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观看电视时,你是否收看过天气预报节目?当你乘坐在出租车或小轿车里的时候,你是否听到过天气广播?你是否想过,这些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信息来源于哪些地方?你是否知道,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仪器采集分析出来的?最后又是通过哪些方式告知我们的呢?<br> 今天,就让我们佛堂小学205班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带上我们自制的彩旗,携同大家一起走进义乌气象局,共同来揭晓气象这神秘的面纱吧!<br></h3> <h3>我们首先来到气象局的科普展厅,在这里,气象站长王叔叔亲自担任我们的讲解员,王叔叔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义乌的气候特征、义乌气象之最。让我们感到幸运的是:虽然所有的气象如雷电、冰雹、台风等等义乌都有出现,但由于义乌地理的特性,恶劣天气不多,也没有太多的气候灾害。随后,王叔叔又生动地告诉了我们天气预报的流程和方法,以及各种气候的形成、雷电的产生,最后还有如何科学防范气象灾害等知识。</h3> <h3>王叔叔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了,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兴致勃勃取出自己的摘录本和笔,把叔叔讲解的内容纷纷记录下来。</h3> <h3>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气象沙盘和人工降雨设备。</h3> <h3>科普了气象知识后,我们参观了三楼的气象台,这里是气象局的核心部分。戴叔叔亲切地让我们围坐在他的身边,指着显示屏上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图标和纵横交错的线条,告诉我们它们的含义。大家睁大着眼睛,竖起了耳朵,津津有味地听着。<br>当戴叔叔告诉我们天气预报的数据是从“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等气象卫星摄取的卫星云图上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出的时候,调皮的麒安同学问戴叔叔:“叔叔,那风云五号什么时候有啊?”一下子把叔叔给问住了,哈哈。</h3> <h3>最后,当王叔叔说接下来要带领我们去气象观测场的时候,同学们立即争先恐后地跟随着叔叔一路小跑。在那里,有很多大大小小不同的检测仪器,但为了不影响检测数据的变化,叔叔没有让我们近距离地去碰触它们,而是远远地指着告诉我们它们的作用。仪器有测地表温度、测风速、测蒸发、测降水量,还有给冰、雹、雪测重量的。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h3> <h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在古代,没有先进的天气预报,勤劳的人们经过反复的观察和实践,积累了许多类似这样的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从而帮助我们人类通过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了解第二天的天气,协助农民耕作和商贾的出行。<br>现代社会,新时期新气象,科技发展和创新,让我们对气象有了更精确的了解和分析,不断满足我们人类不同行业的生产、生活需求。<br>今天的气象研学之旅,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气象科普知识,也让我们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坚定了学习的信心。</h3> <h3>研学路上漫漫其修远,让我们205班假日小队的伙伴们,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了解掌握更多的自然现象和发展规律,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家人规避和预防灾害,让自然服务于我们人类吧!</h3> <h3>活动成员:成果、李想、张晨笑、王家瑞、俞昱呈、徐梓涵、朱飞扬、朱麒安、朱泓瑜<br>活动策划:俞昱呈家长<br>图文编辑:朱泓瑜家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