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燕鸥的生存环境在恶化

一竿风月

白额燕鸥(学名:Sterna albifrons)是鸻形目鸥科的鸟类。体长22-27厘米,体重55-60克。夏羽头顶、颈背及贯眼纹黑色,额白。 冬羽头顶及颈背地黑色减少至月牙形。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头顶及上背具褐色杂斑,尾白而尾端褐。栖息于海岸、河口、沼泽。常集群活动,以鱼虾、水生昆虫为主食。 为中国常见的夏季繁殖鸟。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海南以及内陆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均有繁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白额燕鸥的繁殖期为5-7月。成对或成小群繁殖。营巢于海岸、岛屿、河流与湖泊岸边裸露的沙地、沙石地或河漫滩上,或在水域附近盐碱沼泽地上营巢。巢甚简陋.主要在沙砾地上扒一浅坑,巢内无任何内垫物,有时垫有少量枯草。巢的直径为7-8厘米,深1-2厘米。每窝产卵2-3枚,偶尔1枚。卵为梨形,卵的颜色为赭色或淡石色,有小的黑色或紫褐色斑点,人走入繁殖地如果不小心会踩踏卵,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22天。 由于开发建设,白额燕鸥栖息地环境在恶化,今年的繁殖地比往年迁徙了三公里多,而目前的繁殖地也在填土,周围推土机轰鸣,渣土已堆到孵卵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