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四日重返第二故乡张百户村</h3> <h3>难忘知青岁月,情系第二故乡!</h3><h3>离别五十载,今又故乡行。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重返第二故乡张百户村,借此之际让我们全体知青向张百户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道一声:你们好!向远道而来的张金美大姐、张希庆大哥、惠民县档案局的武伟军局长道一声:你们好!</h3><h3>今天我们重返张百户,看到这既热情又亲切的场面,让我们瞬间回想起五十年前的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六日,也是在锣鼓声和欢声笑语中乡亲们把我们迎进了村。这个场面的再现,深深的再现了我们与张百户早已结下了深后的情缘。</h3><h3>五十年前,我们十个十六、七岁的青年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告别家乡,告别父母,来到这广阔的鲁北平原,来到张百户村安家落户,成为了张百户的正式一员。</h3><h3>记的刚来到这个既陌生又艰苦的地方时,看到的是一片片白茫茫的盐碱地和矮矮的土胚房,冬天天气特别冷,使的我满脑子的迷茫和想家,又后悔又无奈。我们没有忘记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张华清书记对我们的热心关爱,没有忘记乡亲们对我们的安慰和帮助,教会了我们做饭、喂猪、干农活。村里年轻的哥哥姐姐们和我们谈心、聊天、交朋友,让我们慢慢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h3><h3>我们没有忘记寒冷的冬天,张华清书记知道我们都没有带棉鞋的事后,立即号召乡亲们为我们每人做了棉鞋。</h3><h3>我们记的刚来村里没几天,老书记就派了村里唯一的一辆马车,一大早拉着我们去惠民县城拍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张照片我们保存至今。因为它见正了我们在这里成长的经历以及永久的纪念。</h3><h3><br></h3><h3>虽然我们在这里只待了短短的几年,却得到了莫大的收获和锻炼,通过艰苦的劳动使我们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由来。我们在这里磨练了意志,锻炼了体魄,学会了坚强。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这里和乡亲们接下了深厚的友情,这种友情使我们终生难忘。</h3><h3><br></h3><h3>五十年的光阴,五十年的风雨,五十年的酸甜苦辣,历历浮现在眼前。</h3><h3>二零一八年六月六日,</h3><h3>在六.八淄博赴惠民知青大型联谊会上,我们</h3><h3>有幸结识了惠民县档案局武伟军局长,是他为我们牵线搭桥,通过网络让我们联系上了张金英妹妹和赵福林兄弟,在金英妹的热情组织下,于去年十一月份在微信中建立起了张百户发小群,从此通过微信又见到了张百户的兄弟姐妹和乡亲们,因此也就有了今天的相聚。</h3><h3>让我们感谢这个美好的网络时代,更要感谢惠民县档案局的武伟军局长。</h3><h3><br></h3><h3>一别几十年,今天我们重返这片土地,让我们看到的是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宽敞整洁的道路,整齐有序的房屋,还有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祥和的气氛,处处展现了文明乡村的真实情景,我们为之高兴和自豪,衷心祝愿张百户村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会越来越好,祝愿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幸福。</h3><h3>回第二故乡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今天如愿以偿,心情感慨万千。时光流逝,岁月苍桑,我们都以两鬓斑白,可是知青岁月不曾忘怀,更不会忘记曾经锻炼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和热情质朴的乡亲们。虽说时光不能到流,但我们还要继续踏上征程,奔向六十年、七十年的重逢…………难忘知青岁月,情系第二故乡!!</h3><h3><br></h3><h3>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四日</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