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胡杨树

<p>一集句一</p><p> 名言.至理一一教育者说(一)</p> <h3>社会,三百六十行,有这么一个行当,有这样一群人,三尺讲台,方寸之地,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自己从事的工作为乐趣、为使命,呕心沥血而不倦,他们就是一群以人伦教化为核心,以育人为本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教育工作者。</span></h3><h3><br></h3><h3>他们在长期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中,孜孜以求地探索、研究,以科学地继承、发展的态度,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总结出一系列精辟的理论名言。每每读之倍感受益,故整理成"篇”,供忠诚和关心于教育的人们一览。</h3><h3> 一一题记</h3> <h3>什么是教育?</h3><h3><br></h3><h3>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h3> <h3>教育之目的</h3><h3><br></h3><h3>教育不是(纯粹的)教书(单纯的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事实上(教育)是一份救人的工作(人的灵魂教育)。</h3><h3><br></h3><h3>……是使人的灵魂得到锻炼,克服兽性而转化向天使的一面。</h3><h3><br></h3><h3>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h3><h3><br></h3><h3>教育……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h3> <h3>教育之本质</h3><h3><br></h3><h3>我自静默向纷华。</h3><h3><br></h3><h3>教育的本质一定是静默的……因为人的成长是内在的成长,其过程必然是安静且朴素的,而不是招摇哗然的。</h3><h3><br></h3><h3>静默中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h3><h3>静默中的教育一定需要静默中的学校,静默中的教育必定需要静默的课堂(它不强求制造声浪来表明教育正在真实地发生)。</h3><h3><br></h3><h3>请让教育安静下来。</h3> <h3>教育之内容</h3><h3><br></h3><h3>古今中外,全世界的教育无不是以人格养成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和教育的第一要务。</h3><h3><br></h3><h3>道德(人格)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人格)上的缺陷。</h3><h3><br></h3><h3>学习,尤其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聪明,也不是努力,而是学生要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不可推卸。</h3><h3><br></h3><h3>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也就是让学生拥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h3><h3><br></h3><h3>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h3><h3><br></h3><h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人文情怀,其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点乃是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h3> <h3>教育之对象</h3><h3><br></h3><h3>教育的对象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一个一个(来自千家万户,各不相同的环境,有思想、有性格的,活生生)的人。</h3> <h3>教育者的人文情怀</h3><h3><br></h3><h3>什么是教育者的人文情怀?</h3><h3>所谓的教育者的人文情怀,是一种教育信仰,从儿童(学生)视角看待儿童(学生);尊重儿童(学生)的个性差异;会让每一个儿童(学生)走向卓越(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释放,做最好的自我)。</h3><h3><br></h3><h3>沒有爱就沒有教育,沒有兴趣就沒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h3><h3><br></h3><h3>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能成长为教育家,但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具有教育家的精神,爱教育,懂教育,致力教育……</h3><h3><br></h3> <h3>与家长分享</h3><h3><br></h3><h3>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最舍得花时间,最不计成本,最不惜余力培养孩子的家长。</h3><h3><br></h3><h3>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龙,最包办包赔的家长。</h3><h3><br></h3><h3>孩子是家长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h3><h3><br></h3><h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整个教育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家长们必然(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h3><h3><br></h3><h3>家长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育。</h3><h3><br></h3><h3>家庭、学校、社会互动,合力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h3> 诚挚感谢名言的作者,谢谢……<div><h3><br></h3><h3> 2O19年5月25日 </h3><h3><br></h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