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往事——豫东韩营村与皖西韩老家的人事钩沉

汉夫

<p> 村庄属地变化导致宗亲间数十年失联。</p><p> 交通运输器具进步和自然环境改变,人口物产増减等因素导致一方域行政组织变化。鲖城由县而镇,因元明两朝此域战事连绵阜阳县撤消改属沈丘县,1934年从沈丘县划出隶书属新设立的临泉县。1950—1953年沈丘县、项城县取颍河航运之利先后将政府机构北迁至槐坊店、水寨集,原县城皆称为老城,**老家村现已成为项城市区一部分。更因为鲖城由原河南省淮阳(周口)辖地变为安徽省阜阳(地区)市辖地,分治导致韩营村与鲖城韩老家村的联系交流少寡,一度中断,人际关系逐渐疏远,宗亲情缘弱化。</p><p><br></p> <p>  韩营村名演变。</p><p> 韩营村为项城市付集镇韩营行政村的中心自然村,由寨内、寨外、镇北街三板块组成。现有286户1200多人,韩姓多数,六支外姓人多为与韩姓人结亲后入居。全为汉民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相传清顺治年间,来祖硕公李氏太君举家由鲖城韩老家村迁出辗转三地,于康熙年间初期卜居所立。世代耕读传家,枝繁叶茂。清末立关帝庙并筑寨。本地处为中原腹地,豫东邻皖,平川沃野,村庄稠密,人口重多。百年来本村水井、庙、寨、河桥、学校、诊所、作坊等建筑设施完备,村(乡、组)行政治安组织机构健全,能 自成一体,千里黄淮腹地中的传统典型农业村落。儒道佛文化长久浸润,黄淮平原农耕生活,民风习俗礼节文化积淀丰厚。人们重耕尚文,勤劳节俭,讲究礼节,睦邻爱亲。名副其实的礼义之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村北靠龙凤沟(属汾河支流),西距老项城县城35里,北与水寨韩老家村,南与鲖城韩老家村、姜寨集距离均在50里上下。1880年之前,县域村镇间路桥建设缺失,河流泛滥,道路阡陌弯曲,南**老家村宗亲往来交通途中常需在此歇息夜宿,因此初名“韩腰庄”,本地人常将南北两地的韩老家村分别称呼“南老家”“北老家”。后来因南北两韩老家村附近又都有了韩腰庄村名,民国以前,本村遂改称为“韩庄”“韩关帝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外人又誉称为“忠义寨”。</p> <p>  韩营村韩族支系居迁状况。</p><p> 始祖硕公墓地在老村西北,原有13亩茔园,现在的关帝庙东北约百米处。以前坟堆高大,石碑端立,几十座后裔坟头依偎,墓园高大柏树数十棵,祖坟北面是一片楸树林。楸树林和墓园柏树、石碑均在大跃进运动中取材使用消失。石碑基砖上雕刻四子“发、奕、刚、强”被人记传至今。坟土在文革初期被西队取用失存,1993年复立。原老四门中,现村中长门发公之后裔人户最多,其中,长门小四门之长门振铎公孙自立自仲等民国时期移居郭沟东火神庙村,中四门之韩从云携子1953年迁居罗山县,长门上四门之三门通如公清晚期迁居大别山北区的白菜园村;二门奕公后裔曾长期迁居本村东三里汪营刘楼村边耕居,清末强匪横行,为保财产与人身安全,1912年韩营村修寨时,二门人家全部拆迁回老村居住;三门刚公后裔松山公柏山公于1851年前迁居村与县城之间的十八里沟边后开荒建韩庄;末门强公后裔迁居县城东北数里的吴庄,清末一支再迁定居鮦城东南的大夏庄,一支在民国初期韩振生率二子回迁,定居关帝庙西北的王营村前。</p><p><br></p> <p> 家谱存续。</p><p> 解放初期村中有几部家谱,现皆失存。原因是富户划定地主成分,子女为免祸自保将家谱焚毁;解放初期贫农户及村干部掠得家谱后,家属成员识字少都没有存传意识措施而谱书湮灭。上世纪八十年代项城县韩老家修谱,村中人参加资料收集并入谱。主事人文化所限,对史实与源流未作深入全面考察,因而成就与问题并存。</p> <p>  派字扫描。</p><p> 相传清末民国初年,山东某村、**老家人都曾告邀参加族谱续撰事务,因社会动荡以及村中有关资费人力无着问题而未参与,因此祖源族谱失记。现本村长者追忆已知先辈派字有“旺、如、凤、玉、振、丙、自”。清末韩自强生子后,原派语字用尽,如何起名,踌躇之际望天感悟:天佑我族,天惠我子,天道悠长。遂命名长子“天中”,次子“天伦”。此后同辈男童学名多用“天”字作派字。此派字与北老家派语中八世“天”字偶合,实为无心之举。以“天”字作派字后,多依首家学童名字中的“学”、“东”两字作了两个世代的派字。文革开始后,许多人的思想理念发展变化,子孙命名个性化以及单字取名成为时尚,如今已经没有派字了。这也是族群繁衍壮大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p> <p>  武圣分身术。</p><p> 清中叶韩营村西关帝庙由韩族重建,规制升级,成为三门轴线座落,基厚数阶,殿宇高阔,塑像雄壮威严,钟声远播,每月初一、十五日,香客远道前来进香,膜拜武圣。庙西三十七亩庙田授予伺户张家耕种,租子缴僧人支用。</p><p> 清末匪盗横行,韩玉磬、赵国宝、曹士彦牵头修寨。寨墙外河水四面环绕,寨墙上四角设立堡哨,寨墙南边正中和西边北角分别筑建镶铁大门,门楼上各置放一尊弗朗机炮,成立红枪会武装自卫队,几十个青壮年练武巡回值守,配有十几枝钢枪火统,冷兵器无以计算。每当匪讯锣响,寨外与邻庄村民蜂拥入寨躲避,青壮男士依托寨墙遮挡定位持械守卫。有两次匪众围寨欲攻,寨门楼台上武圣神像突现,香火袅绕,圣面闪耀,威严俯瞰,匪首忌惮,惑悻退逊。内情为村内主事人未雨绸缪,文武双盾,妙计连环。在社会动荡之际,不动干戈化解危机为上策,借用武圣法力祛匪计策最佳。于是悄悄増请两尊关帝塑像平常置于庙内遮奉,匪情讯响着人将另两尊武圣像悄然运置寨门楼台,焚香祭祷,移动惑匪。寨外庙内武圣金像仍在,寨门楼台武圣金像忽隐忽现,远道而来的匪众,仰望武圣在此护佑寨内众生,志气挫失,绝不敢冲撞冒犯神灵,那无疑是自绝生路。黑道相传,韩营寨关帝神佑,莫去作孽。因此,韩营寨一直未被股匪破掠过。“忠义寨”声名远扬。</p><p><br></p> <h3>  忠义白狗。</h3><h3> 民国时期“老万”“万爷”名传豫东。韩万聚在周口“大烟”行就职,收入虽然丰厚,却不蓄资财添置产业,时常倾囊交结朋友,不论穷达,不论熟生,慷慨大方,与之相遇,旁人皆无机会支付食宿费用,即使陌生路人有难也会解囊相赠。汝州戴湾戴民权早年落难周口获其救助,戴后来为匪(第二次政府招安任师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屡次破城掠寨,横行豫东皖西北,其部属多次路遇韩营村皆绕道而去。</h3><h3> 韩万聚家某长工锄地,一只白色家犬时常陪行,卧守物品,收工时长工挥手后犬从远处叼着衣物送达主人。某次天黑匆忙收工,忘记与狗打招呼,次日早晨,长工再次入田劳作,发现那只狗仍在原地卧守主人衣物。那只白狗,长时期成为乡邻评价某人忠义与否的标杆。后来乡邻笑谈打趣,戏谑某人品行似与不似老万家狗。</h3><h3> 几年前沈丘城中仍有老者向客居村人称道“万爷”并询问其身后余事。</h3> <p>  尴场地主批斗大会。</p><p>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后农村推行批斗地主运动。上级驻村干部组织韩振歧批斗大会。其饱读诗书,无论执教还是为吏,几十年家教严谨,洁身自律,主持公道,善待他人,举家受人敬重。批斗大会上村民以其年迈理由给他设置椅子入座免除跪站,主持人再三动员村民揭发控诉其罪行,长时间无人响应发声,其间一人挟私发言被村民群哄而止。长时间冷场后,几个老贫农陆续发言,“控告”他指使家人和长工何时赠送粮食衣物和种子到家,接济他们度过难关;何时家有困难减免多少租子与学童学费,某某人得其帮助成长、建房、成婚,善行长久且多。外来主持大会干部看到民心难违,只得插话终止“指控”,结束批斗大会,责成其自行到村中办公室反省悔罪了结。此后几次政治运动中没有干部再提议开会批斗“韩先生”了。</p> <p>  宗亲互助深渊情。</p><p> 解放前后村民与南(鲖城)韩老家村、北(水寨)韩老家村保持着往来联系,关系友好密切。笔者记忆童年时村人赶远集南到姜寨、鲖城、骆庄,北达水寨、槐店,购销生产生活用品,南边购买棉花、鸭蛋、大米等,北往销售织布、猪、鸡等产品。姜寨一带人常到村中赊销鸭苗、鱼苗等水产。从道路交通位置和村庄实力多方面看,韩营村是两个老家村之间人物流通中较为重要的保障基地。相传以前北老家人和本村人到信阳地区贩运销售货物途经鲖城、韩老家、姜寨等村,或赶鲖城、姜寨集,常受到宗亲们热情款待,得到食宿和通行便利及保护。</p><p> 1948年国共交战社会动荡之际,韩万聚(誉称老万)的孙子傻库流浪到**老家,受到高规格长时间热情款待。清末民国时期,韩振歧享誉豫东和南阳等地,与南老家乡绅韩朝珍(聘三)称兄道弟,与水寨集豪士韩洪早结为干亲。**老家宗亲北赴水寨、淮阳、周口行走贸易,常途经韩营村西里余的南北向官道上,其中的两次在避静马桥附近遭遇强人劫掠后,到村央求协助解难,韩振歧、韩万聚皆出面追究,货物马匹都是全部快速归还。此后韩老家方面的人及本地人行在黄庙至官会,韩营至老县城的路途遭遇小股劫匪,只要报称是“韩先生”“老万”的亲友,多是畅行免难。</p><p> 2014年秋,耄耋之年的韩重俭(韩振歧之孙)嘱咐我日后去**老家村拜访韩明祥先生,重建和保持两地之间的联系,延续宗亲情缘。2018年国庆节假日期间,我们一行数人专程到老家村拜访了韩明祥、韩冰、韩文涛等诸位先生。今年应邀参加清明祭祖大典活动,得以拜会宗亲贤者后生,深感荣幸。</p> <p><br></p><p> 年逾花甲,赋闲带孙。从教若烛,余光毕献。抢救发掘韩宗各方面史料时不我待。现将本人多方采访的部分人文故事与方志史料阅读中有关信息,编辑为文,与宗亲分享,并请补充及指正。</p><p> 诚望宗亲继续发掘交流各村韩家人文史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