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九六五年九月一日,我们四十余位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因缘 际会于华师附小。从此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发小同学;有了一个共同的班集体:一(3)班。附小承载了我们饱满的憧憬与梦 想,记录了我们这一群共和国花朵少年的一段青涩而淳朴的成长历程。激情的岁月,跳动着青春花季,对未来的渴望,汇成了我们 激情飞扬的交响。在这个温暖的班集体里,美丽的缘分牵引着我们,青春的梦想激励着我们,寒窗苦读,笔墨相亲, 晨昏相伴,相濡 以沫,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遥想当年书生意气,那晨曦中的早读,夕阳中的放学路上,小树林里的欢歌,池塘边的嬉闹,球场上 的打闹,荷塘边的流连,月光下的歌声,舞台上的表演,课堂上神无旁及,煤油灯下苦读……是我们一生中最纯真、最难忘的时光 。那段充满率真和温馨,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日子至今依旧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成为了永远捂在心头的一份温暖。 清寒中成长的 我们,我们的老师曾经在他们最美好的年华里,殚精竭虑,给予了我们成长中亲情的温馨和暖意,引导我们遨游于知识海洋,丰满 了我们的羽翼和梦想,陪伴我们度过了我们曾经五年半最美好的童年。让我代表同学们深情地说一声:谢谢!华师附小是我们梦想 开始的地方,她给过我们智慧和启萌,奠定了我们理想的基础。母校赋予了我们坚韧、追求、向上、奉献的精神,使我们终身受益 ,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华师附小”情节。 从相识到现在,我们走过了人生的五十四个春秋。少年的时光已经远去,但五年半的同 窗情谊,是我们人生轨迹中一段最美好、最青涩、最难忘的岁月。虽然短暂,但却已深深地嵌进了我们生命的年轮,镂刻在了人生 最初的历程中,凝聚成了终身共同的记忆和感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种淡淡的思念不纠缠却绵长浓厚,浅浅的牵挂不强求却悠 远长久,这道人生的美丽风景永远定格在了每个同学的心中。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岁月沧桑,韶华流逝。同学一场,缘 分一生。一九七一年一月,我们从华师附小五年级(3)班毕业。四十八年的分别,四十八年的思念,四十八年的期盼,四十八年的 等待,从翩翩少年等到白发皓首,终于化做了相逢的喜悦。昔日风华正茂的我们现已经或即将步入古稀之年。这是岁月给我们 带来的写真,也是风雨沧桑后的真实写照。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寻找当年的那份纯真,追寻那段挥之不去的青春萌动的 青春时代,回味青春盎然的青春时分,回到我们曾经纯洁梦想诞生的校园生活之中。让我们一起用心、用情来重新体味华师附小那 个纯真年代青春的美丽与芬芳,感受那份同窗真情吧!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我们在华师结下的深情厚谊,为了我们健康而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学会欣赏 生活的每个细节,享受每一段时光的美妙,用更加平和、宁静的心态去品味岁月之欢。愿我们的人生旅途更加怡然顺畅,更加健康 快乐!</h3> <h3>和大家打个招呼</h3> <h3>前排左起:李群兰、李娜、杨小华、黄洁、廖晶、张红兵、黄跃钢。</h3><h3>后排左起:陈元桥、何建平、赵国栋、陈少军、袁毅光、刘国跃。</h3> <h3>五朵金花</h3> <h3>六尊罗汉</h3> <h3>抢拍</h3> <h3>交流</h3> <h3>同桌的你一一袁毅光、廖晶。</h3> <h3>同桌的你一一张红兵、黄洁。</h3> <h3>同桌的你一一陈少军、李群兰。</h3> <h3>两小无猜一一何建平、李娜(邻居)。</h3> <h3>成双成对</h3> <h3>为了友谊我们举杯</h3> <h3>情景剧《越过三八线》</h3> <h3>心心相印</h3> <h3>两小无猜</h3> <h3>象花儿一样</h3> <h3>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h3> <h3>双人舞《幸福永远》</h3><h3>表演者:张红兵、廖晶</h3><h3>独 唱:黄跃钢</h3> <h3>舞蹈《又见山里红》</h3><h3>表演者:黄洁</h3> <h3>男女声对唱《醉乡》</h3><h3>演唱:黄跃钢、李群兰</h3> <h3>美丽的智能机器人</h3> <h3>男声齐唱《天边》</h3><h3>演唱:袁毅光、赵国栋、黄跃钢</h3> <h3>时间:2019年5月24日11时</h3><h3>地点: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h3><h3>撰稿:张红兵</h3><h3>视频:陈元桥、李群兰、张红兵</h3><h3>相片:张红兵、李群兰、袁毅光</h3><h3> 陈元桥、黄跃钢、廖晶 </h3><h3>编辑:黄跃钢</h3><h3>备注:《美篇》只能选用五段视频,请见谅。 </h3> <h3>感谢朋友们的关注和点赞鼓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