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5月24日,在姜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去广宗县葫芦中学参加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送教下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满怀期待地踏上学习之旅。</h3> <h3> 上午我首先观摩了葫芦中学关笑笑老师和邢台第十九中学赵晓霞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紫藤萝瀑布》,两位老师可以说是各有特色。</h3><h3> 葫芦中学的小关老师人美,声音美,讲的课更美。她是入职还不满两年的年轻老师,但是语言功底非常好,亲和力也很强;她对文本的把握非常到位,整堂课下来很流畅,教学环节完整;课堂氛围活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能够注意细节的指导,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认真聆听,所以评价语也很精准,由表扬变鼓励;唯一不足的地方是课堂虽然流畅,但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内容涉及的全面,但却是蜻蜓点水,欠缺深入。但是对于一个极为年轻的老师来说,能够做到这样已相当不错,值得我学习。</h3> <h3> 邢台第十九中学赵晓霞老师的课非常有韵味,晓霞老师本人也是很有韵味的,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化和内涵的沉淀吧。晓霞老师特别注重指向型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给予精准指导,包括朗读指导,表达指导,品析语言指导等;她的课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积累词语句子的环节中,她让学生找出“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你喜欢的句子”,而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学生们都很乐于参与;晓霞老师课堂调控方法灵活,并不是完全按照课堂预设来进行,体现了课堂的生成性;在分析描写紫藤萝花特点的句子时,晓霞老师将“迸溅的水花”改写成“满天的繁星”,将“在和阳光相互挑逗”改写成“在闪闪发光”,然后让同学们比较哪种更好,在比较中同学们更清楚理解了“迸溅的水花”和“在和阳光相互挑逗”所体现的动感及赋予了紫藤萝花人的性格,顽皮可爱。这种用比较法品析语言的方法太值得我学习了。</h3> <h3> 借用刘淑贵老师的一句话“课堂总会有不完美的地方,正是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成长每一位老师”。</h3><h3> 刘淑贵老师也是邢台第十九中学的老师,她还创办了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一位老师。当天下午她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创建一间幸福的教室?如何从班级管理走向生命教育?”</h3><h3> 刘老师说可以用“讲故事”代替“讲道理”,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智育,还是德育,美育。我们要培养的是一批有个性的,有尊严感的孩子,而不是只是听话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要近看成绩,远观人生。刘老师还提到作为老师的几个误区,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老师必须建立自己的权威甚至绝对权威,才能使班级管理完美化”,这也是很多老师认可的并且正在做的,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可是老师树立了权威,让学生怕了自己,班级管理就会顺利吗?其实不然,那仅仅是让学生“怕”了自己,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服”自己。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像朋友一样的关系才对。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蹲下来看孩子”,爱他们,这样孩子们才能乐于学,我们才能乐于教,我们的教育才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班级的管理才能更完美。</h3> <h3> 走出去才能知道自身的不足,走出去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教育理念,这次葫芦中学之旅可谓是不虚此行,收获颇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