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原创作品</h3><h3>在这载歌载舞的“红五月",往日那知青群体的我们,迎来了欢欣鼓舞又喜庆的纪念日——五.一六。</h3><h3>那是我们六八届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半个世纪相聚一堂的团聚日。五月,自古以来是一年中最红火的滿月,她承载着五月的众多节日。况且初夏的气温也适应我们这次聚会的自然条件,由此五.一六那天团聚是我们不二的选择…………</h3><h1><b> —— 题记</b></h1><h3></h3><h3> </h3> <h3>知青岁月连载(9)</h3> <h3>采集图片来自网络</h3> <h3>轻轻的问一声:知青同学,你还好吗?</h3><h3>那些年我们一起在校园的日子里</h3> <h3>知青的宣传画图片来自网络</h3><h3><br></h3> <h3>文章中部分图片来自吴江通</h3><h3><br></h3> <h3>文章中部分图片来自忘忧草</h3><h3>文章编写忘忧草</h3> <h3>追忆我们五十年一起走过的岁月。</h3> <h3>五十周年的庆典——相聚有缘</h3> <h3>筹备了有半个月的前期工作,我们班级知青同学的聚会在红五月的十六日将如期举行,聚会距去年68届同学的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五.二O提前了四天。</h3><h3>今年我班知青同学聚会是我们一个班级自发组织的聚会。筹备工作从四月二十九日开始,本次聚会的筹备工作在班长的正确领导下如期展开,我是做统计本次参会知青同学的聚会的前期报名工作;还有多名同学负责做聚会当天的实质性工作;例如就餐的AA制统计工作和聚会摄影的后续工作;聚会当天的参会知青的安全措施预案等事务。</h3><h3>从总体分析,我们这一届这一班的知青同学都是棒棒的,很注重这次的聚会,很投入,知青同学之间凝聚力杠杠的。就几天时间里一共有32名知青同学报名参加5.16的知青同学聚会(附报名名单),当天实际参会知青同学30名,(附聚会签到表)那是清一色的知青聚会日————那就是30人全部是知青。共叙我们一起走过的知青岁月,大家心里都徜徉着最美的遇见;江城的南海渔村为我们这一届老三届知青定格了最靓丽的一条重温同学情,重走知青路的风景线…………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也可以说是老泪纵横…………但那是一种喜悦的泪水…………</h3> <h3>五一六聚会报名表</h3><h3><br></h3><h3><br></h3> <h3>五一六聚会签到表</h3> <h3>趁着遐思,不如让我们看一下那时候的吴江松陵镇旧时中山街的面貌…………</h3> <h3>有幸让我们回味一下吴江松陵镇旧时中山街的面貌…………</h3> <h3>这是我们上学每天必走的长桥(垂虹桥)。</h3><h3>儿时的记忆,抹不去的忆念…………</h3> <h3>这是昔日里的吴江中学校址</h3><h3>我们曾经的母校。</h3><h3>儿时的记忆…………</h3> <h3>昔日的吴江中学校址。</h3><h3>我们曾经的母校</h3><h3>儿时的记忆…………</h3> <h3>追忆那段金色学生时代的好春光。看到如今青春年华的少女少男,说不羡慕是违心的…………</h3> <h3>当年,手捧红宝书的我们,在校园内宣誓——奔赴农村第一线的留影。</h3> <h3>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五十周年前的三月三十一日,我们苏州市吴江中学的学生和全国各地的学生一样,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下,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h3><h3>我们一①班当时的年龄层次也大有特色,还记得,我班年龄最大的属牛;其次属免年龄的同学也占了相当一部分;那么属龙年龄的同学应该是这个班级中占据主流派;说到部分同学们是在吴江师范附小上五年制就毕业进初中的同学,他们的年龄最小,属蛇的;因为这样由此造成了本届生源年龄参差不齐的因素。</h3><h3>那年我们响应毛主席号召下农村,小年龄的是15岁;中层年龄的是16岁;大一点年龄的是17岁;最大年龄的当然是19岁啰。其中的年龄差是5岁,是不是很奇怪啊?</h3> <h3>刚才和大家叙述的是我班同学不同年龄层次的框架结构。</h3> <h3>从1969年到2019年,我们跨过了半个世纪之多,分分秒秒,天天日日,岁岁年年,在往返交替的岁月时光飞渡的星马行空里,好想好想让载着时空的大转盘在我们面前暂时停顿下来,定格住我们的青春…………真的希望岁月的光环再围绕我们继续散发出五彩缤纷的青春活力,去改变我们被岁月侵蚀的两鬓霜白和抚平额头那深深的皱纹——然而,我知道这是徒劳…………</h3><h3>当初在文化大革命的特定年代里,国家经济的匮乏,由于当时的政治运动,担搁了三届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从大局出发,毛主席让我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是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h3><h3>翻到日历,那就是1969年的3月31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从一名城市学生一跃而变成为人民公社的小社员。(有下面的日历图片见証)————</h3><h3>与此同时,荣幸的是知青这个响叮当的称呼也即刻冠以认证,让知青这个名称独一无二的跟了我们一辈子…………</h3> <h3>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h3> <h3>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上山下乡干革命</h3> <h3>贫下中农欢迎你们</h3> <h3>世界是我们的…………</h3><h3><br></h3> <h3>扎根农村干革命</h3> <h3>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去的喜报</h3> <h3><br></h3><h3>承载了我们知青五十周年的风云变幻…………今天的知青再相会,似乎我们都有大多的话要相互倾诉,但激动之时又不知道说什么了?</h3><h3>此时无声胜有声…………接踵而来的是我脑边出现了五十年前我们上山下乡告别亲人的一幕幕感人场面————下图是五十多年前三月三十一日,见证了历史走过半个多世纪…………</h3> <h3>花开两枝,各表一头,下面表述五十多年前的三月三十一日,我们插队落户到农村的送接现场的情景:</h3> <h3>一 特别的送行</h3><h3>一九六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开始普写了我们新知青一代的豆蔻年华。上午九点,迎接知青的叶叶小舟齐刷刷的一字形排列在盛家厍的新盛街魚行码头;东门湾塘里迎春茶馆码头同样停泊着一溜排叶叶小舟;东门長桥航前街(垂虹桥)码头前是叶叶小舟紧凑的列队到位;三方码头泊位的那都是当时湖滨公社各大队落实到知青指标名额,並且出来迎接插队落户的知青到各生产队的轻舟(俗称船),就是迎接知青下乡的航船工具。排排列列,真所谓琳琅满目。这样浩大的船的声势,应该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雄伟的壮观……我知道从那一刻起,中华大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城镇人口倒流农村的的新现象。</h3> <h3> 二. 欢乐的迎接</h3><h3>迎接知青的航运船是到了,船头和船尾的是各大队来迎接知青和的生产队贫下中农,生产队队长等代表一应齐全,个个到场,为迎接公社新社员出力流汗。瞬间,耳闻船上迎接知青的贫下中农们锣鼓喧天,鞭炮轰鸣,河荡边唱响了农村小妞(公社是棵常青藤)的主题歌曲;河岸码头上的群众队伍里拥簇着县镇和公社领导以及街道居委会的干部,那些是欢送我们知青下乡的干部。船上岸边的两路人马,再加上我们知青的主力军队伍在中间,忽然之间醒悟出来有一种被夹道欢送(迎)的酸酸甜甜的滋味。不敢想下去了……可能是老天爷按排的一种巧合罢了。目睹现场人声鼎沸,蔚为壮观,可真为当时的街景增添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h3><h3>载歌载舞中,农村里披红喜妆的船舟慢慢泊岸,迎接我们去农村…………</h3> <h3>三.踏上人生第一站旅途</h3><h3>一群群青春活泼的少男少女,今天的主人公,将踏上人生的新的旅程,离开城市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此起彼伏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歌声震天响,三方码头的锣鼓声,鞭炮声,歌声霎时间汇总在一起,船弦两边的红旗招展,即刻把我们的心己捎带到滚热的黄土地……三方码头欢迎和欢送的场景遥遥相望。伟人的号召终于落到实处。中国的前途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瞬间体会:仿佛世界真的是我们的……</h3><h3>我们到农村插队落户,城市里各层领导们的任务指标完成了,是一件好事!所以有关知青迁移户口到农村的档案工作,不用劳架我们自己跑断腿,地方政府都会费力,费神,费心,费劲,包办到底,並且做到了人未到,户口先到农村的神速办事作风。的确让我们省力,省神,省心,省劲。其实对我们来说未免是一种享受!更是好事,那真的是好事成双。</h3><h3>最撩拨人心的一刻到了,和知青们送行的分别仪式到了高潮,那是一个万分激动人心的分别场面……我有看到女同学家长母女的抱头泪别的场景,那是一种自古到今从没有过的心的悬念:那是心的泪别;身临其境的有感而发……</h3><h3>最终,叶叶小舟离开了码头,场景的欢呼声渐行消失;摇撸的叶叶扁舟划浆破浪,渐行远离; 河中被船橹划过的溅起的涟漪又复宁静。岸上留下亲人目送的的眼光,直直的瞧,直直的望,直到拐弯看不见 …… </h3><h3>千里送行终得别 </h3><h3>人生总有分合离</h3><h3>送行春雨绵绵落</h3><h3>别让春风拂脸泪。</h3> <h3> 四. 永远的纪念日</h3><h3>人生如梦,五十个三月三十一日悄悄的从我指缝间溜走了,时间带走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快乐;我们的郁闷;我们的流年;留下的是更多的遗憾……也不想抱怨了,我悟到当老天爷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他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所以,老天爷是公平的!<br></h3><h3><br></h3><h3>每年的3月31日,我都会把这个日子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50年了,风雨无阻,年年如此从未失落过一年。那是一种永远的纪念日。可能,会有人说我傻傻的,那对我来说,也无所谓,这只是我的一种信念和挚爱……飘移不定的时间会在这一天定格下来,为我所用……</h3><h3>好想好想——拥抱你的离去…………</h3><h3><br></h3> <h3>珍藏好这一段美妙的好春光,並把上面的皱纹抚平,来日相嵌在悠游的时光相框里,慢慢欣赏和细细品味…………</h3> <h3>那是一处旧时旧貌——吴江松陵镇盛家厍市河。也就是我们上山下乡到农村生产队的必由之路。</h3> <h3>我们聚在一起,忆当年知青生活:议一议都在曾经的农村做过什么?最喜欢的爱好是什么?回答有五花八门,现在挑选主要的几点,罗列在下,和大家一起分享!</h3> <h3>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h3> <h3>走茌乡间的小路上</h3> <h3>下图是知青生活的图片,展示的是我的好友和同学知青的工作手记《陶同学》——(来自七十年代的手抄日记),详尽记载了他在芦荡大队当农技员的各生产农田总数的分类。</h3> <h3>罱河泥的船儿</h3> <h3>参加当地农村的踩水车</h3> <h3>牛牵水车轱辘</h3> <h3>参加稻田育秧</h3> <h3>田间管理</h3> <h3>挑大粪</h3> <h3>挑肥料</h3> <h3>采红菱角</h3> <h3>粮食进仓</h3> <h3>去当地供销社购化肥和农药</h3> <h3>午后小休时,听一段新闻</h3> <h3>哼一首我们自己的歌儿</h3> <h3>唱一首老三届的歌</h3> <h3>吃饭要烧(行灶),自食其力。</h3> <h3>农村柴禾灶,吃饭有保障。</h3> <h3>大铁锅</h3> <h3>煤油炉</h3> <h3>热水瓶——请喝茶</h3> <h3>无聊的时候看看小人书</h3> <h3>和小朋友一起拉石磨</h3> <h3>打粉的石臼</h3> <h3>磨坊的汽灯</h3> <h3>汽灯(桅灯)</h3> <h3>煤油灯下做功课。</h3> <h3>农村的船</h3> <h3>扬帆远航到浙江省湖州山里运石块为大队办厂用料</h3> <h3>放电影机</h3> <h3>收工后,看一场露天电影。我们的班有同学放过电影。</h3> <h3>同样,在鲜花拥簇中我们还回顾一下我们对这段知青年代和红色年代曾经的拥有——</h3><h3>美滋滋的回味经过时空的穿越,让我们觉得好开心,它就象一味简单有效的良药,让大家心情给予优美的释怀!</h3> <h3>美酒佳肴,巡过以后,聚会到了高潮,时间也到了正午。我把曾经在同里三元街拍摄的红色年代照相馆的摄影道具展示,让大家回味在欢快的氛国中欢呼雀跃,今年知青的聚会也到了尾声,家住外码头的知青同学也想重返岗位了!</h3><h3>也是,世上无不散的宴席,衷心希望知青同学幸福过好夕阳红的生活,明年的五月我们一定再聚首…………</h3> <h3>毛泽东号</h3> <h3>红色岁月的连环画</h3> <h3>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h3> <h3>八十年代三机一嘀嗒摄影展品</h3> <h3>在映中的老黑白电视机</h3> <h3>忠字舞的摄影作品图片</h3> <h3>文革时期的各种各样领袖纪念章</h3> <h3>革命人员心向党的三忠于宣誓摄影作品</h3> <h3>橱柜展示 是红色年代的纪念品</h3> <h3>黑白电视机</h3> <h3>样板戏之一</h3> <h3>军用纪念品</h3> <h3>追忆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h3><h3>这次特别的聚在一起数家珍的活动也圆满完成了。感谢大家</h3> <h3>以下图片是我们班级三十名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聚会的合影</h3> <h3>我班女知青合影</h3> <h3>我班男知青合影</h3> <h3>我班全体知青的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