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文化之根 寻智慧之源——林爱娟.田凌艳名师工作室“小古文寓言故事教学”专题活动掠影

小轩妈

<h3><font color="#010101">  5月24日,林爱娟.田凌艳名师工作室应邀参加金华教育学院组织的——金华市小学语文教师90学时培训活动。工作室成员在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林爱娟导师的带领下,在培训第十一天为学员们呈现了精彩的小古文寓言故事专场教学,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font></h3> <h3></h3><p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ff8a00">单篇古文 重在诵读</font></b></h3><h3> 第一节课,工作室成员永康市城西小学徐巧军老师原定执教四年级《五官争功》,可带过来上课的却是二年级小朋友。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小伙伴们没有慌乱,上课教师迎难而上,临时改变教学目标定位,引领二年级小朋友有滋有味地诵演小古文,竟然也收获了大大的惊喜!</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ff8a00">群组成语 重在运用</font></b></h3><h3></h3><h3> 第二节课,永康五中小学部倪国英老师执教《有趣的寓言小古文》。 倪老师的这节小古文教学课可以说是一场大胆的尝试,试问有谁敢将九篇小古文在一节课堂上同时进行展示,但是今天倪老师就做到了,孩子们在津津有味地学习中,掌握了小古文寓言故事的精髓:小故事,大道理,并在各种情境的创设中,贮存了文言语料,积累了大量四字成语,在生活语境中学会了运用。</h3> <h3><b><font color="#ff8a00">两文组合 重在比较</font></b></h3><h3></h3><h3> 《鹬蚌相争+螳螂捕蝉》 工作室成员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程静芝老师将两篇小古文进行对比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悟小古文寓言故事的内涵所在。最后出示这两篇寓言故事的出处,让学生深深感悟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和婉言说、巧妙劝诫的作用,提升了课堂效果,让课堂充满了智慧的灵光。</h3> <h3><b><font color="#ff8a00">古今互文 重在读写 </font></b></h3><h3> 工作室老成员、永康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吕丽恒执教《纪昌学射》,由简入难,由词及句,由读悟理,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在古文与白话文的互文学习下,引领学生探究古文中的夸张写法,体会寓言故事的智慧,并尝试在语境中运用夸张的写法,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有效。</h3> <h3><b><font color="#ff8a00">专题引领 明晰方向</font></b><br></h3><h3> 最后工作室导师、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林爱娟结合以上课例作了《基于统编教科书的小古文寓言故事教学》的专题讲座。</h3><h3><br></h3><h3> 林老师从寓言小古文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三个角度,结合统编教材的寓言单元,有层次地讲解了小古文寓言故事的教学。</h3><h3><br></h3><h3> 林老师指出,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根,中国古代寓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寓言,能够揭示大道理。 小古文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从文言文的层面说,要重在诵读,多读多背,贮存语料,形成语感。要让学生在诵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体验古汉语的魅力,获得古汉语的知识,提升语言品味。</h3><h3><br></h3><h3> 从寓言层面说,需要引领学生理解寓意,发展思维,把寓意的理解结合四字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h3><h3><br></h3><h3> 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文言文言简义丰的言语里,在寓言故事和婉叙说中,体验情感,感悟寓意,积累言语,链接生活,学以致用。 </h3><h3><br></h3><h3> 通过本次专题研讨,我们明白了小古文寓言故事的教学,要让孩子们在一次次地诵读中,浸润在文言文的言语里,领略文言和寓言故事的魅力,习得言语,增长智慧,丰盈内心,滋养生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