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

磨时光

<h3>  奔走在城市,牵挂着老家。这里是我们出生的地方……老家,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家族历史、割不断理还乱的浓情、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我们从这里出生也从这里成长,等到我们长大了,我们再离开这里,只在过年过节或者某些日子里才会回到这里。</h3><h3> 等我们有一天回到老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里很多的东西都变了,变得陌生又熟悉,那些我们小时候曾经嬉戏的地方还在,只是不是记忆中的模样,我们总是感概外面的世界多么的美,而不知最美的风景其实就是自己的老家,那里没有工业,没有污染,那里只有一望无际的麦苗,只有那些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小鸟,还有着我们儿时的奔跑,我们小时候从这个村跑到那个村,这样来回跑,仿佛脚停不下来了,也不曾觉得累。<br></h3> <h3>  老家宅基地还有一个心酸的故事。小时候盘坐在曾祖父膝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听曾祖父讲述一个故事:我的祖父、叔祖父都是解放军,祖父跟随部队攻打金门岛,惨烈的战争过后失去祖父音讯,生死未卜。叔祖父在失去祖父的音讯后依然决然上了抗美援朝前线,壮烈牺牲。连失去两个儿子的曾祖父收拾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将三个嗷嗷待哺的孙女扶养长大,从此定下一条家规,无论什么年代家里宅基地不允许另建,防止杳无音信的祖父找不到回家的门。 </h3> <h3> 对我而言,老家,是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的锄头,是爹爹奶奶安静恬淡的袅袅生烟,是爹爹堆的高高的柴草堆,也是家门口挂满金灿灿枇杷的几棵老树。</h3> <h3>  老家的路老家的左邻右舍都悄悄在变化着,造了水泥路四通八达,农家小院齐齐整整。</h3> <h3>  2018年9月我们也想着把老家宅院修整建围墙,可是遭到西边婶婶的反对,因为爹爹的善良让她非法占据我们家的宅院建起了附属房,导致他一而再再而三想占据我家的宅基地。在我们想起围墙时恶意阻挠,老家改造工程陷入困境。</h3> <h3>  我们通过原一甲大队的村支书找到 1990年的二轮承包土地账本,发现账本漏洞百出,我家的宅基地被动了手脚没有登记在册。由于年代久远,老人们先后离世,老妈和我们在乡邻里不断取证、核实数据,艰难维护自己的权益。</h3> <h3>  2018年9月26日,在一次回老家调解途中拍到的云,一扇天窗,我就想:老天都为我开了一扇窗。</h3> <h3>  在经过九华乡司法所马所长和大队金支书的取证和认定下,通过艰难的几轮调解终于得以维权成功!!!</h3> <h3>这间白色房子就是被非法占据的宅基地。</h3> <h3>开始清理院前屋后的杂树。</h3> <h3>这里特别留存两张图片,是宅基地后面的小河,那颗大槐树就是原有的界址所在。</h3> <h3>平整园地。</h3> <h3>今天开工。</h3> <h3>爹爹是个朴素勤俭的老头,他还在的时候为了节省水费没有接自来水,现在为了接通自来水,请了大队金支书才找到水工帮忙接通水。</h3> <h3>开始建围墙,我们选择了中式庭院。</h3> <h3>南面围墙。</h3> <h3>东面围墙。</h3> <h3>西北边围墙有难度,后面和西边是河道,只有打桩才能坚固,老周连续盯了一周才把后面围墙建成。</h3> <h3>看这个围墙是不是高大威武。</h3> <h3>后面新建厨房餐厅基础框架建成。</h3> <h3>老周在清理场地。</h3> <h3>老木匠说老木头屋樑已完成收缩变形,比新木头的好,几经周折找到吴窑三玗桥卖老屋樑的地方,挑拣、定制,终于买到满意的屋樑椽子。</h3> <h3>初见规模。</h3> <h3>老周找到一家可以定制廊柱基石的石头加工厂。</h3> <h3>厨房主体完工。</h3> <h3>今天请了挖土机到后面河边清理后院墙边的滴水檐。又有了意外!</h3> <h3>西边婶婶以东围墙边是她家自留地,阻止挖土机进出,用竹子做了栅栏。</h3> <h3>建东边围墙时,要求我家让出二十公分。这是旧界址所在。</h3> <h3>土建大致完成,春天花开,我们到苗圃挑选院子里的植物。</h3> <h3>作家冷冰在《青砖》中写到,“有一天,在一所老房子遇到青砖,就仿佛时光倒转。那一天,很好的阳光从松林泄露,松针落在砖面上,砖缝间有了苔意,有鸟粪和鸟羽也落在间当,我默视这方青砖良久,读青砖便有一种读往事的情绪。”</h3> <h3>遇到那块青砖的时候,我想到了儿时的生活,想到老家修水的老瓦房。有点恋旧了,也许所有的老家室内外风格和色彩就是从恋旧开始的。</h3> <h3>老周要求我按比例设计出餐厅顶部的装修图,有点难为我。</h3> <h3>老家的厨房我们设计土洋结合。老灶顺利完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