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指画大家虞小风先生写意</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 陈俊 摄影 涂染</h3> <h3> 11月的武汉,气候宜人。应书法家罗元先生(湖北著名金石书画家曹立庵先生的传人)之约,与油画家、书法家刘有元、书法家张建思等一同,前往江夏拜望虞小风先生。来到门前,“禅缘山房”几个笔法拙厚而颇有禅意的大字印入眼帘,显示出画家深厚的书法功底。开门的正是虞老师,先生看上去略显清瘦,但精神很好。先生谦和地与我们打招呼,没有一点大艺术家的架子。房子前院紧凑实在的设计,让人感到亲切而没有距离感。拾级而上,先生把我们引入房内,迎面是先生的父亲文化大家虞一风先生的塑像,两侧是清人程豪撰写的一副五言联,曰:“修业勤为贵,行文意必高”,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书香气息,让来访者凭添了许多敬意。右转过去就是先生的画室,画室很大,正适合主人创作巨制。画室的右侧及正面,为整面书架,古今重要书画家的作品集,均能在书架上找到,也有一些艺术学术方面的研究文集。知道我们来自武昌,先生将正在创作中的昙华林组画系列展开给我们欣赏。画家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对昙华林的现实感触和挥之不去的记忆,以朴素的视角描述了昙华林平淡而真实的故事,写的是景,也是情。走出画室,经过形如水榭的长廊,来到一处池塘边。先生开始沏茶,喝的是普洱,细细品咂,醇厚绵长。同行的皆为画家、书法家,谈趣自然契合。先生很健谈,谈艺术、谈创作,谈当下的画坛、书坛,一如他的艺术评论文章,针砭时弊、直抒胸臆。</h3> <h3> 由于本人在文化部门工作多年,加之偶尔也动动笔墨,所以对虞小风先生早有耳闻,特别是先生颇具气势的指画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傲立苍山铁松的雄鹰,张驰于满纸烟云的枯荷……已然超出了技法层面的书写,是画者精神和思想的写照,也是画者胆略和才气不可或缺的表达,失之一,其作品是立不起来的,也是感染不了观者的!看看眼前快人快语的先生,自然就会联想到他那朴厚雄苍的艺术,可谓是风骨依然、潇洒依然。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晚餐后,先生与我们挥别,并一再说道:有时间再来喝茶、聊天。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先生的真诚、和蔼。</h3><h3> 学生心田,凭着执着与勤奋,在书界赢得肯定。书画同源,也是丰富笔意,开始琢磨是否能画上两笔。机缘巧合,己亥二月,赶上虞先生网上招生,而且要求是零基础。心田毫不迟疑地报了名,并激动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我。未曾想到,我会以这种方式再次走近先生。至此,开始了每周一次的学画之旅,一同学习的还有江夏的涂染女士。先生的教学言简意赅,语言风趣生动,毫无保留的将自家独创的画竹技法,传授给零基础的学生,示范也颇具耐心,看到学生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先生即刻予以鼓励,有效增强和激发了学生的习画信心与热情。教学成果是喜人的,看到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作品,你怎会相信这是学画不足3个月,零基础的学画者的国画作品,足以说明“虞氏画法”的高妙和实用。</h3> <h3> 前一阵子,先生的夫人不慎摔伤了腰,需要静养。一直都由夫人照顾生活起居的先生,这下可乱了方寸,好在先生是指画大家,动手能力当然不一般,在夫人的“口谕”指导下,总算度过了较为困难的时期。夫人一天天好起来,除了先生细微的照顾,还得于夫人坚强、爽朗的性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是在照顾夫人忙碌的日子里,先生还总惦记着学生们的作业,不时的叮问:画了没有、写了没有?每每想起这些,学生们既感动又温暖。先生心情好了,又开始了弄墨舞文。其实,艺术对于虞小风先生而言,已经很自然的融入了他的生活,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澄怀观道、心远无尘,正所谓:“素杯小壶能得道,洗尽尘心看枯荣”。先生已无意于喧嚣和风光,更享受当下“采菊东篱”的悠然与宁静,泼墨挥毫之间常常依托心中的“禅意”来诠释艺术的境和静,以生活与艺术的厚实续写着富有情怀的人文故事。</h3> <h3> 先生常常夸囗,自己吃的蔬菜,绝对是无公害原生态的,这可要得益于夫人的勤耕劳作。眼下,夫人在菜地里做活时摔伤了,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再想吃上甜甜的青菜,可没那么容易了,这是笑言。说实在的,夫人累了大半辈子了,也该放下那总也做不完的活儿,好好休息一阵子了。至于师母心心念念的菜地,学生涂染已经纠集了住在附近的几个亲朋好友,接过师母接力棒,“大张旗鼓”地捣腾起来了。虽没有经验,但胜在兴致高涨,目测很快能让先生继续吃上鲜嫩的,纯天然的有机蔬菜了。</h3><h3> 叶茂悬高果,飞鸟如约来。和熙的阳光笼罩着禅缘山房,自然引发了先生的诗兴。这不,抿了一口香茗,且慢慢吟来:“窗里窗外皆枇杷,叶茂枝繁果高挂。飞鸟临空摘佳果,禅缘山房共芳华”。好一首田园的歌!</h3><h3><br></h3><h3> 2019.5.22 于武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虞小风 荷 系列作品</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生七十古來稀 丹青翰墨終身習</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鬻画銀兩換胭脂 涂的玉荷婷婷立</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墨分五彩寫芙蕖 山房荷塘清风徐</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蓮禪心須彌座 翠鳥臨池悟真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微風習習送清涼 夏日炎炎有暗香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又到画荷季 五指硯田栽荷忙</h3><h3> </h3><h3><br></h3> 上品藏舍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