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西藏——难忘那里的山、那里的水

<h3>  听闻西藏唯一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西藏这块净土终于没有感染者了。在这不能出门的日子,不由得让我又怀念起我到过的西藏。这是一篇我2019年5月份未完成的回忆,现在宅在家中续写完成。</h3><h3> 十年间我的足迹留在多处,至今使我最念念不忘的回忆依然是西藏,那个我一直向往而又却步,最终还是到了那里的西藏。可能也是我现在不爱出远门,拿回忆当纯品饮,西藏之行是我最感不适,又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聊慰自己,品味过往的美好。</h3><h3> 2011年,当我读《藏地大穿越》时,被作者一人骑行独闯西藏所感动,我是拿着地图随作者“行走”在熟悉的名字而又陌生的每一个地方,遗憾无缘踏上那圣洁、美丽的地方。还是女婿的朋友开玩笑的邀请我一起去西藏自驾游,使我向往的心又蠢蠢欲动,不可能随年轻人去自驾游,下决心随团赴藏。</h3><h3> 2014年4月15日,我和老贺、建伟、长脖儿夫妇相邀随团登上去往西藏的列车。火车从北京海拔30——60米,经太原800米,到兰州1520米,逐渐爬升到西宁2295米,青海湖3200米,到了格尔木降至2828米。过格尔木就是“天路”的起点,海拔逐渐加高,列车内开始供弥散氧。穿过格尔木进入昆仑山景观带,只是来往都是夜间,黑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途径玉珠峰(海拔4159米)、昆仑山口(海拔4967米)、可可西里(海拔4500米),没有领略到这里的风光,却感受了高原反应的开始。到达唐古拉山口已是海拔5072米,高原反应使我头痛恶心。翻过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到了处于念青唐古拉山和昆仑山脉间的措那湖,怒江的源头湖,海拔4594米,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青藏铁路与这宁静的“天湖”贴身而过。列车在青藏铁路横贯那曲境内,那曲是长江、怒江、拉萨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这里基本是纯牧区,5至9月是它的黄金季节,我们这个季节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色。列车经过44小时运行,终于到达拉萨。我是每天一片止痛片,坚持了美好的12日旅行。痛并快乐着!</h3><h3> 到拉萨后,我们居住在市中心的林廓北路宾馆,因为高反厉害窗外热闹的景象我真无暇顾及,一夜没睡好,第二天4点多就出发向林芝进发,头没有前一天那么疼了,精神也不错了,预示了一个好的开端。</h3> <h3>  在米拉山口亲近了雪山。米拉山口是从拉萨到林芝的必经之路,海拔5013米,山口高大雄伟,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山口高处矗立着牦牛的雕像,这是米拉山口的标志,牦牛是高原之宝,它象征着藏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山口挂满五色经幡,在风中飘荡,蓝、白、红、绿、黄的五色经幡,藏民称为风马旗,各色旗上印满经文,风吹一遍就是诵经一次,这是藏民的虔诚表达。</h3><h3> 米拉山是林芝地区和拉萨的自然分界,翻过山口就进入西藏的江南,这里温暖潮湿,植被茂密。</h3> <h3>  翻过米拉山一路海拔降低,进入尼洋河谷。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西侧,最后汇入雅鲁藏布江。</h3> <h3>  尼洋河著名的中流砥柱巨石,巨大的岩石兀然立于尼洋河中,背靠神佛山,水流不大但很湍急,水色翠绿清澈。</h3> <h3>  来到秀巴古堡—格萨尔古堡。这是西藏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结构保持最完整的古堡群。古堡也叫戍堡,也就是烽火台,古堡均以石片木板堆砌而成,堡垒墙体厚约2米,外观是十二面十二棱柱体,里面是八角中空无顶,高约50—60米,经历过千年风雨,却依然雄伟挺拔。</h3> <h3>  我们来到林芝地区,桃花已接近尾声,但还能看到依然绽放的桃花,蓝天、白云、雪峰映印着古堡,让人心醉,山间一棵棵,村落旁一片片,这个地区就是一座大桃花园。</h3> <h3>  这里还有一座祈福塔,是当时祈求军事胜利的灵验宝塔。</h3> <h3>  四层的点将台,相传是格萨尔王挥师点将的宫殿,内存少数当时的军事兵器。</h3> <h3>  天边西藏南伊沟,位于中印交界处,“南伊”藏语意为“仙境”。这里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珞巴族最大的聚居地,有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和植被,山谷间的南伊河轰然鸣响,向北流入雅鲁藏布江。</h3> <h3>  在南伊沟远处的雪山呈U形的山谷,便是被印度划分的麦克马洪线,至今是印控区,还有我国珞巴族生活在那里。</h3> <h3>  景区深处,原始森林中的生态环境优越,藏药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藏地药王谷”,这里生态环境极好,松萝的生长就是极好的标志,空气中有一点点的污染就不能存活。观看原始森林景观,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参天大树直刺天际,朽木上生出黄绿色青苔。漫步在满含负氧离子的林间,真是到了仙境,这里就是人间圣土南伊沟。</h3> <h3>这是千年树根“孔雀开屏”。</h3> <h3>  一条弯曲的栈道围绕着绿草茵茵的“天边牧场”,牧场上只有几头牛在闲庭信步,还有几座牧人小屋。</h3> <h3> </h3> <h3>  这是珞巴族的神树“阴阳树”,珞巴族每年节日期间都会在树下跳生殖舞,以祈人丁兴旺。</h3> <h3>景区出口大片的桃花和雪山相映。</h3> <h3>  雅鲁藏布江,在藏语中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是藏族人民的“母亲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所以又称为通天河。</h3> <h3>  雅鲁藏布江边出现一大片起伏的沙丘—丹娘沙丘。不管它的成因,在这里出现这样罕见的景致,是大自然的神功。</h3> <h3>  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的碉楼。这里有海拔最高的大河,能看见中国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h3> <h3>  云雾缭绕山腰</h3> <h3>  刻有六字真言的的巨石</h3> <h3>  这棵高约8米的千年古桑树相传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亲手栽种,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藏族人民视为神树,雪白的哈达挂满枝头。</h3> <h3>  一块巨石一分为二,夹缝中生长出一株桃树,甚为奇特,这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向人们展示爱情神奇的力量,称为“情比石坚”,在桃树下转三圈,祈福爱的天长地久。</h3> <h3>  云雾在山间飘荡,渐渐散开,南迦巴瓦峰开始显露出来。</h3> <h3>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容,所以又被称为“羞女峰”,这座山峰被评为中国最美山峰—神女峰。</h3> <h3>  南迦巴瓦峰的兄弟加拉白垒峰,海拔7924米。</h3> <h3>  尼洋阁,这里是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h3> <h3>  从林芝回到拉萨,走完了最艰苦的行程(全天700公里),在拉萨参观布达拉宫。站在红山脚下仰望布达拉宫,这才是敬仰这座宫殿的地方。</h3><h3> 布达拉宫建在拉萨市西北的红山上,依山垒砌直至山顶。它曾是土蕃王朝的皇宫,而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东宫,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布达拉宫横贯两翼,一边是达赖喇嘛的居室和政治活动中心,另一边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中部的主体是红宫,为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红宫主要是宗教活动场所和灵塔祭祀。在这座殿里,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无数的稀世珍宝、各式唐卡、雕塑,尤其是用金箔、珍宝镶嵌的灵塔,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历史和艺术的宝库。</h3><h3> 拉萨海拔3646米,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爬上去的感觉就是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h3> <p>此照片为文永奇拍摄</p> <h3>  站在红山上看布达拉宫前的广场</h3> <h3>虔诚的藏民前来瞻仰布达拉宫</h3> <h3>  扎基寺是拉萨唯一一座供奉财神的寺院,香火特别旺盛。寺内的财神“扎基拉姆”传说是格鲁派护法神的化身。只要想求财都会涌到这里,提着酥油、白酒、捧着哈达在财神面前祈福。</h3> <h3>大昭寺座落在拉萨市八廓街(八角街),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至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动和佛教传播的中心,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一尊释迦摩尼12岁等身镀金像,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h3><h3> 大昭寺终日香火不断,在大昭寺外留下了等身长头叩拜的印迹,殿内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虔诚。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摩尼的朝拜。在全民信教的西藏,宗教信仰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把信仰高高举过头顶,把心灵虔诚地敬献给佛陀,心灵得到升华,这是他们的幸福和力量。</h3> <h3>  去往纳木错的路上,看到堆的像小山一样的经幡,在西藏最多见的就是经幡,凡是认为有神灵的地方,就会出现印满经文的五色经幡,这是向神灵祈求吉祥、平安、幸福。五色表示为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土地,象征祥和,天在上,地在下,顺序不能乱。后面清楚的看到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h3> <h3>  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错。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在藏语里寓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站在结冰的湖边,看到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白雪皑皑,近处未解冻的湖面白茫茫一片,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显圣洁。纳木错海拔高气温低,湖面要到6月才能消融,这冰清玉洁又是一种美。</h3> <h3>  纳木错和西藏的每一座神山圣湖一样,都有一段美好的神话传说,对于藏民心中不仅是生息之地,更是情感和精神的寄托。这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徒、旅游者前来朝拜和观瞻。雪山冰湖融入在蓝天白云中,天地是那么宽广,人也交融在大自然中,我们也骑上牦牛和康巴汉子来了个合影。</h3> <h3>  去纳木错必经那根拉山口,在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5190米,这是我们在西藏到达的最高点。在圣湖慢慢行走没有太大感觉,回程停留那根拉山口,大部分人都不好受,虽然高原反应不适,但这一天是愉快的旅行。</h3> <h3>  这是一个人的自驾旅游,到那根拉山口的感觉一定更酷!</h3> <h3>  羊卓雍错湖面海拔4441米,是三大圣湖(纳木错,玛旁雍措,羊卓雍错)之中最小的一个,又称为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它是堰塞湖,是一条玉带般的圣湖,清澈湛蓝的湖水在山脚下曲折蜿蜒,湖面平静犹如仙女的妆镜。</h3> <h3>  虔诚的佛教徒每年都要绕湖一圈,起码要一个月左右,这就等于他们到拉萨朝圣一次,每绕湖一圈就摆放一块石头,所以湖边就有成片的玛尼堆。</h3> <h3>  卡若拉冰川,在浪卡子和江孜县交界处,它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南坡。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状态,我们到达冰川下,海拔5020米,冰川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由于温室效应加剧,卡若拉冰川的残雪每年都会上移。这里标有《红河谷》拍摄地,据说为了制造出真实的雪崩情镜,利用炸药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缺口,而作为著名的冰川之一,这个缺口再也不会被补上了,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什么……</h3> <h3>  帕拉庄园是全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庄主的奢侈生活与农奴的悲惨生活成为鲜明对照。帕拉庄园被列为“全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展窗中右上角摆放的是人头骨做成的器皿。</h3> <h3>  进入日喀则,到达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寺”,是后藏最大的寺庙,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扑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6大寺庙,这里为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在西藏班禅额尔德尼和达赖有着相同的地位。整个寺院依山坡而建,金顶红墙的高大建筑群雄伟壮观。扎什伦布寺宏伟建筑中有强巴殿(强巴佛即汉传佛教的弥勒佛),强巴佛是掌管未来的未来佛,所以很受信徒重视,有历代班禅的灵塔,还有诵经堂等。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圆寂在日喀则,中央政府拨款黄金,白银以及珍贵材料,各界群众自愿捐款捐物,修建了十世班禅的灵塔宝殿,殿内点燃酥油灯,终年不息。</h3> <h3>  这是寺内的展佛台,是黄教各大寺院绝无仅有的。每年藏历5月15日前后三天,扎什伦布寺举行隆重的展佛活动,将原来佛(无量光佛),当下佛(释迦摩尼佛),未来佛(强巴佛)的三大幅刺绣佛像展挂在展佛台向阳壁上。众僧和信徒敬上哈达,顶礼膜拜,祈求佛祖去灾降吉。</h3> <h3>  回拉萨的途中,远远看见西藏特有的天葬台。</h3> <h3>  拉萨的生活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市场繁荣丰富。我们进餐每顿都有丰富的蔬菜,白菜,西葫芦,柿子椒,莴笋,油菜都有,有时还有蒜苔,油麦菜,米饭,馒头也很好吃。</h3><h3> 这是我在市内丰富多样的菜场。</h3> <h3>  </h3><h3> 为什么要去西藏?不只是圆了我的梦,只因为那里是与众不同的。到过海拔5190米高的雪山,那是我们离天最近的地方;到过雅鲁藏布大峡谷,那里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看见了中国最美丽的山峰—南迦巴瓦峰;站在红山脚下仰望布达拉宫,这才是敬仰这座宫殿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藏民族全民信教,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相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在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看见虔诚的藏民朝佛,就相信这里就是他们的心灵家园。西藏的美不只是高山峡谷、雪山冰川、蓝天白云,色彩艳丽的藏式建筑,林芝处处可见的桃花,圣湖不同的景致,也包括苍茫辽阔的草原,尽管还是枯黄一片,依然是牦牛、羊群散落其间。在拉萨体会到了纯净的高原阳光的炽烈。这一切都让人陶醉,每一个到过西藏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有人说,没到过阿里就等于没有真正到西藏,西藏的西藏在阿里,但对于我们来说真是望而却步。我们到了西藏,走了成熟路线的景点,虽说短短的7天,走马观花,远观近瞧,目睹了西藏的神山圣水,到了青藏高原,体会到了高原缺氧下的不适,足矣!</h3><h3> 在西藏的吃、住、行都不错,导游的人文历史知识很丰富,一路的讲解让我们认识了西藏,对藏文化有了一点点了解。</h3><h3> 告别了西藏,它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书中看过一段,问佛:“世间为什么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h3><h3> </h3><h3> 2020年2月18日宅在家中完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