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书籍精读:全脑教养法

🍓大班长糖糖妈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你打算给孩子提供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或者说以前下面4种教育方式中各自占的比例是多少?</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A、饭碗教育&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压力教育&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C、竞争教育&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D、发展教育&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A饭碗教育是爷爷奶奶喜欢使用的,你再不好好读书以后就怎么怎么样。你现在怎么怎么样以后会有好的工作。</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压力教育是把自己的压力,自己未完成的意愿,老师的压力,传播传递到孩子的身上。认为给孩子压力才能带来动力。</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C竞争教育是跟别人比,跟邻居比,跟同学的比,跟别人的孩子比,看到朋友圈发别人孩子表现很好回头看看自己孩子哪里也不顺眼。于是对孩子说你看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就知道看电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D丹尼尔·西格尔提出的是<b><font color="#ed2308">发展教育,孩子的每一个犯错,每一次意外,每一次情绪失控,每次一次对你造成的麻烦不如你预期的事情,都要用发展的眼观来看待,这是暂时的,这不是危机而是教育孩子发展孩子机会,更准确的是父母提升自己的机会。</font></b></h3> <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第1章 全方位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方式:帮助孩子整合大脑</font></b></h1><h3><br></h3><h3>关键词:</h3><h3><b><font color="#ed2308">1、整合,</font></b></h3><h3>整合左右脑,左脑帮助你进行逻辑思维并把思维组织成句子,而右 脑可以帮助你体验情感和解读非语言信息。</h3><h3>整合上下脑,上层大脑三思而行,下层大脑则与冲动、直觉和求生本 能有关。</h3><h3>整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外显化。</h3><h3>整合自我,整合孩子自我也要整合父母的自我。</h3><h3>整合人际关系</h3><h3><br></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2、可塑性</font></b></h3><h3>大脑是可塑性的,孩子的每一次经历都是大脑神经元布线和重新布线的过程。所以孩子的每个问题都是过程而不是结果。</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3、混乱与刻板</font></b></h3> <h3>把人的心理或者大脑,情绪比作一条河流,河的两边一个是混乱,情绪泛滥乱处于失控状态。另外一边是刻板,情感荒芜过渡控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能自己和孩子处在混乱失控的状态被河水淹没,也不要陷入刻板的固定化的思维。</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第2章 改善孩子的情绪:整合左右脑</font></b></h1><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1、左右脑的分工</font></b></h3><h3><br></h3><h3>左脑热爱并且渴望秩序,是逻辑的、求实的、语言的和线性的。而右脑是全面的、非语言的,它发送并接收信号,使我们实现沟通。这些信号 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接触、语气语调、身体姿势和手势。右脑不关心细节和秩序,只关心整体的场景,即一次经历的含义和感受,并专门处理意象、情绪和个人记忆。“ 直觉”或者“ 发自内心的感觉”就来源于右脑。 右脑更直接地受到身体和大脑底端区域的影响,这部分负责接收和解读情感信 息。简单地说,就是左脑是逻辑的、语言的和求实的,而右脑是情感的、 非语言的、经验化的和自传体式的。</h3><h3><br></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2、整合左右脑</font></b></h3><h3><br></h3><h3><br></h3><h3>①、联接右脑,用父母的右脑联接孩子的右脑,也叫共情。利用非语言信息,比如温柔的眼神,蹲下的姿势,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抱抱孩子,不带偏见的倾听,用爱的语气说出孩子的心理感受接纳认可孩子的情绪,右对右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的大脑进入平衡或更加整合的状 态。接下来她开始对儿子的左脑做工作,解决他提出的具体问题。</h3><h3><br></h3><h3><br></h3><h3>②、引导左脑,逻辑理性语言复述整个事情过程,孩子的意愿,以及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父母也要学会等待倾听,要留白,看孩子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不要急着跳出来帮助孩子解决。如果孩子不知道说什么父母适当引导可以用选择题的方式让孩子选择一种解决办法。如果有机会最好是等过几天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再进行一次讨论,讨论整个事件其不当行为及后果。</h3><h3><br></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3、两个避免</font></b></h3><h3>①、避免命令和要求,加剧混乱和失控。尝试倾听和关注。</h3><h3>②、避免置之不理和否认,陷入情感荒芜的刻板区。</h3><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第3章 教会孩子自我控制:整合上下脑</font></b></h1><h3><br></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1、什么是上下脑</font></b></h3><h3><br></h3><h3>从进化心理学来看大脑,可以分成3个阶段</h3><h3>第一阶段就是爬行动物脑,也叫安全脑就是保障基本生存保障自己安全的。</h3><h3><br></h3><h3>第二阶段是哺乳脑,哺乳动物的脑也叫情感情绪脑,也叫边缘系统。比如蛇是爬行脑、壁虎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冷冷的没有感情,而小猫小狗是哺乳动物能和人建立情感。</h3><h3><br></h3><h3>第三阶段是灵长类脑,也叫智慧脑,上层你,最后发育出来的大脑皮层。具有思考反思、自控、计划、执行、想象等能力。</h3> <h3>书中把大脑想象成一座两层小楼,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也就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大脑),位于较低的部分,从脖子的上端到鼻梁的位置。科学家称,这些较低的区域更为原始,它们负责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和强烈的情感(比如愤怒和恐惧)。下层大脑 就像房子的一楼,满足很多家庭的基本需求,厨房、餐厅、浴室都在这一 层等等。</h3><h3><br></h3><h3><br></h3><h3>上层大脑则完全不同。它由大脑皮层及其各个部分构成,尤其是额头 后面那部分,包括所谓的中部前额叶皮层。与本能的下层大脑不同的是, 上层大脑进化程度更高,可以给你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你可以 把它想象成一个明亮的位于二楼的书房或图书室,四面和天花板装满了窗 户和天窗,视野更加清晰。在此发生的是更加复杂的心理程,比如思考、想象和规划。</h3><h3><br></h3><h3>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 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前额叶皮层一直在发育到了青春期还会有一次打的修剪整理,。我们希望孩子掌握的上层大脑的行为和技能,比如明智的决策、控制身 体和情绪、共情、自我理解和道德,都依赖于那部分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大 脑。因为上层大脑仍在“ 施工”当中,它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发挥全部的功能。也就是说,它不能和下层大脑整合,也不能一直以最佳状态工作。因 此,孩子很容易被困在下层。没有上层大脑的作用,孩子很容易大发雷 霆,作出荒谬的决定,而且普遍缺乏共情和自我理解能力。</h3><h3><br></h3><h3>孩子不能运用好上层大脑的2个原因</h3><h3><br></h3><h3>1、上层大脑还未发育成熟</h3><h3><br></h3><h3>2、杏仁核,就像看门狗作用是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尤其是愤 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对我们随时 可能受到的威胁保持警惕。当感到危险降临的时候,它可以完全接管或者 劫持上层大脑。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作出异常行为。</h3><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2、整合上下脑</font></b></h1><h3><br></h3><h3><br></h3><h3>发脾气分2层:</h3><h3>上层怒火:孩子是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发火的,他是在用脑的情况下使用的。处理方法:认可孩子的目的和意愿,明确自己的边界,明确地讨论什么行为恰当、什么行为不恰当。冷静解释引导解决方法。</h3><h3><br></h3><h3>下层怒火:杏仁核劫持上层大脑,失控状态应激激素上升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和情绪,也根本无法使用那些高级的思维技巧,比如考虑后果、解决问题 或者考虑别人的感受。</h3><h3>处理方法:同上左右脑整合的方法。右脑联接,左脑引导。</h3><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整合孩子和整合自己</font></b></h1><h3><br></h3><h3><br></h3><h3>孩子出现问题,异常行为,情绪失控我们需要整合孩子的左右脑,整合上下脑。同样的父母也要整合我们自己。过去的消极内隐记忆、不愉快的经历,创伤性的记忆力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情绪、感知甚至身体感觉,我们却意识不到这种影响来自过去。未经审视(或未整合)的记忆,对想过健康、理智的生活的成年人也 会造成各种问题。但是这些隐藏的记忆对为人父母者来说尤为危险,具体 有两个原因:</h3><h3><br></h3><h3>● 孩子越小吸收信息的能力是越高的就像一个雷达一样捕捉到我们的恐惧、悲痛、不满等感受,即使连我们自己都 没有意识到这些感受。当父母情绪不佳时,孩子也很难保持平静和快乐。</h3><h3><br></h3><h3>● 内隐记忆促使我们以一种并非出自自己意愿的方式来作出反应。以往那些被他人或父 母所忽视、遗弃或贬低的感受,会阻碍我们以一种成熟、关爱和尊重的态度来与孩子互动。</h3> <h3>面对孩子的失控行为,父母操作用脑不用气4步法。</h3><h3><br></h3><h3>1、首先,不要伤害孩子。闭上嘴,避免说出会让你后悔的话。把手背在 背后,避免任何粗鲁的身体接触。当你处于下层大脑时刻时,要不惜一切 代价保护孩子。</h3><h3><br></h3><h3>2、其次,跳出当时的情境,让自己平静下来。喘口气绝对没有问题,更 何况这是对孩子的保护。你可以告诉他你需要休息一下以便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样他不会感到被拒绝。</h3><h3><br></h3><h3>3、接下来——尽管这听起来有点傻,试试“ 运动身体,抚平情绪”技术, 做做分腿跳,试试瑜伽伸展运动,来一个缓慢的深呼吸。在杏仁核劫持了 上层大脑的时候,尽一切努力帮助上层大脑夺回控制权。你不仅可以让自 己进入一个更加整合的状态,而且可以给孩子示范一些快速调节自我的绝 招,让他们自己也能用。</h3><h3><br></h3><h3>4、最后,修复与孩子的关系。尽快!一旦你觉得你平静了下来并且可以 控制自己了,马上和孩子重新建立联结。然后处理情感和关系上的伤害。 这可能需要你表达宽恕,也需要你道歉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步要尽 快进行。你与孩子的联结修复得越快,你就能越早重获情感平衡,并重新 与孩子享受你们的关系。</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锻炼孩子上层大脑的方法</font></b></h1><h3>1、让孩子自己选择</h3><h3><br></h3><h3>2、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我们要给他们提供一些技巧,帮助他们在沮丧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决定。这些技巧你 可能已经很熟悉了:教他们做深呼吸,或者数到10;帮助他们表达感受; 允许他们使劲跺脚或者捶枕头。你还可以教给他们感觉失控时大脑的工作 原理,以及如何避免“ 抓狂”。</h3><h3><br></h3><h3>3、提问题促进孩子的理解力</h3><h3><br></h3><h3>4、培养孩子的共情里,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你现在的有什么感受?2关注别人的感受,你觉得他现在心情怎么样?3关注书本电影中人物的情绪活动。</h3><h3><br></h3><h3>5、虚拟场景,角色扮演,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第4章 给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整合记忆</font></b></h1><h3><br></h3><h3>记忆的机制:点火机制,当我们经历某种体验时, 神经元就会“ 开火”,即被电信号激活。当这些脑细胞“ 开火”时,它们就会 与其他神经元连接起来。这些连接会制造联想。说白话就是混个脸熟,经常在一起的神经元就会连接起来。</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1、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font></b></h3><h3>内隐记忆,内隐记忆出生前就有,生命的头18个月只能内隐记忆。也就是孩子还不会说话基本上都是内隐记忆。婴儿编码的内隐记忆包 括家和父母的气息、味道和声音,饿的时候肚子里的感觉,喝到热奶时的巨大幸福感,某位亲戚到访时妈妈的身体突然僵了一下……我们的知觉、 情绪、身体感觉以及成长过程中诸如学习爬行、走路、骑自行车以及最终 学习换尿布等行为,都编码进了内隐记忆。</h3><h3><br></h3><h3>内隐记忆会形成最初的一种心理模式。内隐记忆还有个特点很难提取,莫名其妙的就点火了,触发一系列模式但你很难找到最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内隐记忆本质是保护我们的安全,内隐记忆通常是积极的,对我们有利。如果我们一直被爱着,就会满 心期待被周围的人所爱。如果受伤时父母总会来安慰我们,我们就会相信 自己总是能够得到安慰。</h3><h3><br></h3><h3>但但是内隐记忆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总是对我们生气或表现冷漠,忽略,打击、责骂我们就会不断体验到负面的感受。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恐惧因素,比如巨大的声响都很容易形成消极的内隐记忆。</h3><h3><br></h3><h3>内隐记忆的问题在于尤其是当这段记忆来源于一个痛苦或消极的体验时,当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时,它就会成为一颗地雷,以一种严重的甚至是打击性的方式限制我们。内隐记忆会制造恐惧、回避、悲伤和其 他痛苦情绪及身体感觉。这能够解释为什么孩子(包括大人)常常莫名其妙地对某些情境反应激烈。如果孩子不能理解他们的痛苦记忆,就可能经历睡眠失调、损耗性恐惧症及其他问题。</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2、整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font></b></h3><h3><br></h3><h3>用“ 意识之光”带入孩子的内隐记忆,将内隐记忆外显化把内隐记忆提取出来外显化,进行合理的解释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将痛苦的体验转化为力量与自我理解的源泉。从这个模式中解脱出来,或者重新建立新的模式。</h3><h3><br></h3><h3>海马体的功能就是整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他是专业拼图高手,它负责把内隐记忆的碎片拼凑起来。当过去经验的形象、情绪和感受仅为内隐形式、还没有被海马整合时,它们各自独立地分布于大脑中,完全乱作一团。内隐记忆以散乱的拼 图碎片形式存在,而非一整套清晰完整的拼图。从而形成对过去经验的外显式理解。</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3、提高记忆的方法</font></b></h3><h3>①、讲故事,讲孩子亲身经历的故事,讲父母的故事,讲书本上的故事。</h3><h3><br></h3><h3>②、提问和鼓励,问经历中的细节,可以问人物的细节,物体的细节,或者事情的细节。</h3><h3><br></h3><h3>③、制作相册,将那些 值得珍视的时刻——比如家人相处的时光、重要的友情或成长的重大节点 拍成照片视频,制作纪录相册带入他们的外显记忆,这些经验就会变得更加清晰、更有影响力。</h3><h3><br></h3><h3>④、写日记</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第七感:培养专注力</font></b></h1><h3><br></h3><h3>我们听过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还听说过第六感,今天作者提出来一个第七感,里面讲到了觉知轮,如下图。</h3> <h3>中间是我们本源也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或者我们的大脑,外围的轮子上可以有各种方面的事情,比如感受、身体的感觉、记忆、感知等等。第七感的作用是让人只注意一个方面的时候,自己陷在消极情绪时,可以切换到其他的区域。</h3><h3><br></h3><h3>之前我们讲专注力都是讲专注一件事情的长度有多少,这里讲的第七感培养专注力是,通过觉知轮让孩子有可以切换选择自己的注意力位置,让孩子有控制感,回到本源就可以提升注意力。</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情绪的2种解读</font></b></h1><h3><br></h3><h3>1、书中描述的是情绪是浮云,叫浮云理论。情绪和感受像浮云一样来了还会走。也可以说像流水情绪像水一样有起伏,它们是暂时的状态,而非长久的特质。平均来说,一种情绪从 产生到消逝的时间不会超过90秒。比如:我不愚蠢,我只是现在觉得自己很愚蠢。</h3><h3><br></h3><h3><br></h3><h3>2、情绪是一种能量流,不管是好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是一种能量,消极情绪我们要像书中说的整合方法而不是忽略和打压。打压和忽略要么以后他就没有了也就是说孩子生命的能量特别弱,生命力不强,要么就是一直打压积累成负能量,心理健康出问题。</h3><h3><br></h3><h3><br></h3><h3>附书中的情绪表情图:</h3><h3><br></h3> <h3><br></h3><h3>★《全脑教养法:扩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 》</h3><h3><br></h3><h3>~美国著名的儿童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力作。53幅插图,12方法,大量育儿的实际案例,各个年龄段实践指导为你揭秘前所未闻的育儿脑科学知识,破解种种育儿难题,帮孩子拥有高质量的人生。</h3><h3><br></h3><h3><br></h3><h3>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JrVbt55u3QB3QNAAleyVQ </h3><h3>提取码:plnd </h3><h3>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 App,操作更方便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