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响文化逐个为你数》 之(五) 一一罗光阳

罗光阳(五子棋)

中国声:        何谓中国声    在惠州发烧音响群连续作了四期《世界音响文化逐个为你数》的讲座以后,终于可以讲讲自己国家的音响了,但我的心里感觉不到丝毫的骄傲和激动,只感觉笔下却是如此的沉重。在兴致勃勃地向各位烧友介绍了丹麦声、法国声、德国声、英国声、美国声之后,突然发现,对于中国声,我竟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 想我华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有夏商古韵、盛唐礼乐、高山流水、阳春白雪、中国声应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世界音响行业之林,却没我堂堂中华一席之地。   人道说,中国的发烧友养活全世界所有高档音响厂商,好像有点道理。因为中国HIFI烧友最为花心:他要音响是全能!要甜、要劲、要美;要细腻、要宁静、要狂野;要好看、要便宜、要好听。他是在找一位老婆既是花木兰又是林黛玉,今天买了英国箱,听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听了美国箱,劲!太过瘾了,换!明天见到意大利的美,便嫌美国佬的粗,这便出现了所谓:美洲的过于霸气,过于张扬,过于粗犷,欧洲的过于纤巧软弱,人工雕饰的痕迹太重的种种看法。所以便出现了咱们发烧友有一共同毛病就是没完没了的换,换得床底下都放满了,我们的振东哥就这样,除了老婆不敢换,都换了,而且老是换。这一些毛病是和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我们中国人喜爱的音响产品的风格呢? 中国人喜欢的音色风格还是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与哲学中去找: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永不停滞,有多少异族文化加以并吞与取代,可最终反被我文化包容,吞并,壮大。就象女真文化、蒙古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想取代,可到最后反被包容而取代,包括近代的八国联军,被中国戏剧、茶道、古玩所迷困而不能自拔。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的已消亡,有的几经更替-----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和导化,中断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被赫梯灭亡;古印度(现在的巴基斯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只有我中华民族无论经过多苦涩与磨难,依然屹立于东方。这强大的生命力究竟源自何方呢?这就是包容的力量之中庸之道,这里的中庸不是无用,是极其东方色彩的伟大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 这些你们会说罗会长吹水老是高大上,咱们钩不着,好!那就看看你身边的评先进吧,能干的未必是得票多,那些什么事也都平平不起眼的当了先进,而且老是当,晕死了吧! 为了便于理解我再次以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为例,从另一个角度------国人性格来进行比较: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牛仔嘛,忍不住;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绅士过于讲究,变得小气;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认真刻薄,无人情味;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但过于疯疯颠颠,没个谱;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唉!又把你们往复杂上引了! 中国人一直一来喜欢的是“佳作天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而哲学上则是“中庸之道”及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易经中的朴素的阴阳学术。我想中国的音响风格当不脱此窠臼,是一种追求准确均衡(中庸),简朴自然(无为)的风格。是一种有别于欧洲诸国的华丽纤细,美洲的热情外露,粗犷奔放,是一种中国的内涵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恢宏气度,和如行云流水的自然韵律。 这地方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中国的是太极拳功夫,美国的现代西洋拳击,欧洲的是马术表演。从上可知,我们中国人对平衡是尤其喜爱的,中庸平衡是中国人的特色了,我们的这种文化己沉淀上下五千年了,只是我们这方面技术落后,刚起步,还不能普遍地,很好地把中国文化溶进器材中,还形不了响彻云霄的中国声,我相信中国声很快会追上,只是时间问题,这或许是中国Hi-Fi走向世界的一个潜在的优势吧 中国音响行业起步较晚,大多数音响厂家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介入真正意义的高保真音响,虽然发展很快,但在声音表现上还没有形成独有的风格,所以在音响界没有中国声一说。目前有一些厂家说自己的器材是代表了中国声,但实际并没有得到业界和发烧友的认同,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炒作而已。 那么,中国声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会长我不算专家、也非学者,但对于中国声,也想来说几句。窃以为,中国声,应体现两种思想,一为中庸之道,其二为无为而治。有的烧友会说,这不是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吗?对!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声当然要把它体现出来。何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音响高中低各个频端衔接顺滑,声音表现平衡稳重;无为而治则是音色纯净、返璞归真,没有过多的修饰痕迹。理想中的中国声应该是包容大度、高贵典雅。 吾家有女初长成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国内音响行业颇似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阿Q。 阿Q靠他的的精神胜利法藐视天下,国内某些音响厂家也以阿Q为精神偶像,以为盘起辫子就成了革命党,就可以分银子,甚至摸小尼姑的脸了。     经常都有朋友问我某某国际“著名”音响如何?我都会这样回答,第一这是正宗国产Y货,第二它是一件蛮不错的家具。(也希望各位初烧把眼睛擦得雪亮,不要把买音响变成买成家具了。) 在这个行业充斥着浮躁和铜臭的同时,我们幸好还有一批认认真真走技术路线的音响厂家,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才让我们看到中国音响行业的希望。  在国产音响器材中,已经有部分品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雏形,但他们普遍走的是技术路线,所以并不为大众所熟悉,正所谓“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无人识”。     在国产器材中,胆机(电子管功放)中的斯巴克、梁氏、关氏、传神、麦丽迪、欧博等等品牌;晶体管功放中的羽商、钟神、八达、柯颂等等品牌;音箱中的百良、惠威、金琅、何氏、杰作、美之声、小旋风等等品牌,这些都是在各自领域内能真正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音响器材,也是构筑未来中国声的最坚实的基础。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音箱中的惠威、金琅、何氏、博良这几个杰出品牌(音箱最体现文化个性,所以功放没展开讲)。 惠威可以说是国产Hi-Fi音响的头牌名角,但说它是国产音响似乎有点委屈它。1991年惠威在珠海创建。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设立制造中心, 2000年,惠威总部从加拿大搬迁到美国洛杉机。惠威总裁姚洪波曾经说过,惠威既不属国产品牌,也不属进口或国外品牌,而是国际品牌。在国际上,惠威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多家国际著名音箱厂家都采用了惠威的喇叭单元,比如德国的柏林之声等。不管惠威是什么身份,它的成就都是中国音响行业的荣誉。至于惠威的音色特点,则是磅礴大气,动态凌厉,颇有美国声的神韵。   金琅的广告词是:“你想听天籁之音吗?那就买金琅吧!”.这句话虽然夸张,但也并非全是吹嘘。近几年,这个山东蓬莱海边的音响品牌在发烧友中的口碑越来越好,有人甚至认为金琅是全球最理想的高音扬声器之一。金琅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铝带式高音单元,这也是我国首只铝带高音单元。金琅的声音特色平衡顺滑,颇有欧陆风味。 来说说何氏。何氏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所有喇叭单元都是自己研发生产,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何氏的创始人何玉庭先生,在肇庆伍先生的音响店与我的交谈中认为,中国声应该是比较中庸的,能够包容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并能够和谐表现出来。所以,基于这种设计理念,何氏的声音比较中性,没有过多的音染,和德国声比较一致。 在音箱方面代表中国声唯有广州博良音响有点意思,这并不是我与张百良(博良音响的创始人)有交情。 博良人的设计理念是:   1、以中国朴素的“形而上”及“子不语怪力乱神”哲学理念,追求技术理论(形)为基础的艺术表现(上),不哗众取宠故弄玄虚。 2、以儒家中庸思想为旨,追求中性自然平衡的声音取向。 3、以道家阴阳调和的思想为旨,追求简洁之上高低音自然融合设计路线。 4、以道家“无为故无所不能为”的思想为旨,追求朴质无染的音乐重放。 5、以哲学的辩证理念提出“相对平衡”的设计理念。 6、以禅宗“上善如水”之概念追求平和内敛之音色。 7、追求一种威猛不形于外而藏于内的境界。 8、不求一时流行之短暂,而求君子之交淡如水之长久。 张百良先生精心酿造的“时代一号”、“苍海龙呤”书架箱风味独到,音色平和中性,细腻高雅,温柔而又不失豪放,外观更是以中国传统土漆经多层打磨,古色古香、浑然天成,还真让人感觉到有点“中国声”的味道呢。我用胡丝佬于建兵的欧博EL34胆机推博良的时代一号,棒过很多十几万的进口组合,十多年了,我一直珍藏着。 好了,《世界音响文化逐个为你数》系列到今天就全部结束了。我用了五篇文章向大家,通过比较与单列的形式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音响特点。有人说,其实音响不需要个性,只要能真实还原音乐本身就行了。的确如此,近年来各国音响发展总的趋势是,个性和民族特征趋于淡化,快速、宽阔、清淡成为主流。但我以为,如果每台音响发出的声音都差不多,那还有什么“发烧“趣味呢?你说是不是?东哥,继续换!昌哥说,三水佬睇马灯禄竹有来(继续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