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h3><h3> ——题记</h3> <h3> 初夏,细雨濛濛的重庆,有些湿闷。访几幼,观曙光,短短五天的时间,却让我们在阴雨连绵的单调中感受到别样色彩的缤纷。 </h3> <h3> 在参观、聆听、对话中,我感受到优质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感受到对教育的本真和执着。虽然行程匆忙,但视野空间的变化、思维的对话与碰撞,让我不禁一百个问题问自己,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样的老师?</h3><h3>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u>学而思·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环境?</u></font></b></h3> <h3> 在几幼,在曙光,整个环境布置是为适合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而设计的,处处都能体现主题活动的内容,孩子们也能与周围环境积极互动,从而传递出了环境的教育意义。《指南》中将“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作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的实施途径之一,而这两所幼儿园时时处处从“儿童视角”出发,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br></h3> <h3> 环境创设中以“尊重”和“需求”为前提,是为幼儿服务的,要从儿童视角出发,是一个不断调整创新的过程。孩子们可以用真的木头搭房子,可以在灌木迷宫里捉迷藏,捉蝌蚪、玩泥巴……环境打造就是向大自然要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u>学而思·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老师?</u></font></b></h3> <h3>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充分说明了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只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h3><h3> <br></h3> <h3> 几幼园的教干教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有思想、有智慧;能研究、善思考;勤学习、能创造,无不透露出教师专业而又敬业的幼教精神。这对比之下我有很多差距,需加强观察理解儿童的能力、游戏指导的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只有提升自己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才能在实践中运用、改进自己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才能逐渐积累适宜的教育行为,形成专业能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u><b style=""><font color="#167efb">学而思·我们还能怎样做?</font></b></u></h3> <h3> 立足实际,实施课题引领,让教育科研真正发挥了促进幼儿园特色发展的作用。几幼和曙光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无一不是依托于课题研究的进行。<br></h3> <h3><font color="#010101"> 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学习借鉴并未一味模仿,再优秀的幼儿园也不能全盘照搬,几幼与曙光皆是名优园所,但南方的空气气候、风土人情等与我们全然不一样,适宜本土的发展思路才是最好的。几幼的传统文化课程、曙光的生态体验课程给了我们正确的示范。</font></h3> <h3> 回望是一种姿态,是为了更好地眺望远方。重庆之行圆满结束,思考也才刚刚开始,满身疲惫却也满心温暖,带着几分不舍、几分回味、带着对幼教新的认识和新的使命,我们还将奋力前行,付出着、收获着、幸福着。<br></h3><h3> </h3><h3><br></h3><h3> 期待遇见更美的幼教,</h3><h3> 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