3> 我先转到山东南方向的所谓战役遗址,现是个林场公园,想想不对,再回到山前沿一条向北的道路寻去。一条新修的路离山边不远。我想即使不是当年的路,也应相距不远。</h3> <h3>绕山寻路时所见孟良崮</h3> <h3> 一直走到一条省道交叉的地方,离孟良崮已约十公里,再向北都是平地,应难摆脱敌军,故又沿省道向东走。</h3> <h3>远望孟良崮方向</h3> <h3>绕至山东北面</h3> <h3>已至孟良崮东北20公里外</h3> <h3>走了约二十公里左右,我想应差不多接近父亲当年归队脱险处了。</h3> <h3>墨子悲歧</h3> <h3> 这时前方出现岔路,一向北往蒙阴,一向东往莒南,这两处父母回忆文中都见提过,不确知当年具体何往。岔路附近有村庄 于是停下车想再琢磨一下,觉得北的可能性大,但车却打不着火了。 看来此行就到此为止了。</h3> <h3>在这停车熄火</h3> <h3> 无奈下求问过路村民何处有修车的,村民告我回头加油站处或有。正准备推车,路边桃园中钻出一村民,说正在剪枝,听到我问话,出来看看。他往车把上一瞧,说你好像电门没开,啊!可能是我停车时衣袖刮到,他把电门合上,再一点火,着了。真是遇到贵人,感激不尽。谢别后决定回头,走了这一路,心愿已足。</h3> <h3> 回头路过加油站,瞄了一眼油价,92号油4.98元/升,是此行所见到的最低价。</h3> <h3> 我返回到205国道上,天已黑了,垛庄附近正好路边一大车店,投宿30元一晚 ,店里吃碗面条,洗澡睡觉。没夜壶很不便,北方农家厕所都是在屋外院角。</h3> <h3>投宿的旅馆房间</h3> <h3>天明起来即走,路边集镇喝碗豆浆,走了一阵又见路边有卖羊杂汤的,十元一碗,又要了一碗,我还从未喝过,汤里有些肉片,不肥不瘦,不筋不骨不知是啥部位肉,问店家说是羊脸。长点见识。</h3> <h3>羊汤</h3> <h3> 回程想走宿迁骆马湖,原来上班时到过宿迁,但没去骆马湖,因音谐落马,故大小官员公人从不去,只去霸王祠。但听说湖边可游泳烧烤,风景可以,故我想去湖边扎营度一晚。咱官不过副科级,一退休草民,没啥可忌的。<br></h3> <h3> 于是再过临沂,转向宿迁,沂河水清,风光秀美,令人有吾从点之想。 导航到新沂的骆马湖景区,属徐州吧,至则令我大失所望,景区口仅一饭店在湖堤下,湖区并无水面,只有些鱼塘杂树。 时已中午,就在这吃饭吧,进店想点餐吃鱼,店家说没一人份的,一个人只能点个杂烩汤吧。连菜带汤都有了,二十五元。唉,好吧。 菜上来后硕大一盆,有些鱼丸干丝,鱿鱼片啥的,好在汤鲜美,天热,我赤膊上阵,慢慢将汤干完,饭是胀不下了。</h3> <h3>杂烩汤</h3> <h3> 饭后继续沿堤南行,走至宿迁界,湖面始阔,但沿湖俱用铁丝拦着,划为水源地。沿环湖路试了几次,皆不得亲水要领。 估计现环保意识强了,难容人自由亲水,于是放弃扎营打算,直奔回程。</h3> <h3>湖边树荫下睡了一会。先前吃的太胀,有点发困,湖堤绕弯处差点冲出。</h3> <h3>骆马湖</h3> <h3>骆马湖</h3> <h3>湖边全被栏</h3> <h3> 我最喜欢走省道,宽阔畅平,跑的很爽。虽然据说交通部每次来江苏查路,交通厅上下手忙脚乱,仍难过关。但我这次比较起来,江苏的路明显强于山东安徽。</h3> <h3>省道路阔车稀</h3> <h3> 但导航后段把我导到县乡村道路上,天要晚了,在一村委会门口,看到一处休闲区,觉得环境还可以,可惜才5点多钟天还亮,搭帐太早。休息一会,妻打了个电话,要求住店。那就再走走再说吧。 再走都是村道,环境差,也没啥旅社。 直到天黑,走到洪泽顺河镇,才见到旅社,40元一晚住下。上街吃碗面条,洗澡睡觉。夜间有俩蚊虫,没睡太好。 早起下楼老板娘开门,聊了一下,她原是供销社职工,已退休,1600元/月退休金,自己在街上旧房翻盖开旅社, 约1~2千元/月的收入,兼代收发快递,老板给2千一月。那不错了,是的,跟儿媳妇,孙子生活一起,月花费仅约千元。现在不比当年你们插队时,只要自己肯干,动脑筋,挣钱,生活都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身体要好,不愁没饭吃,总是怕太胖了。 是的是的,五十年过去,过去生产队干部画饼的什么共产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家家都是了,农田耕作效率和产量也是过去难以想象的,但单靠小块农田收入,是很难继续提高的,转移劳力,也是势所必然。 农村结构,生产和社会结构,正处在一场新的变化中。土地,农民究竟该如何处理,以更好适应生产力进步和社会长期发展,实有待探索。 我想,以后或可由国家印钞收回土地,转给能更好种地的规模经营者,失地者也有充分的保障和必要资金自由选择投入和择业。 过去台湾的土改不就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吗, 现在是反过来操作,不过科学是要试验试点的。 又扯多了,快回家吧。 </h3> <h3>本想在这水边撘帐</h3> <h3>昨晚投宿的顺河镇旅馆</h3> <h3>顺河的洪泽大堤</h3> <h3>湖堤晨光</h3> <h3>三河桥上</h3> <h3>三河风光</h3> <h3>从顺河出来过洪泽,不经意间似乎没看到朱坝即已到双沟镇了。乡下老友,多已故去或外迁,也就不回村看望了。 但脑子还是一路走一路念及故人故事,过三河桥是盱眙界。想起当年是从蒋坝过的,和继周兄当年修入江水道船闸,共抬一筐土及和村民一起睡大棚地铺的景况。我当年看过本读报手册。晚上跟村民吹牛,似国内国外天南海北无所不知,跟我关系最好的村民韦兰邦也是村里的能人,过去曾做过贩油等小买卖,跑过宝应,杨州等地。见问不倒我,竟冷冷地问我,听说外国女人阴深,是不是真的。啥?就是那个那个……,嗨,又接受再教育了,村民的狡黜,远超我们的认知。</h3> <h3>过河即盱眙</h3> <h3>盱眙路口,看导航到蒋坝17公里,五十年没去了想去看看 。转向蒋坝,行了几公里,发现全是村道,水泥路面破碎,我轮胎有裂纹的心理阴影来了,不要去了回不了家。看到路面越来越破,我还是决定回头走回家大道了。</h3> <h3>破烂的村道</h3> <h3> 因怯于摩托穿南京市区,我选择走金湖,天长,扬州到镇杨汽渡过江。江苏的路都不错,但天长就差一些。中午到扬州走润扬北路,润扬南路一直到镇杨汽渡。一路想吃碗扬州特色炒饭,却始终没看到,只得渡口吃份快餐。</h3> <h3>再渡回江南</h3> <h3> 过了江,走243省道转104国道,路好车速,下午二时,就回到溧水家中。 此行4天,码表计程1260公里,花费约400元,其中加油160。 路上常有人问我多大了,像我们常听到问人家小孩多大了一样。快70了,咋呢,能骑就溜溜呗。咱这能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溜不了几年了,抓紧吧。 在山东郯城被警察拦下检查,我靠边后脱下头盔准备掏证件,警察见是一光头老头,连连挥手,说不用看了,快走吧,路上小心。 是的,路上小心,谢谢。 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到这里,已无须争竞和怯惧,随缘由命,但观路上风景,坦然因应吧。<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