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5月26日,“国之名医”杨兵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海口市人民医院5号楼5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为市医院乃至海口市规范化管理房颤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技术支撑。市卫健委周干副主任、海口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陆士娟、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以及海口市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200余人参加会议。揭牌仪式由海口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陆士娟主持。</h3> <h3>市卫健委周干副主任讲话。他指出,“杨兵工作室”的揭牌成立,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引进政策、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强化对外医疗合作、方便群众就医的又一重要举措。希望市医院,一要强化合作借力发展,借助杨兵工作室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二要辐射带动下级医院、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房颤病人的管理和规范诊疗;三要加快发展增强实力,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推动医院实现新一轮发展。</h3> <h3>杨兵教授表示,工作室今后致力于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市卫健委的支持、推动下,借助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律失常团队,建立海口市心律失常团队。通过定期的巡讲、培训,让海口市基层医院医生具备初步诊断、治疗、预防心律失常的知识和理念;二是通过远程教育系统,让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律失常团队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律失常团队长期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提高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律失常团队的诊疗水平;三是每周进行1—2次的远程会诊,规范海口患者的诊疗,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四是工作室的专家团队每月到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规范化培训,提高海口市人民医院团队对常规房颤射频消融术的规范化水平,通过1—2年的培训指导,培养出能胜任复杂手术的专家团队。</h3> <h3>杨兵教授此次还在海口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进行了免费爱心义诊,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手术进行了现场指导,并为与会人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房颤的规范化管理》讲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杨兵教授简介</b></h1><h3></h3> <h3>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内科常务副主任和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全国委员、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左心耳封堵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无创心电学组委员、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和心房颤动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理事长、2018年度国之名医•青年新锐。</h3><h3><br></h3><h3>杨兵主任专注于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擅长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再同步化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ICD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卒中等,技术推广至全国30多个省市,并在国内率先开展难治性室速的双极消融、化学消融等复杂技术。专注于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2项,获得省部级课题和奖励多项,发表SCI论文2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相关链接:</b></h1> <h3>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据2015年中国统计数据,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1000万。房颤早期发病症状并不明显但危害大,据了解,房颤一年内致残率51.8%,死亡率为34.23%,一年内的复发几率为32.35%,直接增加医疗费用50%。<br></h3><h3><br></h3><h3>目前,每年新发房颤患者仍在增加,不及时诊断、不规范的治疗均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h3><h3>为了帮助早期患者发现房颤,海口市人民医院建立了房颤中心,于2018年11月6日顺利通过了中国房颤中心总部认证。</h3><h3><br></h3><h3>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起搏器置入术及射频消融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快速型心律失常;2003年开始开展ICD置入术;2008年开始开展CRT-D置入术;2004年成功完成第一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逐步开展起来;2016年我院率先在海南省开展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利用国际先进CARTO三维系统及消融导管,开展室上速、室性早搏、室速、房速及阵发性、持续性、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减少x射线的量,并逐步全面实现零射线射频消融,提高了安全性、成功率、有效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