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古董指北针

泉耕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指北针,也称指南针,古代叫司南或罗盘,主要由磁针、刻盘、轴和外壳等组成。磁针在天然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磁针的北极指向北磁极,人们利用这一特性辨别方向。《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地质勘查、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指示方向的指北针的发明有三大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具有构造简单、携带方便准确率高的特点。被全世界普遍采用。</b><b style="color:rgb(1, 1, 1); background-color:rgb(242, 228, 206);">先秦时期的中国劳动人民已经积累了对磁现象的认识,在探寻铁矿的时候,常常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俗称:吸铁石)。《管子》的数篇中早已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又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磁)招铁,或引之也。”</b></p><p class="ql-block"><b> 指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磁石特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北针也用于祭祀、礼仪、占卜和观测风水等。同时取代了指南车在战场上的使用。随着卫星导航的运用和手机导航的普及,除个别军事指挥机关报备作战方案之外,这种使用了两千五百年的磁针式指北针已退出历史舞台,被陈列于博物馆或被藏家收藏。</b></p><p class="ql-block"><b> 由于笔者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与部队结缘,军用品伴随我走过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因此对军用品有着特殊的情结。在搜集欧洲早期币章的同时,偶尔也能与这些军用品邂逅,随手购来作为自己军旅生涯的见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适时修正前进的航向,以防偏离人生的轨迹。</b></p> <h3>  <b>1、英国1905年铜制圆形便携式皇家陆军指北针(下图)。</b>直径85毫米,厚30毫米。铜质度盘和外壳,玻璃底和盖。磁针转动灵活、精准如初。经考证为英国皇家陆军装备,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战功卓著。</h3> <h5>  (指北针正面▲)</h5> <h5>  (指北针侧面▲)</h5> <h5>  (乌木盒包装▲)</h5> <h3>  <b>2、英国1917年制造的便携式皇家海军指北针(下图)。</b>直径60毫米,厚20毫米。度盘和外壳均为铜质,弹簧翻盖,外壳均布三柱支撑的铜环护圈。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是一款典型的便携式指北针,应为当时海员必配的装备。</h3> <h5>  (指北针外观▲)</h5> <h5>  (指北针盘面▲)</h5> <p class="ql-block">  <b>3、英国十九世纪中期经玮指北针(下图)。</b>直径85毫米,折叠高40毫米,展开高110毫米。该仪器由水平器、垂直坠、磁针、度盘、瞄准器、反光镜、计算表及外壳等构成。是一件既可以测量方向也可以测量水平度和垂直度的多用仪器。用于工程、地质勘探和军事。</p> <h5>  (展开后指北针盘面▲)</h5> <h5>  (折合后指北针计算表▲)</h5> <p class="ql-block">  <b>4、英国早期日晷(规)指北针(下图)。</b>直径130毫米,折叠高50毫米,展开高160毫米。日晷指南针,由日晷、水平器、指北针和支架等组成,青铜质。历经百年磨砺仍能活动自如、完好无损、旧物如新;其功能依旧分毫不差、精准如初。折叠后可以存放在专门的木盒中。</p><p class="ql-block">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通常所称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太阳投影测得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一般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现,这项发现被人类沿用了几千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日晷指北针,是利用日晷和指南针两者功能的配合来测定指定时区的方向,用于现代计时器诞生之前的测量和航海。本文介绍的这架日晷指南针,应为大英帝国工业革命之后的十九世纪中早期产品,用于航海和皇家海军。</p> <h5>  (展开后的日晷指北针正面▲)</h5> <h5>  (日晷指北针正面▲)</h5> <h5>  (日晷指北针日晷盘面▲)</h5> <h5>  (日晷指北针折叠后盘面▲)</h5> <p class="ql-block"><b>  5、德国经纬功能指北针(下图)。</b>高:150毫米(展开高:180毫米),长125毫米(展开长165毫米),底座直径100毫米。由望远镜、指南针、水平仪、水平度盘、垂直度盘、磁针锁和构架等组成,黄铜质。用于水平度角和垂直度角测量。整体结构严谨,转动灵活,精准度高,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实用性强。适合于军事工程、工民建工程的测量作业。从英文指南针方位度盘及结构特点和皮套铜质包浆判断,应为德国二十世纪初产品。</p> <p class="ql-block">  (经纬指北针水平折叠状态▲)</p> <p class="ql-block">  (经纬指北针展开后右侧面▲)</p> <p class="ql-block">  (经纬指北针展开左侧面▲)</p> <p class="ql-block">  (经纬指北针构架底座▲)</p> <p class="ql-block">  (经纬指北针正立面▲)</p> <p class="ql-block"><b>  6、英国早期日晷盒式指北针。</b>盘径76.00毫米,厚22.00毫米,展开高90.00毫米,铜质。由日晷、磁针、度盘、外壳等组成。便携式,用于军事及地质勘察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折叠后指北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日晷展开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展开后形状▲)</span></p> <p class="ql-block">  <b>7、中国人民解放军62式多功能指北针(下图)。</b>折叠后:长65毫米(展开120毫米),宽60毫米,高20毫米,铝合金材质。该指北针由外壳、度盘、磁针、反光镜、瞄准器、垂直坠、比例磙轮和比例尺读盘等组成。具备适用、便携和多功能的特点,是一款集测方向、测垂度、测角度、图上作业等前线指挥官必备装备。自1962年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来一直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此款仪器,就存世时间而论,不具备古董标准,但它却是我诸多藏品中最心爱的一款。理由只有一个,它是我从军生涯中唯一使用过的一款国产指北针。</p> <h5>  (62式指北针正面▲)</h5><p class="ql-block"><br></p> <h5>  (62式指北针比例尺读盘▲)</h5> <h5>  (62式指北针盘面▲)</h5> <p class="ql-block">(附图)中国古人发明的指南车(下图)</p> <h3>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机械传动系统来指明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h3><h3> 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西周初期,当时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车护送越棠氏使臣回国。</h3><h3> 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 ,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在特定条件下,车子转向时木人手臂仍指向南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