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著名的“宝剑之乡”、“青瓷之乡”、“香菇之乡”的浙江省丽水龙泉市,有这三大“名气”还似乎难以吸引我与邱友的向往,而是因为那里有鬼斧神工般的岩壁和千姿百态的松景,终于让我们萌发了前往该市境内的龙泉山景区一游的想法。</h3> <p class="ql-block"> 约好自驾说走就走,于5月21曰晨8时许,就到达了长深高速浙西南龙泉南出口,再驾约5分钟一马平川的车程后,便进入了兰羽线盘山公路。</p> <h3> 公路的坡度虽不算很陡,柏油的路面也不算差,但路的宽度仅容两辆小车缓慢交会。由于此前的天气已经多日下雨,今日的娇阳似乎来一次能量聚发,强烈的光线照耀着行进中的黑色车身。</h3> <h3> 车内的我们早已感觉到空调功能的有气无力,只好将控制风量的旋钮往顺时针方向一转再转。双目专致的注视着前方,右脚在油门与车刹之间不停的移动,车轮继续滚滚向前。</h3> <h3> 车子的左侧几乎是陡峻的山坡,而车子的右侧也多是深渊,且左右两侧可都是森树密林,一派浓绿。小车一会弧行于山岗一会又绕行于山弯,我总是把控着时速不时穿行于掩映之间,小小心心的丝毫不敢大意。</h3> <h3> 明知自己驾的是车子而非舟船,听得鸣叫的也是飞鸟并非猿猴,此时进入“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之境的我们,只是倒有一种“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h3> <h3> 所幸一路极少有过往车辆,否则,必定带来行车速度影响或安全系数的减量,窗外不时的闪过稀落的村庄,看去多有张挂着不是客栈住宿就是农家乐“招牌”的民房。</h3> <h3> 经过大约1.5小时的适速行驶,车子顺利的到达了龙泉山顶一处关隘似的分水口。透过车窗发现这里正前方有一座波浪形瓦檐的建筑似乎堵住了去路,左右两侧也是小楼排列,楼体青乌显得古旧,因好奇心的驱使,我即刹车拉闸,便就下车观察个究竟。</h3> <h3> 原来这是风景区的入口界景,可它竟然空无一人,实际它只是个摆设。不过,它还是有点让人唏嘘,若此时真是旗幡冽冽,鼓声雷动,有人披铠挂钾,横刀立马,我一定以为是误闯了“树是我栽,路是我开,有钱放你过,没钱取命来”的山寨了呢!</h3> <h3> 进入界景之内,往右还得下坡一小段的行驶,便才到达了龙泉山风景区停车场,车场可不算小,百来辆小车停泊不是问题。跨出车门,顿觉空气清新了许多,扩个胸伸个腰,全身都感到凉爽不少,驾车赶路的一身疲累立马云消烟散。</h3> <h3> 利用恢复精气神的时间,我们经了解获知,龙泉山为国家4A级风景区,位处龙泉市南端与庆元县交界处的鳯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内,平均海拔1500米,常年气温12至28摄氏度间,属长三角唯有的高原气候旅游渡假区,可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h3> <h3> 景区内20余万亩的原始森林,6万多亩的湖泊水面面积构成了浙西南一座绝好的天然氧吧,怪不得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分会场都设在这里。风景区到达市区的行车距离也只大约40来公里。</h3> <h3> 而浙西南人民的母亲河——瓯江的发祥地和浙江省第一高峰黄茅尖也都在景区之内。景区内的各种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还是我国华南虎的保护区。可别轻看了此山,它早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宝库”,并素有“难得一方净土”与“清凉大世界”之称。</h3> <h3> 这里历来曾有过“人熊、野人”的神奇传说哦!无风不起浪,有穴自有风,这给偌大的风景区平添了更神秘的色彩。脚下的景区它主要分布的有绝壁奇松、大峡谷、黄茅尖、瓯江源以及鳯阳顶、七星潭等六大景点。</h3> <h3> 此外的旅游配套设施即猎户山庄、鳯阳山庄等主题酒店,就座落在停车场的北缘,而它早也已为游客提供了个性化服务;还有散落于景区内的剑瓷文化中心、悬崖剧院、森林剧院、五星级酒店等一批具有国际旅游接待功能的新型建筑都正在完善之中。</h3> <h3> 面对偌大的景区和众多的景点,我与邱友自然基于时间或兴趣方面的考虑,不可能去逐一涉足和通盆游览,有效的择定景点只好采用简单的排除法。</h3> <h3> 龙泉大峡谷主要看点据说是二折大瀑和众多的珍稀植物物种,却地处深谷,面广路遥,而我们并未储备足够的耐劲;江浙第一高峰的黄茅尖,高耸云霄,虽是登山揽胜,观天看日的好去处,也一定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景,但攀山登岭,耗神费力,可不是我们的长项。</h3> <h3> 鳯阳顶是景区的次高峰,主峰老鹰岩为观赏夕阳余辉坠落之地,肯定又是一方“满天红霞映,何地是归处”的唯美胜景,若要完整看到太阳钻入地平线之下,非到夜幕降临不可,何况我们又无此之雅兴。</h3> <h3> 经过一番景点的梳理后,我们就近进入了与猎户山庄几步之遥的“绝壁奇松”风景带。这里铺展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宽1米多、长度据说是1.6公里,仿佛飞落在山间的环形飘带,眼下却不知它“飘”向何方的林间步道。</h3> <h3> 我们顺着这条或麻花纹或刻沟槽,以防滑溜的花岗岩步道延伸,两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尤为高松出众,伴我行游,一路绿野仙踪,古意幽深,感觉习习凉风阵阵袭身而至,就连胸腔里的双肺似乎也顿润开来,这真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哟!</h3> <h3> 尽管空中阳光猛烈的照射,山外的世界一片炎热,在此原始森林之中穿山越岭的我们,却是神清气爽,通体舒畅,步伐更加轻快。若要回望太阳的光辉,可要高高昂起头颅,才能从那细密的枝叶逢间获得分享。</h3> <h3> 行进中,沿途无处不见“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的景象,其中我们首先遇见的是“群松迎宾”的树景,松形如鹤,针枝含悦,郁郁芊芊,英姿勃勃。对此,也许有人会问:地球村里,何处无松?话虽没错,平常所见之松,可谓数不胜数,最美也不过是名闻遐迩的黄山迎客松了吧!然而,龙泉山的松石,第一眼就让我感到它有不一样的美。</h3> <h3> 从入口往西下坡到达一棵称为“玉笋”的大松处,这段满坡那高低不等、大小不同、种类繁杂的无数树木进入我们的眼球,从远处树杆粘贴的小牌可知,其中不乏还有一些名贵的珍稀树木,却许许多多我们此前全然不知其名,今天照样无暇全数顾及抑或不感兴趣,而只关注着能带来赏心悦目的松树。</h3> <h3> 它出自于岩缝,生长在山石,棵棵枝杆肥硕,条条高耸入云,首尾粗细呼应,大多体壮腰圆。可真不知它的何来养份,根系又从何伸延开去?万丈峭壁之上,小树成大树,又如何抵御的了漫长风暴或沧桑骤雨的袭击呢?</h3> <h3> 我就这么的想,松的抗御力一定很强,它的生命力定是大的无比吧!否则,怎能会有出自老帅陈毅笔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句呢。</h3> <h3> 从“玉笋”大松到“孤松招云”这段游路,那是多为上坡少是平坦之径,有些还很陡峻,随着地势的起伏,景带的变化更显突出,能让我们遇见的景致就明显增多。</h3> <h3> 那“桃源三结义”意喻刘关张,其实是三树鼎立,形如正处山盟与海誓;“三松斗云”却比作树高百丈,气如插向云天;而“龙脊”呢就是沿着裸露的山岗列队般挺立的劲松;“万松屏”即满坡高松,葱茏密布,像一道绿色屏障;除此,还有“人熊奇松、野人洞、老龟出海、望云坡、触天台”等景点。</h3> <h3> 紧接其后的就是从“孤松招云”观景亭至“绝壁奇松”的步道叉口处,它是龙泉山风景区的金牌景点,最惊险刺激的看点就在这里。我们行进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这其实即是延伸于同一山坡的上层景带,整段平行架设的栈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侧设钢质护栏。</h3> <h3> 这里所见可全是秃山裸岩,山体如斧劈刀削,崖壁千仞,矗立苍穹;绝壁栈道临空飞度,头上高山直入云端,脚下空谷万丈深渊;远看群山滔滔如涌,峡谷深邃仿佛切穿地轴;近瞧岩墙似壁惊险万状,栈道悬空令人战競,迈步落脚不敢着力,只怕石塌道垮人坠落,粉身碎骨小命丢。</h3> <h3> 而“绝壁奇松、绝壁戏云、绝壁云梯”都指的是峭壁绝处上的松景形姿,有的昂首挺胸,直插空云;有的俯身躬体,临空傲视深谷;有的却针枝曲卷,形如苍桑历尽;更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树倒挂倚绝壁”的形态。千奇百怪的松石景观,令人叹为观止。</h3> <h3> 扶着护栏小心翼翼的走着,提起眼皮四处细细的观望,惊险与美景同时也在心中撞击着。构成此处之“绝”的风景:那是山,它近似于诸多大川名山的雄秀与壮观;那是松,它毫不逊色于安徽之黄山;那是峭壁,它不会屈险于陕西之华山;那是栈道,它可说也不亚于湖南之张家界。</h3> <h3> 特别这里的松景,无论是树量、树龄、形姿和生长环境都令人们感到不可多得。有所遗憾的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不然,在这条一千多米的栈道上,还能观赏到龙泉山的云雾景观和遍野的雾凇景象哦!</h3> <h3> 时值午后,我们走完了悬空栈道,看够了奇松胜景,卸下意犹未尽的心情,又坐上电瓶游览车,沿着环山公路直抵4.2公里外的瓯江源景点。</h3> <h3> 此景地位鳯阳山间,环视四周,可见青山峻岭,沟谷流泉,休闲的古亭、雍容的高塔,面前还有竖立着刻着“瓯江源”三个红漆大字的江源纪念碑石。它就是浙江第二大河,流经浙西南丽水、温州等地奔向东海的瓯江发源地。</h3> <h3> 在源头,我俯身捧起正流动的清水,端详着它的晶莹剔透,不觉之中,内心情不自禁的腾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感慨:你,默默无闻,日夜奔流,始终将渺小的自已奉献给江河与大海;是你,忍辱负重,千辛万苦,始终以自已的躯体撑托起大量的舟船和巨舰;还是你,历尽沧桑,义无返顾,始终以自已的养份去哺育着沿岸无数人民的生命。</h3> <h3> 人们知道江海的辽阔和伟力,却又谁能想像,它源自于眼前如此的微弱与涓细……这里重峦层叠,芳草连天,透过高山的茫茫草甸,远处纵深之中,呈现的是别有一番风貌的塔杉林原,还有那清若琼浆、绿如碧玉的小天池等“天山”风光。</h3> <h3> 身在鳯阳山,脚踩瓯江源的此时,极目环山,无处不向我们展现着“明日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绝美佳景;泉石、涧水、碧湖、草甸、塔杉林等,简直构成了一幅极尽完美而绝色的北欧山水画。</h3> <p class="ql-block"> 时间将近下午2时,因为还得前往誉满全球,历史悠久的龙泉宝剑、龙泉青瓷发祥遗址探究一番,我们虽然游兴甚浓,依然不舍的离开,但也只好收起了视线,停下脚步,带着满脑龙泉山的”松石”奇景,启驾车子往山下而去。</p> <h3> (完)</h3> <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