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里有本相册,里面都是发黄的老照片,其中的一页上面是两位有着美丽容颜的年轻女子,她们出生在不同的城市,家庭背景各异,各有各的生活轨迹,她们都是我最亲的人,在我的生命里占据着重要位置。往事亡矣,剩下依稀可辨的雪泥鸿爪。目睹两位故人旧照,心中总是生出无尽的思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我的婆婆</p> <p class="ql-block">身着莨绸唐装衫裤,端庄大方、安祥淡然地凝视镜头的女子是我的母亲,年满十八岁的照片,装嵌在精巧的小相框里,连同她的生辰八字包在一起,经由媒婆郑重其事交到我的祖母手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1913年出生在安南,十岁的时候离开了越南藉亲生妈妈,随经商的我的外公回到家乡南海县夏教洲表村,在一个乡村女子私塾读了四年卜卜斋。至十八岁嫁给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辛亥革命到民国成立等一系列社会剧变,民国社会走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处在“破坏告成,建设伊始”的时间段,封建专制政体已经崩解,传统的婚姻制度正受到冲击和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我的十九岁父亲十分保守,他尊重传统、尊重父母,不受新的时代气息所影响,认为婚姻缔结应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母也不是糊涂之人,深谙“ 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儿孙” 之道。在几位候选人之间细细比较,从家境、人品、性格、相貌等各项条件逐一分析取舍,人生大事,岂能儿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终我的母亲以气质淡定沉稳胜出。虽然男女双方从没有见过面,但父亲相信祖母的眼光,认同祖母的信念:好婚姻不靠缘分维系,须由夫妻共同用心经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家给母亲置办了丰厚的嫁妆,包括两对安南黄檀大木栊。新婚初夜,父亲爱惜妻子,唯恐妻子怯生,他把四个黄檀木栊一字儿排开,贴着墙壁放到新婚大床的对面,夜深人静,妻子躺大床,丈夫睡木栊,两个初识之人天南地北聊了三个晚上。这或许就是父母的浪漫恋爱过程了。婚后母亲奉侍翁姑、相夫教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生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十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十年代,兵荒马乱,深更半夜家里突遇一群土匪入屋打劫,母亲临危不乱,显露出沉着冷静本色;她第一时间不是收藏钱物,不是大喊救命,而是情急之中,伸手到灶台底抓了一把草灰,悄悄涂抹在大姐二姐的脸蛋上,损失钱财事小,如花女儿被贼人摧残事大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市里要筹建农械厂,看中我家宽敞的祖屋还有屋后一个面积硕大的花园,面对征迁人员,母亲二话不说,即时着手准备搬家。家庭利益事小,支持国家建设事大,这是官话。经历过土改、公私合营的父母亲,清楚胳膊扭不过大腿,在强者面前,弱者所有的抗争终是徒劳无益。父亲常说母亲“深明大义”,“大事不糊涂小亊不计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更是个乐善喜施之人,记得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限量供应,我家饭桌上已经没有“添饭”的声音了,谁都清楚吃完眼前碗里的饭便该干嘛干嘛去,几位正长身体的哥哥也时有饥肠辘辘的时候。但在我们家,凡有上门乞讨者,谁也不得拒绝,这是父母定的家规。母亲总能找出半块番薯,几个芋头仔,甚至即刻升火炒碗米粉,为饥饿的人及时送上食物。可别小看这些微不足道的食品,要知道当时黑市上番薯也卖到十块钱一斤,没有门路还难以买到。那个年代,城里普通工人工资普遍不到30元,乡下的人更是艰难,广东鱼米之乡,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去乞讨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那个全民贫困的年代,常有左邻右舍找母亲借白恤衫蓝西裤,这不是没办法才上门求助吗,家里孩子要“出队”,学校规定统一着装,面对表情尴尬的邻居,母亲一定会满足其要求,从不吝啬,还要顾及邻居颜面,拿着衣服脸带笑容、客客气气双手奉上。还不忘叮嘱:“不合身回头来换啊,我家孩子多,高矮胖瘦各种尺码都齐全。” 借的次数多了,母亲怕我们众兄妹不乐意,会对我们说 :“帮助别人是为自己积德哦,咱家烂船还有三斤钉呢,能帮则帮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少年后,我儿子读初中,学校就在家门口,我竟然跑到市塑料公司批发了二十多件雨衣放在家里备用。儿子也懂事,碰到下雨天同学有需要,便会跑回家取雨衣借给同学。老一辈助人为乐的精神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位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活泼可人的妙龄少女,是典型的广州大省城女孩,她是我的婆婆,我先生是她的长子。这是她十八岁高中毕业时拍下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婆婆与我母亲生肖一样的属牛,只是比我母亲年少一轮。出生在书香家庭的婆婆在广州读书长大,抗战期间随父母躲日本仔一路颠沛流离,辗转到贵州都匀,二十岁那年,婆婆仰慕爱国抗日志士,嫁给了毕业于黄埔军校、高大威武的国民革命军少将,并为少将生下两个儿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世动荡,少将扎营贵州独山,奋力守护日军侵占中国国土的最后一道防线。少将没有战死在与日军博杀的战场上,却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三年内战期间作为战俘被关押了二十六年。当年少将对年轻的爱妻说:“ 赶走日本仔之日便是一家团聚之时”,谁料日本鬼投降了,战争还在继续,成王败寇,少将的承诺永远没法兑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5年政府特赦最后一批战犯之后,我先生俩兄弟才获得机会与亲父相见,那是他们父子三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团聚,自此之后父亲便与俩个儿子阴阳相隔,永无交集。正如苏轼笔下所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没有能力写这位父亲,我对那个时代无从知晓真相,那一代热血男儿的情操、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他们的家国情怀,只属于那个年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只知道,婆婆为了这一段短暂的婚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那巨人挥手、腥风血雨的日子,婆婆面对凌虐和侮辱,选择尊严,放弃生命,从教学楼三楼纵身跳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苍怜悯这个美丽的女人,经过广州中山医学院的抢救,婆婆捡回了一条命。那段时日,中山医学院每天救急车络绎不绝,送去的都是自杀患者,整个楼层连走廊过道都摆滿病床,许多不治身亡者,死后还被戴上“叛党叛国、自绝于人民”的帽子,继续累及后代。往事不堪回首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惨烈的一幕已经成为过去,婆婆身体康复后继续上班。每天清晨,婆婆认真地对着镜子梳头,仔细地挑选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才出门。学校里没有人再敢为难她了,领导在她面前都得客客气气。那些小人,面对一个无所畏惧,与死神擦肩而过、有着高贵灵魂的女性,连望向她的眼光都带着卑微和敬意。这份尊严,是婆婆用鲜血和生命换取回来的,更何况,她本身就是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经推着自行车驮着婆婆去上班,那个时候年轻,在广州大暑天的烈日下,从海珠中路走到盘福路,途中要穿过两个车辆繁忙的马路口,全程约走1.8公里,也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婆婆告诉我,平日里她自己上班,拄着一把雨伞,一步一挪需要40多分钟,一日要两个来回啊,若是下雨天呢?若是打台风呢?我难以想象她残疾的躯体里面那颗心该有多坚强,她的身体里安装了好几个金属固件,上楼梯及下蹲都有困难。十年大革文化命,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校里教师青黃不接,婆婆一直坚持工作到六十二岁才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妈妈姓黎,名字叫善容,我的婆婆姓张,名字叫美德,两位年轻的女子,两个悦耳的名字,她们将青春美丽的瞬间,定格在浓浓的民国风味里。母亲去世的那年八十四岁,十二年后,婆婆也安祥瞑目,终年亦八十四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移星换斗,先辈的道德风范和铮铮傲骨在今人身上已再难寻觅了。我怀念两位母亲,怀念和她们在一起的温馨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