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05.25日,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对长安乡贵人槽的眷恋,带着对贫下中农的无限感激,24名邻水同学踏上了《情糸长安故乡,梦牵邻水故人》重庆知青感恩之旅暨送文化下乡的班车。早上十点到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垭乡。</h3><h3> 这里人声鼎沸,大概有2000余人,乡村大舞台前面早以人山人海,坐满了邻水各届的代表,还有各乡镇团队的成员以及六、七十年代下乡在邻水县各大乡村社的老知青们,把这个乡村大舞台挤得水泄不通。</h3> <h3> 首先由邻水县委领导鲁崇兵先生致欢迎辞,他以朴实的语言高度赞美了当年知青的艰辛、苦涩、无奈,仿佛又把我们带入了知青年代!高度肯定了当年下乡知青献青春、献智慧的巨大收获,并热烈欢迎广大知青常回家看看!</h3> <h3> 长安乡党委书记通报了长安的发展情况,长安的绿水青山会更加美丽!</h3> <h3> 文艺节目在长安乡老知青陈波瓦的主持中拉开了帷幕!老知青们虽年过花甲,铿锵的演唱,优美的旋律,惊艳的舞蹈,给人以最美的视觉享受。特别是《沙家滨》样板戏片断,诙谐幽默,给大家带来欢乐,引发人们深思,三个女演员,三代阿庆嫂,演得有板有眼,让观众领略到台上演员的认真,精致的表演,嬴得了场内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h3> <h3> 独舞《九儿》的演员是贵人槽的知青余海燕,她那优美的舞姿搭配着动人的旋律,恰好演绎出中华民族舞蹈的精髓。</h3> <h3> 《八角楼的灯光》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h3> <h3> 这是下乡到丰禾的知青罗蕙明,一曲《再见大别山》和《迎来春色换人间》引来了阵阵喝彩!</h3> <h3> 特邀演员马述军的《战马奔腾》把节目推向了高潮。</h3> <h3> 《沙家浜》智斗的三位阿庆嫂反串三个不同的角色,为她们点赞!</h3> <h3> 《秀才过沟》是下乡在石永古路的知青舒辅祺,他语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功夫不是一般。</h3> <h3> 陈波瓦贵人槽知青,是今天的节目主持人。</h3> <h3> 新时代,老知青们在贵人槽的文艺节目在《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落下了帷幕,各级领导与老知青合影留念!</h3> <h3> 我们漫步在马路上,遥想当年,感慨万千……农村变了,路更宽了,房更大了,车更多了,人更富了,到处是绿水青山,处处是金山银山!</h3> <h3> 这张照片是我们24名邻水知青在乡村大舞台的合影。岁月如歌,时光如水,1972年我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响应党的号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片热土,今天我们重温岁月梦,重拾故乡情,带着泥土的芳香来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贵人槽。</h3> <h3>这里是贵人槽观景台。</h3> <h3> 知青它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代表着整整一代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管你和他或她,无论你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知青!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上山下乡!</h3> <h3> 在那个年代,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3000多名学生一瞬间从课堂走向了广阔天地,学业突然中断,这也就是知青!</h3> <h3> 大屋基……是刘氏的祖宗,明朝万历年间,刘氏老祖宗刘阶,刘金两兄弟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到邻水县长安乡金垭村大屋基,今天刘氏后代寻根留影纪念。</h3> <h3> 她们四个都是重庆知青,今天在大屋基相聚,整整五十年是她们笫一次合影!</h3> <h3> 邻水知青,母亲的故乡在长安。</h3> <h3> 一群奔七的老知青在这里重温农耕文化。</h3> <h3> 俩知青胆子真大,竞然敢上房揭瓦。</h3> <h3> 他俩1972年6月28日落户在长安乡。快半个世纪了第一次回家合影。</h3> <h3> 我们骄傲因我们是知青,今日返乡看到到处喜气洋洋,一片节日的景象,老乡拍手欢迎我们,县政府以及长安乡还办起坝坝晏招待我们,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回家的温暖。</h3> <h3> 当年,我们白衬衫、竹草帽、绿挎包,象一群放飞的小鸟,奔赴在邻水的三山两槽。今天我们重返回家路,追忆和续写这份浓浓的知青生活,共同品味半个世纪的平凡人生,大家欢呼在贵人桥上!</h3> <h3> </h3> <h3> 多么热闹的场面,多么熟悉的乡音。我们这一辈人已退出了社会前沿,今天更加怀念咋天的青春,追忆过去,我们相信知青的故事不会在词海中消失,知青的精神会更加响亮!让每一个知青伸出双手向各地归来的知青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你,向他,向我们自己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我们个个身体棒棒的,笑声甜甜的!</h3><h3> 谢谢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