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21-23日,我很荣幸参加了"面向2021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与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观摩交流会",开幕式上,聆听人教社的专家团队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体介绍及王永春教授对人教社2020开始推出的《生本学材》的总体介绍。通过6节精彩纷呈的《生本学材》优质课及课后的专家点评和报告,对《生本学材》和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认识。从培训中我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会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h3> <h3> 《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来自天津市的孟庆阳老师,将单位思想孕育于方格之中,凸显了三角形面积的数学本质,帮助学生贯通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感受到了数学的求真、求简之美,实现了知识、思维、能力三个维度的共同生长。</h3> <h3>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的邓颖洁老师执教的《分数除法》,透过算法理解算理,根据算理推出算法,以学生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础,进一步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数学表达、抽象概括、迁移类比等能力,渗透了转化、类比等思想方法,体验了算法多样化。</h3> <h3> 《百分数》的教学内容是《生本学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凸显数学本质,让学习真正发生。通过建立直观模型车,让学生经历了“眼中有数、脑中有图、心中有义”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不断的深入探究,走向数学的本质。</h3> <h3> 《10的认识》一课,黄芬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了很多教学情境,让他们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尽情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是活动的教学”的思想。在教学中,认识完计数单位“十”之后通过对比计数器上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1”所表示的含义的区别,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十进制和位值制。</h3> <h3> 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穆诤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成语“温故知新”巧妙的把学生已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迁移到新知识中,体现了新课标中“运算能力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的有效结合”的思想。教学中既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迁移,又体现了对“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的培养。</h3> <h3> 最后一节是由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教研中心田红霞老师执教的《垂直》,属于“空间与几何”的内容。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h3> <h3> 5月22日下午,人教数字公司作业盒子的总经理介绍了《小学数学智能教学系统》。史宁中教授的作了题为《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中的数学核心素养》的专题报告,对如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作了深入的分析。</h3> <h3> 通过这次观摩培训会,我对《生本学材》有了进一步的了认识。仔细回味名师们精彩的引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作为数学老师尽可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 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分享数学思考的乐趣同时,也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h3><h3> 我深刻认识到:通过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经验的积累,不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还能够减轻工作负担、形成良性循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能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