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三十多年前读过一本书《梅厄夫人传》,这位出生在乌克兰成长在美国的以色列妇女在政治上的铁腕手段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犹太人的家园被战争摧毁了多次,两千多年的颠沛流离以及在二战中遭遇的灭顶之灾皆令人唏嘘;但是他们靠着信仰的力量和文化的凝聚力重新建国。对以色列和犹太人既有神秘之感又有敬佩之意,因为他历史纷繁曲折跌宕;犹太民族向世界奉献了引领各个领域的大家不计其数,而在近些年出现在新闻中最频繁的就是以色列,约旦河,巴勒斯坦…周围所有知道我要去以色列的人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要去那儿啊,不安全啊,在打仗!越是这样越是激发我想要走近那片宗教与信仰交融,古老与现代辉映的热土,去探秘那份想象之外的美好与震撼,以及那片战地净土上的旖旎风光,体味犹太人卓越却又执着的文明味道。海航的飞机稳稳的降落在本古里安机场,特拉维夫金色的阳光染亮了机翼,期待的旅行即将开启…🇮🇱🇯🇴🇸🇾</h1> <h1>凯撒利亚曾经是圣经时代巴勒斯坦北部地区的首府,也曾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港口,是希律王在两千多年前花费12年建立起的乐园。这里剧场,浴池,跑马场,泳池应有尽有,剧场外集中展示着发掘出来的各种残缺不全的雕塑;我们到这里时阴天狂风卷着细沙伴着大海如雷般的咆哮,不用刻意的去找感觉了,这就是曾经的毁灭时刻。这雕塑虽然残缺不全,鲜衣飘飘的站立两千多年,颇有吴带当风的儒雅气质。</h1> <h1>不知这么大的脚都走过哪里,经历过什么…</h1> <h1>又见拱门足有三米多高,临近海边的缘故,巨大的石头被海风侵蚀成表面呈蜂窝状。从土耳其到以色列,废墟遗迹看得多了依旧感觉震撼,也为人家能留下先人的遗迹而心生羡慕;</h1> <h1>罗马式的圆形剧场保存基本完好,向人们述说权贵阶层生活的奢华与浪漫,后期修缮明显至今仍在使用。半圆形的剧场观众席分两层,坐在观众席上,暗忖这样的天气和海的咆哮适合上演什么剧目呢。</h1> <h1>剧场附近零散放置一些残存的无法拼接的石头,每一块都极其精致。从这块风化及其严重的石头中依旧能看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味道,在没有电的时代,古罗马人用自己的智慧向后世彰显着不凡的实力!</h1> <h1>雕刻精致的科林斯柱头,没有了柱身和基座的衬托依旧精致。</h1> <h1>被海水倒灌淹没的部分就是跑马场,右侧有看台。站在石头上拍小视频时被大风吹了个趔趄,也算是这三教合一的应许之地给我的下马威。😓</h1> <h1>隐约可以辨认的方形残迹就是游泳池,随着海浪的起落依稀可见的马赛克,被海水冲刷了千年依旧能看到色彩鲜艳,古罗马发明的装饰建材在巴勒斯坦地区已经盛行,且尽显奢华,想想希律王当年看戏,泡澡,游泳,跑马…太会享受了。</h1> <h1>地震让豪华的宫殿瞬间消失,海水让倒塌的残迹不复存在,典型的罗马圆柱勾勒出古罗马宫殿的模样,曾经是荣耀与权利的象征!</h1> <h1>波涛汹涌的海浪伴着狂风在地中海的岸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虽已残破但依旧壮观的画面,斑驳的遗迹告诉人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远处就是古码头,风浪太大我没有走过去。</h1> <h1>两千年前的厕所,虽不似以佛所那般直观,由于临近海边被海风和海水侵蚀,却也依稀可辨一排坐式冲水石槽,犹太人的卫生意识和卫生工程令人大为慨叹。</h1> <h1>拍照时为了不颤抖我蹲在地上扑捉海燕飞翔的样子,很羡慕海燕的视野,更佩服它们敢与大海较短长的胆量,潜台词是高尔基的《海燕》…</h1> <h1>路边的绿色植物和红色花朵给这远古的破败之处凭添了一抹亮色,也给这大风寒冷的海边增加了些许温暖。</h1> <h1>基布兹是以色列特有的一种集体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就像当年的“人民公社”,实行各尽所能平均分配的分配原则。这位英俊帅气穿着朴素的大叔是我们的导游兼讲解员,一路上为我们娓娓道来。</h1> <h1>我们坐着大拖拉机后面的挂斗车上,想起上一次乘坐拖拉机已经是近半个世纪前的事了,恍惚间又回到儿时跟随父母在干校的情景,离很远就能闻到的气味…奶牛场到了。</h1> <h1>基布兹的农业产值在占全国的42%,农产品出口所占比例也很高,眼前绿油油的一片庄稼,让人感觉丰收季节一定是非常壮观的场面。</h1> <h1>在基布兹里的餐厅用餐,窗明几净,很大但很朴素安静的用餐环境,看到有人用餐盒装好饭菜拿回家,看来这种“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用餐形式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h1> <h1>参观基布兹纪念馆,陈列着一些创业至今的各种经历介绍。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都能找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力量。即便如此不知为什么,我对这种基布兹本身就很没兴趣,这种共同生产、共同生活、按需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共产主义”的形式,总是空中楼阁感觉。</h1> <h1>出门时看天气预报就知道海法会下雨,心心念念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巴哈伊空中花园在雨中向远路而来的我们展现了它的另一种风姿。花园因大雨而关闭,不能置身其中领略其宏大壮观的气魄,即便如此近距离的一瞥也是令人惊叹。</h1> <h1>下山时雨渐渐停了,从迦密山下仰望巴哈伊圣地,被雨洗刷后虽然尚未天晴但依旧壮观的金顶闪烁着圣洁的光芒。巴哈伊教义: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天下(世界)大同亦被称为“大同教”,这个金顶下就是巴哈伊创始人巴孛的陵寝。导游卖力的介绍着空中花园的造价多少,每年的维护费用是多少,数字我都没记住,只记住了一句:它只接受本教教友的捐赠而拒绝一切非信众的给予!一种信仰唯如此才越发觉得够纯粹。</h1> <h1>夜宿加利利湖畔,它位于戈兰高地的山脚下,因其低于海平面,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巴以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为了抢占水源,五次中东战争都是因为水,没有水就不能生存。犹太人为了能扎根应许之地强占了加利利湖畔的戈兰高地,在中东水比油贵…有了水才能活着。</h1> <h1>我们沿着耶稣曾经布道的足迹行走在加利利湖边,不远处就是戈兰高地,那里曾经战火纷飞,如今景色怡人。加利利湖北岸的高丘上,耶稣曾在此“登山训众”,圣训的第一部分就是论八福,八福堂距今不足百年,拜占庭式的建筑呈八角形,黑色拱顶四周罗马式拱形立柱白色环廊很朴素,但四周绿草如茵鲜花环绕,站在山顶近处是建筑花草,远处加利利湖波光粼粼…确实是个修行的好地方。</h1> <h1>进门迎面的壁画上述说着耶稣在加利利湖上训道的景象。</h1> <h1>刚刚被雨水洗过的长廊,很安静。</h1> <h1>小教堂里非常俭朴,这种主祭坛设在正中的设计还是第一次看到,教徒们可以从八个方向祈祷和观赏圣坛,一些亚裔面孔的人在唱颂,穹顶的周围有八扇小窗,上有用拉丁文书写的耶稣的论“八福”。</h1> <h1>这位老人布衣布裙手持拐杖,看我在拍照迎着我的镜头向着灿烂的阳光绽放出最美丽的笑容,这笑容刻在我心里很久挥之不去,我若任意用自己的揣测去赋予这笑容任何内涵感觉都是亵渎。</h1> <h1>绿树掩映中的八福堂,拍照的瞬间感觉它就像圣母一样的安静娴雅,向世人传播着祝福。</h1> <h1>教皇保罗六世于1964年捐赠的礼物。</h1> <h1>五饼二鱼堂重建至今不过三十几年,这里是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地方,教堂前橄榄树的绿色点缀着黄色的墙面,依旧是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朴素典雅。</h1> <h1>这扇门看上去很古老,上面的浮雕讲的都是耶稣在加利利湖传教的景象。</h1> <h1>昏黄的灯光效果以及很简单的内部空间,都会让人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五饼二鱼”上…仔细看看分明只有四块饼,还差一块呢…在耶稣的手上拿着😓</h1> <h1>地面上的马赛克拼贴画就是五饼二鱼发生的地方。</h1> <h1>据说这里曾被大火侵噬,墙上的雕塑都被熏黑了,看上去凭添了些许古老。</h1> <h1>这是考古出土的5世纪的马赛克镶嵌画,有鸟类和植物。</h1> <h1>院子里安放的石头是五世纪时教堂用来加工橄榄油的工具,这应该是冷轧技术最早的工具了。当时最棒的橄榄油不是用来食用而是送去圣殿点灯的,可见宗教在当时人们心中的位置。</h1> <h1>看着它想象不出几千年前犹太人是怎样把橄榄变成油的,只能说人类的祖先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发明创造出许多令今人叹为观止的技术。</h1> <h1>这个梅花状的石槽是当初教堂用来盛装圣水的。</h1> <h1>1933年彼得献心堂建在一块巨石上,巨石一半在室内一半在室外。</h1> <h1>室内的石头就是著名的“基督之桌”,传说耶稣复活后在这张桌子上和门徒一起用餐,并在此确立了彼得做为未来教会的领袖,在基督复活的第三天,他在这里对彼得说“你喂养我的🐑”。</h1> <h1>庭院里彼得与耶稣的青铜雕塑,做为耶稣的大弟子,彼得的虔诚与耶稣的教诲都很传神。</h1> <h1>教堂内虔诚的祈祷者,我看着她慢步走进来,随手将书包往旁边一放,就跪下来祈祷,直到我离开时她还是这个姿势,在宗教圣地旅行,无时无刻都在体会着信仰的伟大。</h1> <h1>身穿棉布教袍腰系棉绳,面容慈祥步履稳健的修士。</h1> <h1>院里的心形石头是耶稣曾经踩踏过的地方,因此也为这个圣地增加了传奇的色彩,遗憾的是一些来自台湾的同胞过于鼓噪了。</h1> <h1>加利利湖边游客集散地门口的石雕,明知是新的却又被今人赋予了诸多的古代符号,看着很令人回味无穷,我围着它转了两圈,想要尽量读懂这上面的寓意,还是不能全部读懂。</h1> <h1>游客中心内的沉船博物馆,掉渣的糟木板用铁架固定,我仔细看了半天,暗忖什么样的木头能在水里浸泡两千多年…经考证鉴定,它是公元一世纪耶稣时代的古船。</h1> <h1>沿着钢管搭建的路上船游览加利利湖,下船时拍下它是因为这冰冷的钢管和几何形图案被蓝天湖水映衬的无比纯粹与协和。</h1> <h1>原本是最平凡不过的乘船游湖,但是以色列人的细节设计让我们倍感温暖。船行湖中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和以色列国歌《希望》,分别升起两国国旗,颇有仪式感。</h1> <h1>导游事先嘱咐大家带些面包招徕水鸟,只要有食物它们就会蜂拥而至,停止喂食它们就会去追逐下一个有食物的船。</h1> <h1>岸边的图腾</h1> <h1>用废旧物品做成的艺术造型</h1> <h1>中午就在湖边的餐厅吃大名鼎鼎的彼得烤鱼餐,仔细看看这鱼就是罗非鱼,有耶稣的“五饼二鱼”在先,这干炸罗非鱼也成了招徕游客的名菜。</h1> <h1>一个非常缺水的中东国家却有着这样的绿色美景,所有的绿化都可以看到滴灌技术,犹太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家园建设的非常美丽。</h1> <h1>有限的水源准确的滴入植物最需要的根部,聪明的犹太人为了确保每一滴水都能被植物吸收而避免被被蒸发掉发明了滴灌技术,这种发明令极度缺水的以色列在荒漠上创造了绿洲。</h1> <h1>美丽而古老的小镇萨法德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被CNN评为全球最美的十大小镇之一。这里是犹太教神秘主义哲学教派中心,被誉为纯正的犹太古城。走到镇口首先被浓浓的艺术气息所感染,原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批的犹太艺术家来到小镇办画廊和工作室,把小镇打造成既有历史背景又有现代艺术味道的地方。</h1> <h1>这尊名为《希望》的雕塑契合了以色列的国歌名字,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h1> <h1>雕塑《流浪的犹太人》伫立在街口的明显位置,他身背行囊手提皮箱步履艰难地弓背前行,虽然是在阳光明媚的蓝天下,依旧给人凄苦之感。</h1> <h1>小镇路口一位卖果茶的彪形大汉曾经是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司机,背后的照片就是“证明”;都说宰相家人七品官,总理的司机退休后的第二职业也太…平民化了。</h1> <h1>明天就是安息日,小镇上冷冷清清看不到几个当地人,游客也很少。由于地处山上风很大,感觉有些寒冷。</h1> <h1>许多门窗和小巷被涂成蓝色让我想起了蓝色小镇舍夫沙万,原来这源于犹太人相信一种传说,人死后会有天使来把你的魂勾走,当天使飞过看到蓝色的门窗时会以为是天空或大海,使得逝者的魂魄得以安息。</h1> <h1>古老的小镇满目皆是石头的房子,石头的街道,不知这些石头是否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过,亦或被朝圣者络绎不绝的灵魂洗礼过;今天的我们无从知晓它们的过去,唯看见这些冰冷的石头被蓝天掩映出的光反射出祥和与温暖。</h1> <h1>一条艺术走廊让我们忘记了宗教,静静游览期盼着邂逅心中的美丽。</h1> <h1>艺术家在墙上留下的创作。</h1> <h1>各种艺术品琳琅满目,除了熟悉的油画和各种雕塑外,一种第一次见到的艺术创作吸引着我仔细端详,艺术家用一个个单独的不同色彩类似我们手工折纸作品的东西,用大头针定在一个平板上,拼起来的作品给人立体又联想深刻的感觉非常好看。</h1> <h1>清真寺的宣礼塔下是个博物馆,信步走进去想亲身感受一下这偏远山区的艺术氛围。</h1> <h1>走近馆内看到墙上挂着油画,地上零散的摆放着后现代风格的艺术品。馆内原本是不许拍照的,在征得这里唯一的主人允许我拍下了墙上的油画。她见我仔细端详墙上的作品就跟我说了一大串话,我只听懂好像是说每一件作品都是唯一的。</h1> <h1>别致造型的摩登女郎,我触碰了一下感觉是金属的,细细品味越看越感觉也许是炮弹皮或是类似的废旧残片制作而成的,可惜我的英语不过关,无法确认这是什么材料的。</h1> <h1>博物馆门前的雕塑,能感受到他捧起泥土的激动心情。</h1> <h1>我是被一阵悦耳的音乐声吸引到这里的,非常帅气的小伙子在电脑前工作着,我说你的音乐很好听,他非常客气的请我坐下,并没有被我这不速之客打扰而流露出丝毫的不快,室内灯光温暖,音乐温暖…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给他拍个照。这也是我第一次单独跟以色列人打交道,绅士风度的小伙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h1> <h1>参观石榴酒庄,品尝石榴酒。</h1> <h1>热情的酒庄女主人给大家介绍自家的石榴酒以及石榴的衍生产品。</h1> <h1>夜晚的提比利亚安静祥和灯光闪烁,那每一盏灯都仿佛诉说着温暖与和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