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读一本好书,了解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分享一段诗意的情怀,遇见最好的自己。当你学会以干净与安静的心来看待纷繁世事时,你定会看到人生最美的风景。因为那是你的世界,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p><p> 我们想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期待你字里行间的温度,我们期待你的感悟与收获,我们想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快乐。</p><p><br></p> <br><br> 今年五月的雨不知疲倦的下着,下湿了长沙这座城市,下湿了宽阔的马路,亲人回家的小径,万物蓬勃的五月之雨一同温润着即将风干的记忆。今天我们带着缅怀前辈的心情相聚于郁郁葱葱,绿树环绕的省政府三号办公楼门前。古旧的红砖外墙述说着历史的沧桑,这所由基督教传教士建立的大学已是当时长沙最好的教学楼,门前的史迹标志牌记载着这幢老楼的前世今生,西南联大的历史起点由此处开启。今天我们再次将这段“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的教育,人文,科技界的刻骨铭心且不朽的曾经在悠悠书香中,在历史的车辗中缓缓地抒发着感悟。 <p>宣扬自由无拘束,从何而来理想世界 </p><p>指点江山无实力,一介书生空谈误国</p><p> 读《上学记》有感</p><p>1,序言</p><p> 那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年代,那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那是一个思 想激进的年代,那是一个寻索的年代,更加是一个苦难的年代。当我合上这本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更是五味杂陈,犹然从心底涌出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复杂悲伤的心境,望着窗外雨夜的黑暗,听着潺潺不断的雨声,静默的点燃一根香烟,望着那淼淼的烟雾,随着自己的内心,提笔写下这无法让自己满意的笔记。<br></p> 2,宣扬自由无约束,从何而来理想世界<br> 自由是那个年代的追求,是那一代人的理想。提出:“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个个以愤青的态度,个个以实现自己的思想为目的的行为。一心想摆脱父母的约束,一心想去学习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个个要突破自己,个个想要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拯救这个国家,去解放这个民族,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却不知道,哪条路才是真正的真理?<br> 结束一个封建时代的统治,必然需要新的时代思想,来引导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一个朝代的灭亡,必定积累到爆发的时刻,方能水到渠成。回望中华上下的朝代更替,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鲁迅先生就讲过“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归根结底,就是生存的问题,通俗一点就是填饱肚子的问题。<br> 社会是需要进步的,历史需要前行。一个朝代的取代,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一个人奋斗,也不是全凭自己的思想就能拯救国家的,也不是凭自己一己之力就能拯救民族的,这是团队的努力,这是思想的作用,更加是领头人的作为。但在取代的同时,必定出现百家争鸣,争芳斗艳的局面。当各种学术与理念都在模索、求证过程中的时候,我相信谁也不能说服谁。<br> 激进、偏激、保守、私欲、正义等全在那个时代爆发,人人有思想、人人有抱负、人人学习新理想。个个义愤填膺、激情高昂,推行崇尚自由、追求新民主,强制性的推行自己的思想与理念,一时间鱼龙混珠,真假大师云集,高谈阔论理想救国。特定的时期,动荡的年代,造就自由的放任,而人的本性,一旦彻底释放,将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br> 古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结果就会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混乱,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而约束就是告诉人们该做那那些事情,不该做那些事情。历史上没有一种单纯依靠法律和道德教化形成良好的社会,持政党的格局与制定的约束,让大众接受,并且自己也能严格遵守。这样才能更好的让人民信服,而好的社会,也是在被有局限约束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创造生活。<br> 回望,我们的现在,宣扬的个性化,宣扬自我实现,性格上自由散漫,在道德与传承上,听之任之,冷漠与淡然的态度练就一颗现代阿Q的心。当然任何一个时期社会都会不完美,但我们应该学习与掌握并传承好的精神与理念,在遵循现代制度与道德观念的约束下,去追求你的自由。愤青思想与麻木的态度,无法实现你的自由,也无法看到你认为的理想世界。自由无约束,从何而来理想世界。<br>3,指点江山无实力,一介书生空谈误国<br> 每个朝代的更换,只有它的气数。我不想仔细了解,什么叫气数。但我认为,也许就是民心的拥戴。<br> 历史故事告诉我们,那些没有思想的起义(陈胜、吴广),那些偏激的起义(太平天国)等等,没有思想的执政,只是短暂的辉煌,经不起历史车轮的洗礼。想要指点江山,坐拥天下,接受四方朝拜,领导者还是需要思想理论指导实际操作的。了解民生,了解需要,正确灌输执政理念,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制定利民国策,制定规矩制度,弘扬国粹精髓,吸取进步科技,以身作则的做表率,树立榜样,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追去理性的信仰,学习理性的敬畏等等,这样才拥有引领天下苍生,造就百姓修养生息,自强不息的家园。也许只有百姓安定,百姓有尊严,百姓有自信,让百姓把自己的家建设好,千万个家造就国家一个家,这样才能拥有指点江山的实力。<br> 回望那段民国的历史,我对那些坚持自己的人,发自心底的佩服及尊敬。是他们保留下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他们传承老祖宗留下的精髓,是他们让我们知道什么叫“立德立言立功”。他们是英雄,他们是永远不能让我们忘记的名字。<br>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历史教会我们很多。我们不能忘记耻辱,因为它教会我们什么叫落后。我们不能忘记亡国之根,因为它教会我们拯救真理。我们不能忘记英雄,因为他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信仰,因为它会告诉我们什么叫敬畏。<br> 也许当你真正理解什么叫“立德立言立功”的时候,也许你真正明白生命的珍贵的时候,你才可以无问西东。<br> 谨以此文献给珍贵的你。<br>——书友无迪 书友无迪 首先感谢本月主持人推荐了何兆武先生的回忆录《上学记》,让我认识了何先生。“自我感觉美好极了”,是何先生的书里用的频率最多的词句。我读这本书时,也有一种“好极了”幸福的感觉。兴致之余,又拜读了何先生的学术思想之作《可能与现实》。对于其中许多思想观点非常赞赏并认同。<br> 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我一生阅读,从未立过任何宗旨,不过是随自己兴之所至,在琳琅满目的书海里信步漫游而已。偶然邂逅了某些格外令我深受感触的书,甚至于终生隐然或显然地在影响着我,并非是我径直接受了作者的意见,甚至未必认同他的观点,但他的思想启发了我,而且启蒙得很深。<br> 历史事实都是经过前人评价的。对于人文世界的研究和对于自然世界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人文世界是由人的思想、主观因素在里边起作用,所以它是自由的,不但是当事人,就连我们这些试图理解历史的人,都有自己的偏好。<br> 历史学家不是万能的,无法掌握历史的全部真实,何况人类知识又是不断进步、永无止境的。没有一个历史学家的灵心善感能够是如此的广博而又深切,足以领会全部的人类思想感情。历史终究是人创造出来的,不能领会前人的思想感情,那么最多只能说他知道了历史事实,但不能说理解了或懂得历史。对历史学的形成(即根据史料形成为一幅历史构图)而言,更具决定性的因素乃是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感受力,而非史料的积累。<br> 学无中西,学无新旧,世间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其区别在于高下,精粗和对错,而不在其他。历史是自由人的自由事业,要有真的史学,首先需要心灵的自由。<br> 人类的思想有其共同之点,也有其相异之点。两者同时并存正是人类精神得以不断进化的原因。没有共同之点,就会陷入无序的混乱,就不可能有进步。而没有相异之点,就只会是思想专制定于一尊,从而就没有进步的可能。人类文明的进步归根结底有赖于人类有共同的、普世的人道标准,这是不分种族、国家、时代,阶级以及种种其他条件局限的。<br> 当然,因为年龄,阅历,学识上的差距,何先生某些方面的观点我现在还不能理解或认同。但我透过书本看到了一位干干净净纯粹的学者,他的思想观点中未夹带任何政治,宗教,以及功利之心。他给我们带来的只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灵魂,同时从何先生的书中也仿佛闻到了那当年弥漫在西南联大上空自由的空气。<br> 最后回答主持人的第四个问题:“学术不关需要自由,还需要独立与尊严,更要有干净的学术思想。<br>——书友AA 书友AA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答案肯定都不一样,有人说有爱就有幸福,有人说有钱就有幸福,有人说有丰富的物质就有幸福,有人说拥有健康的身体就是幸福。<br> 但我认为幸福是一种体会,一种感觉,一种知足的心境。幸福是拥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是一种来自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幸福的感觉。<br> 幸福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拥有,不要说谁比谁幸福,因为幸福是无法比较的。幸福与否,是每个人自身的感受,有人腰缠万贯却未必幸福,有人身无分文却心境舒畅。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仅仅是欲望的满足,而不是幸福的真谛,有时你得让自己游离于物质之外,因为,精神追求带给你的幸福感是同等物质条件所无法比拟的。你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财富,不说明你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幸福。<br> 何老先生说到人是为幸福而生的,而不是为不幸而生!由此想到他生活在时局动荡的年代,他内心始终如一自由从容成为一个幸福的读书人。如今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没有理由不追求幸福理想!<br> 何老先生说到幸福是圣洁的,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这是他追求幸福的定义,但目前的普通的我,还是没有高的思想觉悟,认为幸福是不为柴米油盐而愁,家庭和睦平安健康才是莫大的幸福!<br> 但我会在前行的路上,通过不停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并领悟知识的巨大力量,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交往有知识、有力量的朋友,寻找属于自己的心安之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持一颗知足常乐之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br> 其实所谓的幸福无需想那么复杂,活在当下走自已的路,做自已喜欢的事,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 <br>——书友彭伟 书友彭伟 读完《上学记》了解了何兆武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期收益颇多,这得益于教书的先生都是名师,他们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敢于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即使与当时统治者不符,这是能极大鼓舞学生学习士气的;其次,他们的教材大多引自欧美,甚至是英文原版。这样等价于从头到尾都接受的是西方重科学、重自由、重人性的知识体系,这样的阅读习惯坚持下来,人就越来越明智,看待世界也就更加开明;最后,他还有名人讲演、优秀同学、音乐艺术、数理哲学等的大环境下熏陶,对人格的健全培育是大有裨益的。<br> 我选择什么是幸福?这个议题。那一代知识分子再很多人看来并不幸福。他们在军阀混战中出生,在战火纷飞中成长,生活颠沛流离,历经沧桑,建国后又经历不一般的思想改造运动,反右运动,还有那让人不堪回首的文革,无论身体还是心灵都经受过苦难,又有何幸福可言呢?<br> 但是,正如何兆武老先生和他的好朋友王浩讨论过的那个话题一样,幸福不应该仅仅是pleasure,而应该是happiness。就是说,幸福不应该只是官能的或者物质的享受,归根结底应该还包括精神上的,或者思想意识上的状态。<br> 的确,物质上的满足其实是很低级的幸福,就像小孩子得到了一个糖果,他就会感觉到很高兴,有了幸福感。然而,物质上的幸福也是最难满足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很少有人能自我控制。就像小孩子这一次得到了糖果感到快乐,下一次得不到了就会觉得不快乐,或者有了糖果后又觉得应该有另外的玩具才能快乐。所以,物质上的幸福是容易得到的,也是难以持续的。<br> 精神上的幸福不一样。它首先要求你思想上达到一定的层次,或者就算你目不识丁,也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了这些,你才可以不在意或者说少被现实的生活所左右,持续的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感。<br> 何老先生那一代人的幸福就是在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刻,碰到了最自由的空气,获得了自由的灵魂。书中也提到过,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二十多岁其实就定型了,之前不成熟,之后很难改变。就像国学基础,没有幼功,后来再努力也达不到古人的那种高度,这就是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时期。<br> 西南联大的气氛是自由的,战乱当然可怕,但也正因为战乱,执政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能力下降,也让人的思想有了自由的发展,不像建国后,一波又一波的思想改造运动,让每个人的思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净化”,达到了思想上根本的“大同”,每个人都没有了独立的人格,也不需要独立的思想,一切听组织的,文革时造反就对了,改革开放后拼命赚钱就没错,这就变成了后来这几代人的“幸福”。 <br> 书中其实还有更高层次的幸福,说“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通过苦恼的欢欣,而不是简单的信仰。”这是一本好书,不只是对往事的回忆,主要表达了何老先生的很多观点,除了上述的幸福,还有很多其他的思想,值得一看,值得一想。<br>——书友CC 书友CC 何先生的回忆分为两段,段落的分界点在四九年,前后段的对比是很明了的。前段的回忆是幸福,自由的,尽管处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年代,至少可以安顿得下一张课桌,学术的思考可以独立,自由!所以这段的回忆呈现给我们是内心的安详和恬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映入我眼帘的会是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画面。先生的描述居然没有那年代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感,而是呈现出在苦难岁月里的静好,乐观;学校里的散漫自由却不失精神饱足的氛围。就像《美丽人生》里的父亲,在残酷的集中营中用生命的尊严去保全儿子美好的童心。这不得不让我细思先生的用心——世界是美好的!<br> 后段则呈现出隐忍,谨言慎行,没有了少年时的论辩快意,有的只是默默承受无言的苦难,却并没有就此打住了思考和希望。对许多人和事都有明显的不屑隐藏在字眼间,和读者彼此心照不宣。<br> 整本的中心思想我想先生也说出来了:“我要证明上帝之道是公正的,并且是向人们可以证实的。”我真想同时也补充说:“我要证明人世之道是不公正的,并且也是向人们可以证实的”。更是在书里宣告了自己的信仰:《圣经》上有云:“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可见“福”的内涵是一种道义的,而非物质性的东西。他说,那么宗教的虔诚应该是一种幸福了。我说,简单的信仰也不能等同于幸福,因为它没有经历批判的洗练,不免流入一种盲目或自欺,只能是沦为愚夫愚妇的说法。一切必须从怀疑入手,于是我引了不久前看到的TS.Eiot的一段话:(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怀疑,它每天都在不断地[与自我」战斗。如果我们能活到有结果的那一天,它唯一的归宿就是圣洁,唯一的逃脱办法就是愚。)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通过苦恼的欢欣),而不是简单的信仰。<br> 借着读《上学记》,我顺藤摸瓜唠叨几句闲话。近几年突然刮起民国风,这种觉醒是好的,但凡事最忌过火,容易泰极生否。<br> 对于民国初期的自由独立在我的理解里是被五四运动破坏极大的,我甚至可以认为它只是文化版的义和团的意识形态,跟真正的自由,独立,民主是没有多大关系的。除了赋予政治的意味和工具,自由和独立只是借壳驱魂罢了,别无意义了。(如果真有赋予青年的精神意义的话,那后来的运动怎么就无法面对了呢?!)纵使像鲁迅那样的笔锋斗士也难逃命运。<br> 说到儒学,以先生的厚实资历尚且谦虚至国学基础薄弱,何况只见儒学尾巴的后现代人?回望民国时期出现的文化大师们,哪个不是从旧体文诞生出来的?而后合璧西方思想,挺拔在世界大潮中?!反观所谓五四后滋养出的文化人,不管是学养还是学品都无法并肩五四前的前辈们。所谓那时期的中西方思想的碰撞是如何出火花的呢?我认为首先得先拿得出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人家的价值体系去摩擦才有火星四溅,否则即使虚怀若谷全盘接受也会变成生拉硬套,是出不了那么多的大师级思想人物,诚如胡适先生也只能是鄙视过去,迷信未来的试验。<br> 在历史长河里喜欢称大的最后往往都覆灭了,譬如大不颠列帝国,大日本,大东亚,大韩之类的,现在都不见了,而且从这些大的字眼里都容易表露出卑微感。一百年前面对列强,中国人在武器前是自卑的,但千年的气魄尤在;一百年后面对世界,中国人在金钱上是自大的,精神却是贫乏无力的。借着作者的话作为结语:以马内利<br>——书友东庠 书友东庠(谢道刚)<br> 之前没听过何兆武先生大名,这一次才知道,先生是知名的思想文化史学家,本科硕士都毕业于西南联大。《上学记》是何先生旧社会上学的回忆。感谢主持人推荐这么好的书。<br> 捧读之下的第一印象,是文字表达的直白、口语化,不象其他同类回忆录,如齐邦媛先生《巨流河》、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那样的文辞优美。想何先生是科班出身的前辈学者,不当如此。后来知道原来是先生口述他人代笔的。<br> 亲身经历加上不吝直言,本书信息量大且真实,十分珍贵。今天从教育本身的角度谈一谈个人体会,与书友们共享。<br> 自由之风。北伐成功后虽然全国统一,但其实南北差异还是蛮大,中央与地方也不同,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江浙华东地区,北平一直有自由散漫之风,西南西北各有地方势力,全国并不是一盘棋。表现在教育上,南方大学的教育(如南京的中央大学)受政府管制较多,学术水平虽然也高但不自由,比较注重中国传统的学问,北方的大学则自由而西化(国际化)。因此,平津三大名校来到抗战后方、西南边陲昆明,可以说得享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由环境。从何先生回忆得知,旧社会学校教育最大不同,在于老师讲课自由发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大纲,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同样一门全校公选“中国通史”课,由钱穆雷海宗两位先生同时开课,一位是无锡小学教师出身,一位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博士,学生随个人喜好自由选听,蔚为一景。大学是思想碰撞的摇篮,自由是科学进步的源泉,我中华民族也有过这样令人神往的盛况。<br> 中西合璧。民国时期因为文史大师辈出,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民国的教育之所以办得好,主要是源于中国的传统教育。从何先生上学经历来看,不完全是这样。<br> 何先生中小学以“西学为主”,尤其是中学各科基本用美国教材。到了联大,理科各院系如物理、数学、化学,都是用美国原版教材,上课也多用英文讲授,学生可在课后同步阅读到国际最专业的学术期刊,师资阵容更是强大,吴大猷、王竹溪、杨武之、曾昭抡、雷海宗、李济……都是英美一流名校博士归国。可以说,从本科培养的角度,当时的西南联大已经是“世界一流名校”。联大当时已经站在一样的起跑线上,至少差距没有那么大。看最熟悉的物理系毕业生,杨振宁李政道直接去芝加哥找费米教授攻读Phd ,邓稼先去普度(吴大猷、孙立人、沈君山母校),黄昆去伦敦成为站在国际最前沿的半导体专家,五十年代回国培养大量半导体师资和学生——不说他们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近段时事,单讲若黄昆领导的半导体基础教学与研究不被中断,今天中国的芯片行业又何至于如此被动。<br> 文科也是如此。以历史系为例,即便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唯一陈寅恪师尚在,(且不说陈师游学欧美十数年、精通二十多门语言),清华/联大历史系的课程体系和范式,却不是走传统中国历史考据路线,而是中西史、宏微观并重,以当时欧美历史学界最新转型的社会科学方法为主流。这当然得益于哈佛出身的系主任、后任驻美大使的蒋廷黻(邵阳人)师的远见卓识。<br> 近代也有主要由留学生归国发起、参照北美主流理工院校(如GIT )、短短十年即成长为世界一流名校的香港科大,但因为地处香港殖民地一隅、又生在和平年代,比起昔日战火纷飞中“为国家保留读书的种子”、以图他日科学救国的西南联大,自然少了一份家国情怀的精神感召。联大确是中华高等教育的一座丰碑。<br> 精英教育。读何先生书让我们“明确”get 到一个事实,当时的清华/联大是的的确确的精英教育。清华每年招生200人,全校四个年级才800人,联大总共也就2000多人,许多课堂上10人不到,是名符其实的小班教学。物理系42级一届才8个学生,就出了杨振宁黄昆张守廉“联大三大才子”,他们在吴大猷王竹溪门下相当于是在读私塾。这么高的师生比,完全是美国一流文理学院的格局。教育是微观的、具体的、人对人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手把手教的。从中国传统的私塾/学堂/书院,到英国牛津剑桥的住宿学院制、再到美国星罗密布的文理学院,教育古今中外殊途同归。<br> 清华历史系毕业、由联大公派留美、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何炳棣教授,在他的长篇《读史阅世六十年》中,曾这样回忆他的大学生活,“如果今生我曾到过天堂,那一定是1934-1937年间的清华园”。繁花落尽天堂坠落,何先生这句话是对清华、对联大、对昔日中国教育最美好也最惆怅的回想。<br>——书友BARRY721 书友BARRY721 《无问西东》四个时代,跨越百年,从1920年的民国,到抗战、建国后到21世纪的今天,影片展现了时代洪流之中的几代人面临的考验——此生,该为什么而活?为国,为爱,为自己,为亲人,还是为更多的人…..《无问西东》给所有迷茫和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中的现代人,丢下了一个直击人心的问题:你想好要如何度过这一生了吗?<br> 这些年,看多了小情小爱的青春怀念,用几代文人的命运与选择,诠释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却不多。《无问西东》做到了深入浅出,宁静志远。其中最饱满、最壮烈的一段,是王力宏所扮演的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清华才子沈光耀。沈光耀自小家境富裕,家教良好,可谓天之骄子前途无量。但1938年的中国,正值民族危亡之际,抗日全面爆发,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课桌。那一年,清华、北大、南开等被迫西迁,在昆明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陋的校舍、敌军不时的轰炸,都没有阻挡有血性有才华的中国青年们,一心向学,为国效力。在战火中求学的沈光耀深受触动,欲投笔从戎。但身为独生子,父母对他当兵一万个不愿意,只希望他不要追逐功名利禄,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我不希望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就连命都没有了”母亲的话令所有人动容。可面对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母亲不知道的是,国难当头,沈光耀早已下定决心,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最终,沈光耀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他为贫困的孩子们带来食物,自愿参加最残酷的战争。一次战役,他开着战机奋力冲向了日军的舰艇,年轻的生命在盛放中牺牲。故事的原型,便是27岁驰骋蓝天、效死国家、最终以身殉国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沈崇诲。<br> 回到今天,迷失自我、迷失内心,这或许是当代很多迷茫的大学生和职场人的写照,是不是要选择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该不该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改变现状?是向现实妥协,考虑世俗的眼光,还是听从内心,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忠于自己。《无问西东》让我们看到:对真理的执着、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信念的坚持……这些才应该是被鼓励、被培养、被传承下去的大学精神、时代精神。但愿这样的精神,可以在我们的时代中继续延续。<br> 保尔柯察金曾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也而正如《无问西东》的结尾所说: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让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愿你在被打击的时候记住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相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br>——书友静静 书友静静 <h3> 从1921-1950年,作为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作者何兆武先生讲述了对时局形势的议论、对学术思想的见解以及同学和老师治学态度和心路历程,虽然那个年代是个悲壮的年代,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但此书读来却让人心境平和,又在平淡中陷入对“学习”与“人生”的深思。这次读书会主持人提出了四个议题,作者反复在书中提到幸福和七年读书时光的快乐,所以我想讲讲幸福人生和那个年代之大学的感想。<br><font color="#333333">幸福人</font><font color="#333333">生</font><br> 先生说,人是为幸福而生的,而不是为不幸而生的,(p227)幸福归根到底还包括精神上的,或者思想意识上的一种状态。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拷问与扬弃。<br> 人生苦短,活着的意义,在于不断学习、追求知识,终生学习,如我们的读书会存在的意义;在于慎独进步,不断地完善自我,修正自我,如苏轼的豁达乐观,如曾国藩的自律反省,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功利。最终经营好人生这一大事业,不枉此生。<br> 人活着,幸福,靠的是希望。先生说“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我想,一个人要活的幸福,一定要有爱,有喜悦,有对现在的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都是由我们的心态决定的。健康的一半是心里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现在的人太过于浮躁,心中没有美好,哪来的幸福。<br> 哈佛排名第一,最受欢迎的课居然是幸福课。里面就谈到增加幸福感的秘籍就是改变对待自己的方式。自我察觉,把看问题的视角从看下外界转变到看向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不断完善在某些领域依旧无知的自己,认清自己并保持正确的期望,营造会让你有幸福感的环境,那么你的幸福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br><font color="#333333">对那个年代的大学所感</font><br> 作者在战争年代的求学之难和求学之乐是我现在不能想象的:要从日本统治区辗转到大后方的昆明西南联大求学,同学们或走水路或走旱路,万里迢迢,要历时3个月甚至半年,而到了那里所面临的生活条件又是异常艰苦;同生们不仅背井离乡、不知何时能归,而且上课时还要防范着日军轰炸。可作者却在那里度过了七年最美丽的时光,他在讲述中充满无尽的快乐和怀恋。<br> 也对,物质虽然艰难,但在那里,他聆听过诸多大师的课堂和讲演,他们个性鲜明、治学严谨;他见过的许多校友,日后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学者,他们因为学术见解而相互争论、甚至与老师也互不相让。这样的大学生活和氛围又着实令我神往。哪像当今大学精神流失太多。<br> 在《上学记》里,大师像萝卜白菜满大街都是,钱穆、冯友兰、金岳霖之流比比皆是。好像是隔壁邻居,天天见。<br> 最欣赏的是那时上学的自由,言论自由、选课自由、听课自由。《上学记》作者绘声绘色的讲述西南联大老师的课堂,上课自由,讲什么,怎么讲,全由教师自己掌握,而且不点名。<br> 最感兴趣的是作者何先生居然可以读四个专业。现在的大学分科过早。现在大学高考成绩一出来就开始选专业。寒窗十几年的学生彻底解放了,可是对五花八门的专业彻底晕了,有些甚至都没听过,你能指望他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呢?<br>非常赞成先生在书中所说,学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自由,不然每日发一本标准的教科书,自己看去就是了。(p108)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p97)<br> 向一生追求理性和光明,乐观对己,善意待人的何老致敬!<br>——书友蝴蝶的约会</h3> 书友蝴蝶的约会 <p> 推崇儒家思想,喜欢看历史书,喜欢古诗词,喜欢听古风音乐,喜欢追古装剧,喜欢中国一切传统的古典的东西的我,在看本月主持人推荐的《上学记》一书时,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那个时代影响了作者的西学之风,裹挟着自由的气息,就那么朝我扑面而来。就如同平日里吃惯了中餐,突然来到一家西餐厅,一道道西式珍馐让我惊喜、讶异的同时,也不禁让我感慨:中式西式,东学西学,如果抛去概念上的构建之分,在满足官能的享受和对人性的启迪上,是相通的,“东学西学,道亦攸同”。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无问西东,为自己开启一扇自由的门,学会独立的、自主的呼吸。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钟情,世界四大文明,灭了三个,只有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有些东西是融化在我们血液里,渗透在我们骨髓里的。我们对西方文化的开放和包容一定是带着中国文化的定力与自信的博采众长与从善如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r> 什么是幸福?我非常认同何兆武先生《上学记》里,第227页关于幸福的论述:“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归根到底还包括精神上的一种状态。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的拷问与扬弃,是一种通过苦恼的欢欣。”从内涵来看,首先,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其次,精神幸福是物质幸福的拔高与归属。物质上的享受是片刻的,是偶尔投影在波心的浮云,只有精神上的欢愉是永恒的,是浮云散尽后的一池秋水,依然保持着最初清澈的模样。从外延来看,幸福和痛苦是人生的一体两面,没有痛苦,怎么知道幸福的感觉?心里有很多苦的人,一丝甜就能填满。所以,当痛苦来临时,不用惧怕,要相信,风雨过后会见彩虹,即使见不到彩虹,在风雨中起舞,守得云开见日出的过程也不失为一种幸福。<br> 我是一个国王,心,即是我的王国,在我的王国里,山水有情,家人有爱,每一样事物都新鲜有趣,每一个人都心怀善意,我在这片有情天地里,默然幸福,寂静欢喜……</p><p>——书友蒋志梅</p> 书友蒋志梅 <p> 雪儿,尘儿在漫舞,这是一个雾岚的早晨,冬日的暖阳托着冷意,在雪中托着。。。。。。。。<br> 长沙的雪是久违的,是朱若柳絮因风起,又而夜雪初霁。似柳絮,又胜芦花。它把天点缀得朦朦胧胧的,把脸抹了层蜡,显得那么粗糙,出门上学的我,可是一番欣喜,但当日的期末考试终是一个骨感的话题,想到这儿,我不禁抹掉了那份欣赏的情趣。<br> 粗糙的的“沙沙”声音,伴着雪絮窜进我的耳根,顺着声音的痕迹,我引目望去:冰花牵着那位老人稀少的发根与皱纹好似怕冷,卷缩在一起,他那双手戴着破烂手套的手上,握着铁铲,那竟是一位铲雪工。面对着我惊讶的神色,他冲我笑着,一边把那条上学道路间的雪,铲在一旁,这是初识的暖阳,悄然,清晨的暖阳……<br> 考场上,无从的考试,思绪把我的目光拉向窗外:雪还在下,雪片儿无情肆意的纷飞在空中,我喘着热气,竟想到那位铲雪工,他……,他还在那儿铲雪吗?心中的寒冷有过一次温暖的细抚,灰蒙蒙的天似乎映着些无瑕的光,这又是一缕冬日暖阳,一片思考的暖阳……<br> 回家的路上,阳光托着,衬着那些或动或静的雪絮,映着些别样的光,光本无静美之色,但只要衬于它物,即可闪耀伟大,空荡的街上。来往着许多所谓的读书人,走在这腊月雪日,却洁净的路上,没有一人为此感恩,我向那处望去,他还在那儿,只不过背上多了层雪,罢了。<br> 在我们为理想而奋斗的晚上,总有一些未曾见过的人,为我们托底,似阳光托着雪絮,无声但暖心,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并更加努力前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自己无问西东的路上传递,记住这冬日暖阳。<br> 致----冬日暖阳——麓山国际初中C171515 解邂</p><p> </p> 书友敏 内心柔软的书友敏的儿子呈现了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世俗的洞察力,这些才应该是被鼓励、被培养、被传承下去的精神。对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的尊重和认可,正是这片土地上一直缺失的文明价值观,孩子,希望你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人生莫过于一本书,你若匆匆读过,什么也记不住,而看得太认真,却又会泪流满面。手捧《上学记》,仿若看见年少的何老,鲜衣怒马,理想饱满,翩然而至拉起历史大幕的一角,我们能看到那个烽火不息,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的一丝人性与文明之光,山河破碎,曾记得少年意气胸怀家国。这里有百子争鸣,可静坐听雨,能丈量核变,共天地俊秀。有那么多大师级教授的耳提面命、有那么多有才华的同学的耳濡目染,真是人生之最大幸福。 <br> 羡慕何老爷子所处的时代,那个时代文人所受的教育充满了艳羡——既有浓厚的国学功底做基,又受西方文化的直接影响,生逢乱世更是赋予了那一代人对事物更深刻的认识,与更开阔的胸怀。北洋军阀时期和后来的国名党统治时期是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时期,战乱的北洋军阀时期是一个兼容的时代。蔡元培在北大做校长时实行兼容并包,教师有保皇派,有参加革命的叛徒,有自由主义者,不管什么身份,只要是学问好的人,如今是不可能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无论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同宿舍的有不同的观点可以辩论,面红耳赤后大家关系还是一样的好。教师也有绝对的自由,自己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讲到哪一篇就是哪一篇,因为思想,言论都给予了极大的自由,那个年代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躬逢其盛而盛宴难再有,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政府忙着拉队伍抢地盘,言论这一块儿没人管,所以短暂的出现了一个中国现代史上言论最为自由的时期,很快政府就意识到了控制舆论的重要性,加强控制以后这股思潮也就迅速消退了!<br> 再普通的个体都是社会人,他就不得不受到时代漩涡的吸引,自由是对人性最大的尊重,也就是现在社会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一个人从“当然”或“法理”的层面讲,人当然应该是自由的;但是从“实然”或者“事实”层面上讲,人确实从来没有自由过。人人渴望自由,但自由也是最无价的信仰,每个人因为欲望不同导致自由标准不一样,为所欲为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我肤浅的将自由理解为自律和自省,在我的心中有个上帝,他是大自然,我不相信人定胜天,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让我知道真正的自由其实就是不自由。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发明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发明了科学,发明了艺术,发明了礼教,发明了法律,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这些美好的东西去压制我们内心中真正阴暗恐怖的那一面,这当然也是我们最后的尊严所在。 <br> 何谓幸福,老先生告诉我们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的拷问与扬弃,是一种“通过苦恼的欢欣”,而不是简单的信仰。成长和积累的本身就是寻找幸福的过程,我们用青春、尊严、诚实,甚至是快乐来换取这个社会认同的幸福,还有那些不可避免地碰到挫折与不幸,关键是我们将如何客观的面对这些痛苦。 我理想中的幸福是非物质性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它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境界,同时也决定了我们的幸福。现在幸福吗,未来会幸福吗?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快乐的感知,成为一种不断追求的状态,我要习惯理性思索,遇事冷静不冲动,力求在培养智慧和精神之爱方面取得进步。老先生说到幸福的条件之一是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何老先生一辈人的确迎来了新世界,但新世界远不是美好的,很可惜战争胜利后局势反而更加乱,他们也终究没有等到期待已久的平静生活和自由,反右、自然灾害、文革,加之于知识分子和中华民族上的磨难似乎有增未减。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联想到西南联大读书岁月中的那个让人黯然神伤的场景,朱光潜在教华兹华斯较长的一首《玛格丽特的悲苦》一诗时,念到最后两行,“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念完后老师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朱先生何曾想到日后的他好不容易从战火离乱中走出来又会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去面临更深的困惑和选择,一代鸿儒还会哀叹生不逢时,继续为自己哭泣外,还能如何?这个世界会好吗?我悲观的认为是不会的。当然,即便如此,我依然会保持内心的柔软和对生活的热爱,力求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它。回首向来萧瑟处,看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仍会感动,热泪盈眶。<br> 战火纷飞,何先生和众多中国人一样不得不因战事四处迁移。随之迁移的还有大学、中学、小学,即使几易地点,这些学校都会坚持下去,仿佛没有人觉得战争的爆发应该成为停止读书的原因,因为他们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何先生的另一本书籍上说到“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感谢这些熠熠发光的思想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坚信人类有些价值是永恒的,普世的。感谢那些能够在战火,动乱之中继以他们的学习,研究和生活,继续坚守和开发思想的阵地,传授和继承一代又一代的精神与文明的先生们,向他们能坚持信念、笔耕不辍的精神致以我本人最崇高的敬意。哪怕历经岁月变迁,人事更替,师者们亲手种下的教育火种却代代相传,在无论怎样糟糕或失败的时代中都能开出花来。<br> 书友及主持 一指流沙 书友郭子 书友老付 书友刘静 书友刘喜 书友素素 书友熊猫 书友周轲 书友V 书友WHO 图片提供:无迪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p> </p><p> 余秋雨说过:只有经典,才能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把历史上早已消逝的高贵灵魂的讯号传递给你。感谢此次读书会让大家身临其境的感悟了八载艰难岁月里的西南联大和那些高尚的灵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愿每一位书友都能从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人身上,看到前行的曙光。</p><p><br></p><p><br></p></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