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京师 筑梦教育

<h3>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h3> <h3>  这里是第101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北师大第三周培训学习盛况。</h3> <h3>  一场又一场充满教育智慧的专题讲座,吸引着、鼓舞着、启发着、教育着我们!这是吹响教育改革创新的号角,这是感悟生活和时光的教诲,这是求真问道的视听盛宴!</h3> <h3>  京师问道,感悟名家智慧;饕餮盛宴,领略大师风采。</h3> <h3>  5月27日(星期一)上午,我们来到北农附小学习。</h3> <h3>  北农附小校长郑金霞:将阳光洒满校园,用温度照亮人心。</h3> <h3>  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师生是幸福的。</h3> <h3>  阳光教育,让孩子感受到了教育的公平、学习的快乐。</h3> <h3>  下午,宁夏银川的张振校长作课前分享。</h3> <h3>  北师大教育学部傅纳教授专题讲座《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h3> <h3>  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教育,首先自己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同时也要懂得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了解并接纳自己、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h3> <h3>  5月28日(星期二)上午,分组开展以《党建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为主题的沙龙活动。</h3> <h3> 各组会场内气氛热烈,小组成员纷纷发言分享。</h3> <h3>  来自南疆库车(女儿国)的王琴校长:以莲花为主题,构建学校廉洁文化。</h3> <h3>  下午,四川通江吴天书校长作课前分享:承百年积韵,扬时代新声。</h3> <h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褚宏启教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热点话题与我们进行了分享。</h3> <h3>  褚宏启教授通过提炼与总结,最终将核心素养的核心归纳为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也被视为核心素养宝塔顶端的明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h3> <h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月29日(星期三)上午,又到了大家期盼的学员微讲坛活动,五位学员依次分享办学经验与特色。大家立足校情,彰显内涵,着眼长远,把握教育发展规律,保持学校长足、可持续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办学思想引领,离不开校园文化育人。</h3> <h3>  广西钦州市皇庭实验小学校长陆琼华《实施幸福教育 建设幸福学校》</h3> <h3>  浙江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邹丽丹《让农村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h3> <h3>  山东青岛香港路小学校长于庆丽《幸福“三原色”:让每一个生命幸福绽放》</h3> <h3>  新疆建设兵团石河子第二小学校长葛永山《给孩子创造善好生活》</h3> <h3>  安徽六安经济开发区皋陶学校校长尹化保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特色管理工作。</h3> <h3>  每一次分享之后,大家都踊跃发言,积极讨论。</h3> <h3> 大家都有风生水起、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各校办学思想明晰,或已内化为校园灵魂成为规范师生行动的指南。校舍建设别具地方文化与校园自身特色。环境文化的精心设计,彰显浓郁的文化内涵,一草一花,一树一石,都充满了动人的故事,熏陶着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h3> <h3>  下午,开展了由班主任团队及班委支委组织的以《翰墨飘香,以文会友;传承经典,涵养师德》为主题的参与式培训活动。各位爱好书法的学员挥毫泼墨,笔下一幅幅技艺精湛、韵致生动的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充分展现了研修班全体学员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h3> <h3>  来自天涯海角的军嫂——张艳校长正在挥毫“军魂”</h3> <h3>  蒙古族校长齐长岁行云流水般的蒙语书法,笔走龙蛇,挥洒自如。</h3> <h3>  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大舞台,切磋经验,气氛热烈,情意浓浓。</h3> <h3>  5月30日(星期四)上午,来自天津宁河的郝绍国校长作课前分享:《求实规范,方圆引领》</h3> <h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阚维讲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h3> <h3>  阚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教学理论基础是教师必须把新的知识建立在学生旧知识基础上;教师必须深入到讲解学科知识,提供大量例证,培养学生分析及解难的能力;教学策略(学生中心、探究合作、信息技术)教学安排(小班教学)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能否清楚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不同理解,通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使学生改变想法而与教师理解一致,让学生以教师预期的方式认识所学的内容这才是关键。</h3> <h3>  下午河北秦皇岛刘建伟校长课前分享《让学校发展更具魅力》</h3> <h3>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张忠萍校长为大家作了主题为《守正创新,持续发展》的专题讲座。</h3> <h3>  她说:“以儿童快乐成长为本,强调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儿童快乐成长,这是快乐教育的灵魂,贯穿在快乐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成长是指每一个儿童主动、和谐的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成长是快乐教育的根本目标;快乐则是多种类、多层次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成长的情感动力。”</h3> <h3>  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甦教授带领部分学员分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h3> <h3>  5月31日(星期五)上午,广西桂林市铁路西小学校长林芷因课前专题分享了《智慧校园云平台》</h3> <h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檀传宝专题讲座《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h3> <h3>  无论一个教师或一个普通人,要追求或者配享幸福生活,首先要做的当然就应当是修养德性。</h3> <h3>  做一个幸福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遵守公正的原则,也应当修炼关怀的伦理。</h3> <h3>  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蔡苏带领选修学员开启《从VR到AR》的实践探索体验。</h3> <h3>  蔡教授不仅介绍了增强现实的理论,而且列举了许多贴近生活的应用实例,非常前卫,令人耳目一新。</h3> <h3>  时间飞快地划过,第三周在充实而愉快的学习中结束了。“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教育管理者就是要办真学,真课改、真教研、真学习、恪守教育基本规律,不盲从、不盲动,在教育实践中站得稳、守得住、看得清,真爱学生、真做教育。同时坚守传承、探索创新,打造出一片有特色、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天地。第101期64名学员一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用心、用情、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