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美篇

快乐

<h3><br></h3><h3><br></h3><h3>1949-1980年中国电影回眸(五)</h3><h3><br></h3><h3> </h3><h3><br></h3><h3><br></h3> <h3><br></h3><h3><font color="#ed2308"> 中国电影获奖影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9—1955年得奖优秀影片】 1、故事片十六部。一等奖:《钢铁战士》、《白毛女》、《渡江侦察记》、《董存瑞》;二等奖:《中华女儿》、《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南岛风云》;三等奖:《新儿女英雄传》、《六号门》、《草原上的人们》、《丰收》、《鸡毛信》、《伟大的起点》、《哈森与加米拉》、《平原游击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注:前三篇有影片图文的本篇只展图省略文)</font></h3> <h3>故事片《中华女儿》,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出品。编剧颜一烟,导演凌子风、翟强。主要演员:张铮、岳慎、李百万、柏李。</h3><h3><br></h3> <h3>故事片《上饶集中营》,上海电影制片厂1951年出品。编剧冯雪峰。导演:张客、沙蒙。主要演员:汤化达、江俊、卢敏、林农。</h3><h3><br></h3> <h3>故事片《南岛风云》,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编剧李英敏。导演白沉。主演:上官云珠、孙道临、仲星火。</h3> <h3>故事片《新儿女英雄传》,北京电影制片厂1951年出品。导演:史东山、吕班。主演:赵子岳、今欣、姚向黎、谢添、阎增和。</h3><h3><br></h3> <h3>故事片《六号门》,东北电影制片厂1952年出品。编剧陈明,导演吕班,主演郭振清、李紫平、李晓功、谢添、李林、张莹、梁音、葛存壮。</h3><h3><br></h3> <h3>故事片《草原的人们》,东北电影制片厂1953年出品。编剧海默,玛拉沁夫,达木林。导演徐韬。主演:叶贺,恩和森,树海。获1956年中国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三等奖,1994年全国首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纪念奖。</h3><h3>电影插曲《敖包相会》,王树理、吴秀云演唱。</h3><h3><br></h3> <h3>故事片《丰收》,东北电影制片厂1953年出品。编剧:孙谦,林杉。导演:沙蒙。主要演员:李舒田、赵子岳、张平、林农、王蓓、浦克、王枫、王炎。</h3> <h3>故事片《伟大的起点》,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出品。编剧:艾明之。导演:张客。主要演员张伐、汤化达、陈天国、金焰、高正、范莱。</h3><h3><br></h3> <h3>故事片《哈森与加米拉》,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编剧:王玉胡、布哈拉。导演:吴永刚。主要演员:阿布莱、范丽达、土拉尔、阿吾贝克、泽根、库利羌。</h3> <h3><br></h3><h3><br></h3><h3>下图:成荫、汤晓丹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的战斗故事片《南征北战》,堪称是经典中的经典,应该是得一等奖影片,故在本篇特别列出,索性多放几张!</h3> <h3>难忘老电影《南征北战》中10位明星:</h3><h3>扮演师长的陈戈,经典台词“不要怕打烂坛坛罐罐”;扮演师政委的汤化达,能写能演很有才华;扮演高营长的冯喆可谓是演技非常到位的男主角;扮演张连长的刘沛然,台词“没有动静就是快了”,后成了一名导演,执导的《林海雪原》同样堪称经典;演胖战士的铁牛,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弥勒佛;演刘永贵的仲星火,台词“又喝上家乡的水了”令人难忘;演民兵队长赵玉敏的张瑞芳,表演朴实无华生动自然,是影片美丽一笔;扮敌军长的项堃,形象丰满印象深刻,台词“再坚持最后五分钟”;扮敌李军长的阳华,光头形象,台词“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明星孙道临客串我军指挥员。《南征北战》,可称百看不厌!</h3> <h3><br></h3><h3><br></h3><h3> 2、舞台艺术片三部。一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二等奖《天仙配》;三等奖《秦香莲》。</h3> <h3>越剧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海电影制片1954年8月24日上映。编剧:徐进,桑弧。导演:桑弧,黄沙。主演:袁雪芬,范瑞娟。是我国第一部彩色舞台艺术片。该片讲述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书院读书,与同学梁山伯相爱,但祝父把英台许配给马家,梁山伯忧郁而死,英台殉情,二人化蝶永不分离。</h3><h3><br></h3> <h3>黄梅戏曲艺术片《天仙配》,上海电影制片1955年出品。改编:桑弧。导演:石挥。主演:严凤英,王少舫。该片讲述了玉皇大帝的女儿七仙女被凡人董永的忠厚善良打动,下凡与他配为夫妻的故事。</h3> <h3>评剧戏曲艺术片《秦香莲》,上海电影制片1955年出品。中国评剧院演出。导演徐苏灵。主演:席宝昆,李再雯,魏荣元,陈少肪。</h3><h3><br></h3><h3> 3、私营、公私合营公司摄制的故事片三部。二等奖:《乌鸦与麻雀》、《我这一辈子》;三等奖:《两家春》。</h3><h3><br></h3> <h3>故事片《乌鸦与麻雀》,昆仑影业公司1951年出品。编剧:沈浮,陈白尘,郑君里等。导演:郑君里。主演:赵丹,魏鹤龄,孙道临,上官云珠,吴茵,黄宗英,李天济,王蓓。</h3><h3><br></h3> <h3>故事片《我这一辈子》,文华影片公司1950年出品。编剧:杨柳青。导演:石挥。主演:石挥、魏鹤龄、王敏、田太宣、雀超明、梁明、冯继雄。</h3><h3><br></h3> <h3>故事片《两家春》,根据小说《强扭的瓜不甜》改编,长江影业公司1951年出品。编剧李洪辛,导演瞿白音。主演:秦怡,王人美,王龙基,高博,戴耘,钱干里。</h3><h3><br></h3><h3> 4、香港摄制的故事片五部。荣誉奖:《珠江泪》、《绝代佳人》、《一板之隔》、《一年之计》、《春》。</h3><h3><br></h3> <h3>故事片《绝代佳人》,长城电影制片公司1953年出品。编剧:金庸。导演:李萍倩。主演:平凡,夏梦,姜明,苏秦,乐蒂,唐龙。该片是乐蒂的首部电影作品,石慧、傅奇、龚秋霞等在“丰收舞”中客串演出。</h3><h3><br></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 5、长纪录片十七部。一等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以上两片是与国外合制)、《百万雄师下江南》、《抗美援朝第一部》;二等奖:《抗战的越南》、《人民心一条》、《反对细菌战》(以上两片是与国外合制:)、《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红旗漫卷西风》、《一九五二年国庆节》、《和平万岁》、《伟大的土地改革》、《钢铁运输线》;三等奖:《大西南凯歌》、《边疆战士》、《八一运动会》、《一定要把淮河治好》。<br></h3><h3><br></h3> <h3>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北京电影制片厂与苏联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1950年联合录制。影片系统介绍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军事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斗历程。公映后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1951年获斯大林奖金。</h3><h3><br></h3> <h3>《百万雄师下江南》是钱筱璋导演,摄制于1949年,时长56分钟的黑白纪录片。</h3><h3>1948年4月,“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开始了,南下的部队从北京出发,百万雄师过大江。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在老百姓的支援下渡过长江,冲进南京总统府,国民党的旗子落下来,南京解放了。接着解放了镇江、苏州,又解放了杭州。在上海地下党的配合下,上海工人把工厂的机器都保护起来。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上海解放了。上海人民欢欣鼓舞,恢复生产。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解放了大半个中国。</h3><h3>影片是1949年渡江战役时由战地摄影记者拍摄的。完整地纪录了渡江战役全过程。在整个渡江战役中,全摄制组共拍摄胶片5000多米,后期编辑成60多分钟的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并获得了文化部一等金质奖章。一部电影记录了历史的一页,一张照片则留下了历史的瞬间。全军唯一获得二级红星勋章的随军摄影记者邹建东拍下了渡江战役中许多精彩瞬间。本片获1949-1955年文化部优秀影片长纪录片一等奖、1950年捷克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荣誉奖。</h3> <h3>北京电影制片厂1951年摄制的“抗美援朝”文献纪录片第一部,于12月28日在全国40个城市265个影院同时放演。这是一部反映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前线英勇作战和全国人民在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各方面活动的大型纪录片。</h3><h3><br></h3> <h3>纪录片《钢铁运输线》,八一电影制片厂1954年摄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朝鲜军民大力支援下,为战胜美国空军轰炸、封锁朝鲜北半部的铁路、公路而创建了随炸随修、此炸彼通、四通八达的军事交通补给线,称“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h3><h3><br></h3><h3> 6、短纪录片十四部。一等奖:《交换病伤战俘》、《战胜怒江天险》、《永远怀念苏军》;二等奖:《踏上生路》、《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第一辑)、《救死扶伤的英雄们》、《在帕米尔高原上》、《画家齐白石》、《桂林山水》;三等奖:《七一在北平》、《民间美术工艺》、《华而不实》、《在和平建设的岗位上》、《伞兵生活》。</h3><h3> </h3><h3> </h3><h3><br></h3><h3> 7、木偶片一部。一等奖:《神笔》。</h3><h3> </h3><h3><br></h3><h3><br></h3> <h3>《神笔》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5年制作的的木偶人动画片,由靳夕、尤磊担任导演,洪汛涛任编剧,创作的一部表现劳动人民“惩恶扬善”意愿的神话木偶片。该片讲述了自幼家贫的马良用仙人赠送的神笔帮助穷苦老百姓,并用智慧与贪官作斗争,最后消灭贪官,惩恶扬善的故事。《神笔》获得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h3><h3><br></h3><h3> 8、动画片二部。二等奖:《好朋友》;三等奖:《乌鸦为什么是黑的》。</h3><h3><br></h3><h3> 9、科学教育片八部。一等奖:《谈水养鱼》、《培育壮秧》;二等奖:《根治水稻害虫——三化螟》、《玉米人工授粉》;三等奖:《先进砌砖法》、《水土保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包工制》、《杠杆的作用》。</h3><h3> 同时,还评出了1949—1955年优秀影片得奖人员360名。</h3><h3><br></h3><h3><br></h3><h3>【第一届国产影片“百花奖”】 《大众电影》于1962年举办第一届国产电影“百花奖”。评选结果:</h3><h3> 最佳电影故事片奖:《红色娘子军》。</h3><h3> 最佳电影女演员奖:祝希绢。</h3><h3> 最佳电影男演员奖:崔嵬。</h3><h3> 最佳电影编剧奖:夏衍、水华(《革命家庭》)。</h3><h3> 最佳电影导演奖:谢晋。</h3><h3> 最佳电影配角奖:陈强。</h3><h3> 最佳电影摄影奖:吴印咸(《红旗谱》)。</h3><h3> 最佳电影音乐奖:张敬安、欧阳谦叔(《洪湖赤卫队》)。</h3><h3> 最佳电影美工奖:丁辰(《马兰花》)。</h3><h3> 最佳长纪录片奖:《两种命运的决战》。</h3><h3> 最佳短纪录片奖:《亚洲风暴》。</h3><h3> 最佳纪录片摄影奖:《征服世界最高峰》(牟森)。</h3><h3> 最佳科教片奖:《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孟君谋)。</h3><h3> 最佳美术片奖:《小蝌蚪找妈妈》(特伟)。</h3><h3> 最佳戏曲片奖:《杨门女将》。</h3><h3><br></h3> <h3>《小蝌蚪找妈妈》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由盛特伟、钱家骏、唐澄担任导演,方慧珍、盛璐德担任编剧。该片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了,蝌蚪卵们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了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h3><h3><br></h3> <h3>《杨门女将》戏曲于1960年由范钧宏参考扬剧(百岁挂帅)编写而成,情节丰富,内容感人。导演崔嵬,陈怀皑。编剧范钧宏,吕瑞明。主演王晶华,杨秋玲,梁幼莲,郭锦华,王望蜀。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色彩:彩色。</h3><h3><br></h3><h3><br></h3> <h3>【第二届国产影片“百花奖”】 《大众电影》于1963年举办第二届国产影片“百花奖”(1961年冬到1962年冬摄制及放映的影片),评选结果于5月23日揭晓:</h3><h3> 《李双双》获最佳故事片奖。</h3><h3> 《李双双》编剧李准获最佳电影编剧奖。</h3><h3> 《槐树庄》导演王苹获最佳电影导演奖。</h3><h3> 《李双双》中李双双扮演者张瑞芳获最佳电影女演员奖。</h3><h3> 《哥俩好》中大虎二虎扮演者张良获最佳电影男演员奖。</h3><h3> 《李双双》中孙喜旺扮演者仲星火获最佳电影配角奖。</h3><h3> 《刘三姐》摄影郭振铤、伊志获最佳电影摄影奖。</h3><h3> 《刘三组》作曲雷振邦获最佳电影音乐奖。</h3><h3> 《刘三姐》美工童景文、张起旺获最佳电影美工奖。</h3><h3> 《中印边境问题真相》获最佳长纪录片奖。</h3><h3> 《人民公敌蒋介石》获最佳短纪录片奖。</h3><h3> 《中印边境问题真相》摄影泽仁、计美登珠、田枫、扎西旺堆获最佳纪录片摄影奖。</h3><h3> 《知识老人》获最佳科教片奖。</h3><h3> 《大闹天宫》获最佳美术片奖。</h3><h3>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获最佳戏曲片奖。</h3><h3> 《故事片》槐树庄、短纪录片《保卫古巴》、《在激流中》,科教片《中国武术》、《巧种多收》获荣誉奖。</h3><h3> </h3><h3><br></h3> <h3>《哥俩好》是严寄洲执导的战争电影。该片讲述了孪生兄弟陈大虎和陈二虎同时应征入伍,又被分配到同一个连队后发生的故事。发行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日期1962年。编剧所云平、白文。主演张良 、张勇手、王心刚、贾大纮 、刘教级等。</h3><h3><br></h3><h3><br></h3> <h3>《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1964年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由李克弱、万籁鸣根据小说《西游记》改编。导演万籁鸣,美术设计张光宇。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影片公映后,在国际上也产生巨大轰动。上映时间:1961年。导演:万籁鸣、唐澄(副)。编剧:李克弱、万籁鸣。主要配音</h3><h3>邱岳峰,富润生,毕克。影片片长:106分钟。画面颜色:彩色。发行时间1964年7月25日,2012年1月11日(3D修复版) 。</h3><h3> 主要奖项:1962年获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h3><h3><br></h3><h3><br></h3> <h3>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0年,为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六小龄童之父)的代表作。故事取材于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骨岭前。在白虎岭白骨洞内,住着一个凶残、狡猾,善于伪装的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朝山进香的老妪和老翁,全被孙悟空识破,三次棒打妖魔。唐僧肉眼凡胎,误认悟空打死人命,怒将悟空逐回花果山,结果落入白骨精魔爪之中。孙悟空闻得八戒所报,不计前嫌,毅然重下花果山,智灭群妖,救出唐僧。师徒同心同德重登西行之路。导演杨小仲、俞仲英。编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整理小组。主演六龄童,筱昌顺,七龄童,傅马潮,筱艳秋,筱柏龄,华国珍。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时间1960年。发行公司天马电影制片厂。片长94分钟。上映时间1960年。色彩彩色。主要奖项:1963年5月获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br></h3><h3><br></h3><h3>【第三届国产影片“百花奖”】1980年5月23日在北京揭晓。这届“百花奖”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9年底三年多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获得13项最佳奖的是:</h3><h3> 最佳故事片:《吉鸿昌》、《泪痕》、《小花》;</h3><h3> 最佳编剧:《吉鸿昌》的编剧陈立德;</h3><h3> 最佳导演:《甜蜜的事业》的导演谢添;</h3><h3> 最佳男演员:在《泪痕》中饰演朱克实的李仁堂;</h3><h3> 最佳女演员:在《小花》中饰演赵小花的陈冲;</h3><h3> 最佳配角:在《瞧这一家子》中饰演张岚的刘晓庆;</h3><h3> 最佳摄影:《小花》的摄影陈国良、云文耀;</h3><h3> 最佳音乐:《小花》的作曲王酩;</h3><h3> 最佳美工:《蓝光闪过之后》的美工黄洽贵;</h3><h3> 最佳纪录片:《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美的旋律》;</h3><h3> 最佳科教片:《黄鼬》、《红绿灯下》;</h3><h3> 最佳美术片:《哪咤闹海》、《阿凡提》;</h3><h3> 最佳戏曲片:《铁弓缘》。</h3><h3><br></h3><h3><br></h3> <h3>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纪录片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6年;时长1小时21分12秒;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三天后,当总理的灵车驶经北京长安街,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的时,首都北京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一幕,在那个惯于组织运动的时代,百万群众完全自发地伫立在街旁悲痛欲绝,热泪横流,目送总理离去……当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不顾当时“四人帮”的禁令,全程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历史时刻,并会同其它悼念活动影像一起制作成了这一纪录片;由于“四人帮”的无端阻挠,影片直至1977年才在全国上映,令全国人民轰动:寒风凛冽的十里长街,记录下人们对总理的不尽思念……时至今日,此片依旧魅力不减,网上有朋友称:“每看一次都会泪流满面……”</h3><h3><br></h3><h3><br></h3> <h3>《哪吒闹海》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它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1980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1983年获得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影片主要讲述了陈塘关李靖之子李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影片于1979年5月19日在中国上映。 导演严定宪、王树忱、徐景达。编剧王往。主演(配音)梁正晖,邱岳峰,毕克,富润生,尚华。</h3><h3><br></h3><h3><br></h3> <h3>《铁弓缘》是由陈怀皑执导,关肃霜、高一帆、梁次珊、关肃娟、贾连城、董瑞昆等主演的戏剧电影。出品时间1979年。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片长120分钟。主要奖项1980年第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电影剧情:</h3><h3>太原西门外,已故太原守备之女陈秀英(一作陈月英)与母亲经营茶坊“豪杰居”。16岁的女儿陈秀英相貌出众,武术超群。家中有一祖传宝弓,只有父亲和秀英可以拉开。父亲临终留言:“再有拉开此弓者,择其为婿。” 一日,太原府总镇石须龙(一作史须龙或史世龙)的牙将匡忠拉开此弓,与秀英定下良缘,三日后迎娶。谁料石须龙的儿子石伦也看中秀英,父子定下毒计,派匡忠押运饷粮,又命人扮强盗劫走。之后便将匡忠治罪发配边关,临别时秀英表示永不变心。匡忠则让秀英母女去二龙山王富刚处避难。王富刚得知匡忠遭难,便投到王元龙部下,伺机查明匡忠之冤。秀英怒杀石伦,女扮男装,化名王富刚,在投奔二龙山途中被王富刚未曾谋面的未婚妻关月英虏上太行山,误以为是真王富刚,便盛情款待,还授与兵权。秀英率兵攻太原,杀仇人,又叫匡忠出马应战。王元龙让真王富刚出战,二人对阵,却不相识 。王元龙将匡忠由边关调回出战,秀英拿出信物,二人在阵前相认。匡忠、秀英、王富刚、关月英,终成眷属,二龙山、太行山,两支义军共御来敌。</h3><h3><br></h3><h3> 2019-5-2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