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之行——圣洁温泉泡脚、怒江溜索体验、仙游怒族老姆登村落

太极雪

<h3>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附近登埂、麻布河一带的江边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天然露天温泉澡塘。</h3> <h3>这里既是怒江大峡谷奇特的地质奇观,更是令当地傈僳族群众陶醉的圣洁之泉。</h3> <h3>每当春天来临(大年初二到之后的一个月),生活在云南怒江峡谷的傈僳族群众,都要到有温泉的地方去洗浴。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他们用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吉祥。此种风俗被称为“澡堂会”,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h3> <h3>春冬交替季节,怒江的水瓦蓝,江边的木棉花开得红彤彤,住在高山峡谷的傈僳人背起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开始了传统的春浴。他们在岩壁下、石洞里、石缝中铺上干草,展开被子,成就他们七天的“家”,开起了露天宴,下到烫人的简易石砌温泉澡池中,洗去污垢,舒展筋骨,然后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对歌跳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聚在热气腾腾的温泉水中一边搓洗,一边说笑,嬉戏打闹,其乐融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h3> <h3>如今的“澡塘会”,除了传统的泡温泉洗澡、荡秋千、下火海、对歌等活动外,还有放映小电影,弓弩比赛等活动。最热闹的要算在离六库市以北约20公里“跃进桥”处举行的澡塘会了。</h3> <h3>我们到来的时日在农历四月上旬,没有看到澡塘会盛大的洗浴场面,感受到的是我们几个人的专场泡温泉,可惜温泉水温过高,我们只能勉强把脚逐渐深入到水中,脚被温泉水烫的,不时会猛的被缩回到空间,即使这样,也是解乏惬意得很。</h3> <h3>在澡池、浴盆上方的岩沿上,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树,树干的中部分叉,两根粗壮的分枝直指苍穹。据说,每年的二、三月间是木棉花盛开的季节,火红的木棉花一朵朵、一簇簇开满枝头,倒映在碧绿的江水中;泉池里腾起的热气,如云如雾飘浮在树下江面。碧绿的水,火红的花,白色的雾,相织相容,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这个已有数百年树龄的“大叉子”,俨然已成为“登埂澡塘”的地标。</h3><h3>大自然的美,你想象不到也复制不出来。总以为木棉树、木棉花是广东、海南的独有树种,没想到在怒江大峡谷、在六库、在登埂,在高山上、在怒江边,她们也如此挺拔壮丽。</h3> <h3>惬意享受我们这专场温泉泡脚,只可惜水温太热,身体承受不住,只能蜻蜓点水般试水。</h3> <h3>尽管温泉水温很热,如果时间允许,对于这样的专场待遇,我们非常乐意在这里洗上一天温泉,以缓解全身的旅途疲劳。</h3> <h3>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崇山峻岭间,数百年来,江河两岸的人们靠溜索飞跃峡谷,一对对颤悠悠的溜索,挂满了辛酸和危险。</h3><h3>两岸高山对峙,谷底水流湍急,一根溜索横跨在峡谷两边,人们挂在溜索上往返怒江两岸,就像鸟儿一样在峡谷间飞翔。</h3><h3>这不是城市里的跨江索道旅游项目,而是怒江两岸少数民族群众曾经的交通方式和日常生活。</h3><h3>我们从电视屏幕和杂志上见识了“怒江溜索”。画面上的人们把自己挂在索道上溜来溜去,有的是一个人溜,有的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溜。画外音说,这条索道是他们往返怒江两岸唯一的交通工具。男女老少在江面上自如地溜来飞去,特别是那些妇女们带着孩子、背着山羊肥猪一起“从天而降”,不能不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一根溜索,竟然是怒江两岸的孩子们的上学之路,孩子们每天几乎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溜索上往返于波涛汹涌的怒江两岸,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葬身怒江。所有这些画面,让人对成语“命悬一线”有了最直观的理解。</h3><h3>所有滑过溜索的人无一不知它的危险,这样的危险随时随地威胁着每一个人。然而,人们别无选择,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冒险,现实将每一个人变成勇士。</h3><h3>现如今溜索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横跨怒江两岸的桥。只要是峡谷两岸居住人口相对较多的地方,似乎都建有一座凌空飞越江面的桥。<br></h3><h3>做为远道的游客,更希望目睹溜索的场景。在“登埂澡塘”上游约200米处就有这样一个“溜索飞渡”体验项目,看情形,是专门为“登埂澡塘”配套所建,供游客们在体验过天人合一的洗浴后再体验一把“溜索飞渡”。</h3> <h3>随着“溜索改桥”项目的完工,如今,溜索在怒江已基本“告退”,这些最后的溜索,成为见证大峡谷交通变迁的“活化石”。</h3> <h3>待同行的队友们陆续体验溜索过江之后,恐高的我,并没有溜索的打算,可是,禁不住大家的劝说,还是勇敢的尝试了,初次体验,完全消除了恐惧,为自己加油鼓掌👏👏👏💪💪💪</h3> <h3>过“溜索”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你的生命毕竟系在一根并不太粗的绳索上,当你越过看一眼都头晕目眩的峡谷,当你听到溜索下那震耳欲聋的江水咆哮之声时,心中会不由生出几分怯意。</h3><h3>当我体验过“怒江飞渡”后突然发现,作为旅游体验项目的“怒江飞渡”不会放在“看一眼都头晕目眩的峡谷”之间,也不会在“江水咆哮之声震耳欲聋”之时开放。安全,已是这个旅游体验项目的首选。</h3> <h3>当我飞越怒江上空的时候并无半点胆怯,因为此时的怒江就像一块摆放在你身下的一块翡翠。在怒江上空一个来回,只不过是换个角度浏览一下两岸旖旎风光,体验一下悠闲生活之外的惊险刺激。当然,从过去险象环生的交通工具到今天的旅游体验,从中也感悟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巨大变迁。</h3> <h3>怒江大峡谷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峡谷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特别明显,从河谷到峰顶,依次体现为亚热带、温带、寒温带、高山苔原带和雪山冰漠带。</h3><h3>随着两岸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怒江上的桥,日益增多,溜索却越发罕见。云南政府计划完成以桥取代怒江所有的溜索,这意味溜索即将成为翻过去的一页历史。“溜索改桥”结束溜索时代,那么,我们的溜索成为值得珍视的体验。</h3> <h3>离开室外温泉澡堂和怒江溜索,沿着怒江边边的峡窄公路到达江边的老虎跳。</h3> <h3>打开云南省地图,你会发现在云南省的西北部有一条直线,直线的南端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六库,直线的北端是怒江州所辖的贡山县,直线再往北延伸一点点,就是丙中洛,丙中洛再往北,就进入西藏自治区了。</h3><h3>这条直线就是大名鼎鼎的怒江大峡谷。</h3> <h3>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从发源地到西藏的洛隆县嘉玉桥称为“那曲河”,从嘉玉桥开始才正式叫怒江。怒江在云南省境内流经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在缅甸境内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h3> <h3>西藏洛隆县嘉玉桥以上的“那曲河”是怒江的上游,嘉玉桥至云南省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泸水县以下为下游。怒江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千米,中国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长650千米。</h3> <h3>怒江进入云南境内以后就一直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怒江中游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怒江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江面海拔在800米以下。</h3> <h3>面对汹涌的怒江之水,第一次体验手持手机拍摄流光快门。</h3> <h3>怒江的水究竟是否发“怒”,还是用视频来说话吧!</h3> <h3>沿江北上九十三公里进入了匹河乡,路边是福贡县民族中学学校校园靠近公路边有一个距地面高约三、四米,八十多平方米相对较为平整的磐石。1983年1月19日凌晨2时30分,一块巨石悄然飞至,傲然屹立于一块近80平方米的扁型磐石上,当时,磐石上建有一幢民族中学三合小院校舍,巨石飞落立于院中,除北边小平房屋檐与飞石紧靠稍有损坏外,周围建筑毫发无损,卧居教师皆被惊醒,起身观之,“飞来之石”竟矗立院内,惊骇之余庆幸安然。</h3> <h3>巨石从天而降,重重砸在公路上,然后弹至6米高的民族中专三合院内的10米宽的巨石上。令人惊奇的是,它没有伤到任何人,也没有损坏房屋,并且是直直地立在巨石上。</h3> <h3>神奇的大自然总会给人类留下一些难题 ,从方位判断,巨石应该是从校园东面的碧罗雪山上面滚下来的。当年政府就组织了科技人员顺山而上,反复搜寻。始终没有找到巨石原来的位置,和滚下的痕迹。学校上面的山坡是一片包谷地,他们一直没有搞明白,一头牛走过都会留下蹄印,近千吨的巨石竟然没有留下一丝蛛丝马迹。</h3><h3>时至今日,怒江“飞来石”到底从何而来,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h3> <h3>从飞来石出发,继续沿怒江两岸,穿行在峡窄的盘山路之中,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好似在云雾里行走,翻山越岭到达神秘的怒族村落——老姆登。这是一个挂在碧罗雪山上的小村庄,它静静地躺在离天很近的地方,俯瞰着怒江大峡谷。</h3> <h3>在老姆登村落的下方,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教堂。红色十字架直指天空,大门上方"神爱世人"的红色字体鲜艳。门前的旗杆上,一面火红的国旗在风中猎猎招展。</h3> <h3>我们的住宿安置在基督教堂旁边的邻居就是这个“达比亚客栈”。在老姆登村宁静优美的环境中,“达比亚客栈”所在的位置较好,四层的楼体独自突兀一旁,与它后面山坡上的寨子隔空相望。达比亚客栈有大小12间客房,大床房3间,其他标准间。房间干净、整洁、宽敞、舒适。寝具、牙具、毛巾等房间用品都是专门定制,全部印有“达比亚客栈”的字样和LOGO。</h3> <h3>我们住的202客房几乎就是一间阳光玻璃房。全屏的落地窗,不仅把高山峡谷风光尽收,也把强烈的紫外线拉进窗内把房间装满。</h3> <h3>站在窗前,撞进视野的第一道大自然风光令人惊叹:与我们视角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对面就是高黎贡山脉,从行走的云朵时隐时现中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头上覆盖着皑皑白雪。一眼望去,远在天边,近在咫尺。</h3> <h3>我们安放好行李,沿村路继续上行,来到老姆登村口观景台。老姆登村是观赏怒江大峡谷风光的绝佳选择,从匹河到老姆登,驾车沿匹河到知之罗的公路一路蜿蜒盘旋而上。快到老姆登村委时,村里在这里设有一个观景台。这里视角开阔,向南向北,自东向西,尽可极目远眺,高黎贡山、怒江大峡谷风光尽收眼底。<br></h3><h3>站在观景台上,清风拂面,神清气爽。</h3> <h3>江对岸皇冠山的壮观令人震撼!皇冠山是高黎贡山北段的一个山头,因其形似王冠而得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在群山之中独树一帜。皇冠山又叫喷门山,因为有时候喷门山上方的白云呈扇状向蓝天散开,如好像从火山口喷射出来的浓烟一样,非常壮观。抗日战争时期,喷门山的特殊形状又使其成为“舵峰航线”的地面坐标,所以还有人称其为“陈纳德将军峰”。</h3> <h3>我们全体团员在观景台上合影留念。</h3> <h3>俯瞰着怒江在老姆登村山脚下由北向南缓缓流过。此时的怒江,混浊的江水发“怒”着倾泻而过。据说,冬季里怒江就像一块摆放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翡翠,恬静的碧绿让人赏心悦目。</h3> <h3>知子罗在傈僳语中是“好地方”之意。三十多年前,它曾是怒江州府所在地,繁荣的县城。而如今,常被人伤感地称为“记忆之城”或“废城”。</h3> <h3>知子罗坐落于碧罗雪山西麓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一千多年前,氐羌的一支乌蛮部落后裔,从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到达怒江之上的知子罗繁衍生息,他们称为“怒苏”,是碧江怒族的起源。往昔从古南诏国(现大理)经知子罗再翻越碧罗雪山到达高黎贡山只需一天就可以进入缅甸。自此,知子罗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h3> <h3>由于知子罗的特殊地理位置,1912年,云南地方政府派遣怒俅殖边队进驻这里,设知子罗殖边公署,1916年改为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设碧江设治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成为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成为怒江州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h3> <h3>在很多怒江人的回忆中,碧江是一个繁华过的旧梦。1986年,碧江县被撤销,所属区乡分别并入福贡县和泸水县。撤销理由是县城所在地存在严重滑坡的隐患。然而30多年过去了,曾经预测的滑坡并没有出现。但从1986年起,碧江县就变成了知子罗村,变成了一座废弃的城,一座凝固在1986年的废弃之城。很多附近山上的村民搬到这座废城里面居住生活,于是形成了很奇特的图景——曾经80年代风格的建筑物内外变成了独特的城乡混合景观,曾经的政府机关、部队军营、新华书店、粮食局粮仓等,均变成了村民的住宅、猪圈、鸡圈等。行走其间,确实有时光隧道的感觉,仿佛穿行在一个另外的时光世界,完全是一个现实版的盗梦空间,多重时空的并置、错综,意味无穷尽。</h3> <h3>八角楼博物馆以革命圣地道义楼式样设计仿造,1983年前,这里建有一所简易平房——称碧江亭,1984年4月国家投资20余万元建一座总面积832平方米的三层八角楼,成为怒江州规模最大的图书馆。</h3> <h3>据说:登上八角楼以东观赏,白雪皑皑的碧罗雪山和阡陌相连的一片片原始森林如诗如画,尽收眼底;从西瞻望,穿入白云的高黎贡山仿佛环抱着群山南北逶迤,绵延千里,何等雄奇;面南观望,悬崖峭壁,烟波浩渺,重重奇峰异石耸立直上,原始森林一望无际;向北远眺,依稀可见石月亮四周群峰簇拥,雄伟险峻。可惜当天是周一,博物馆不开放。</h3> <h3>八角楼周围的墙上还残存着那个年代的印记,看到这些标语的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h3> <h3>闪着光芒的毛主席头像依稀可见,曾是这个村子里的精神支柱。</h3> <h3>这个建筑物就是过去某部队在这里驻军的团部。</h3> <h3>过去的银行、电影院、县办公室、新华书店等如今成为居民的生活之所。不知他们的心里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也许真的是“月是家乡明”。</h3> <h3>碧江县撤消后,当地政府把房子分给了住在山上的怒族和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如今的知子罗全村只有1千多人,空旷的街道和偶尔过往的村民,此情此景也许用它的另一个名字“废城”更贴切。</h3> <h3>依然传承者过去的劈材,屯材,烧火的习俗。</h3> <h3>木制结构的房屋。</h3> <h3>鸡鸭鹅惬意悠闲溜达的街道小路</h3> <h3>在街道中舒展美姿行走着的火鸡。</h3> <h3>干净整洁的村中阶梯大路。</h3> <h3>我们回到“达比亚客栈”,在老姆登村宁静优美的环境中,“达比亚客栈”所在的位置堪称完美,四层的楼体独自突兀一旁,与它后面山坡上的寨子隔空相望。站在楼顶的观景台上,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怒江大峡谷的风光尽收眼底。客栈的宣传语有这么一句话:风光摄影的最佳位置。果然如此👍👍👍</h3> <h3>老姆登教堂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红色十字架直指天空,大门上方"神爱世人"的红色字体鲜艳。门前的旗杆上,一面火红的国旗在风中猎猎招展。</h3> <h3>这座教堂并不壮观,没有常见的玻璃彩窗、穹顶、和标志性的哥特式尖塔。这座教堂简单朴素,只有青砖墙,红漆木窗,白铁皮屋顶。可这并不妨碍人们的虔诚,每个星期三、星期六的晚上,每个星期天的上午下午,村里和周边乡村的信徒们都会集中在这里做礼拜。我们围绕着这座神圣的教堂,期待着拍出好照片。</h3> <h3>教堂依傍着一口水塘。夜晚,灯火透明的教堂身影倒映在如镜的水面上,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和自然一下子让你找到了心静如水的感觉。</h3> <h3>在“达比亚客栈”的观景台上,一边等待日落的降临,一边在寒风中释放我的太极拳梦想……</h3> <h3>虽然没有呈现出期待中的落日大片,却是别样有风采的日落。</h3>

怒江

溜索

碧罗

怒江大峡谷

体验

老姆登

知子

雪山

高黎贡山

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