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一一读《活着》有感

武安市第五中学

<h3> 四时读书乐 翁森 元</h3><h3>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h3><h3>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h3><h3>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h3><h3>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h3> <h3> 读书时与智者的对话,是与古人的交流,是陶冶情操的良药,是净化心灵的法宝。俗话说,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书籍是一泓浸润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绝,才能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h3> <h3>  每当想读书时总以“忙"为借口,其实读书如饮食,“没有时间”不应该成为借口,当我们真正把阅读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时,总可以找到读书的时间。本周我跟随教研室郭蓓老师和一群语文人共读一本书一《活着》。</h3> <h3>作者自序一</h3> <h3>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h3> <h3> 小说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如何从游混于社会的阔少爷变成一无所有的佃农,如何从刚开始无所事事的“败家子”到最后持家生活的“顶梁柱”,如何从刚开始的淡漠亲情到后来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h3> <h3>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h3> <h3> 阅读第一天感悟</h3> <h3>  阅读第二天感悟</h3> <h3>  阅读第三天感悟</h3> <h3> 活着,执著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赞颂。至于幸福或不幸福,我们无法断言,也许在旁人的眼里,福贵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许能感受到幸福,谁知道呢?<br></h3><h3> </h3><h3>&nbsp;</h3><h3>&nbsp;</h3> <h3>  活着,不是苟且、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无比的勇气。漫漫人生充斥着无奈与艰险乃至绝望,而不论命运如何,死死地抓住生命不放手永存一种人的尊严,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br></h3><h3> 《活着》,让我们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