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860年,法国自然学家穆奥根据中国人周达观700年前写的《真腊风土记》寻到並向世人介绍了吳哥窟,至今已159年。关于吳哥王朝,真腊国,柬埔寨自己并无记载文献,只有周达观留下了最翔实的现场记录。我想吳哥被发现时,倘若那儿的石头会说话,一定是在说,我期待重现远去的辉煌。这一百多年来,吳哥陆陆续续得到些许的维修保护,但也一次次经历着风雨,植物的侵蚀,经历了险些葬身柬埔寨残酷内战的炮火中,直至1992年,由联合国赞助並成立的保护和开发吳哥遗址的国际协调委员会,动员世界各国参与修复工程。今天,我们能看到多国为了这远去的辉煌而努力工作的人们。</h3> <h3> 茶胶寺,又叫塔高寺。据说当年建造过程中遭到雷击,王朝认为是不祥之兆,于是中途停止兴建,因而没有雕刻,只有粗犷朴素的原始。这座古庙在考古学上最重要的意义是,它证明了吳哥古迹都是以"先堆后雕"的方式所修建的,这让我更加佩服高棉古代工匠的神力。中国队之前完成了周薩神庙的修复,现在又独自援助承担茶胶寺的保护修复工程。</h3> <h3>台基修复。</h3> <h3>门框修复。</h3> <h3>立柱修复。</h3> <h3>窗台修复。</h3> <h3>廊道两边的窗柱修复。</h3> <h3> 每一块石头,砖瓦搜集编号,拼图,粘接,补缺。很有意思的是,我们竟强烈地感受到福建惠安工匠的工艺气息,一问,才知真的是福建老乡的手艺。我们仔细地看着修复痕迹,中国真是派出了最强的团队。我们还了解到,为使修复的文物保持坚固,又不失古迹韵味,新石块的使用量控制在15%以内,且石头来源于吳哥本地古代寺庙营造地荔枝山的采石场,并做到新旧石块被容易辩别,在整体合谐中体现古迹的真实性。中国队这种踏实的修复理念得到了柬方的认可和赞扬。 </h3><h3> 小插曲:从茶胶寺出来,在对面卖旅游商品的小店里,见到我们,店主竞然用闽南语和我们对话,虽意外,却很是高兴,想必他们和中国惠安师傅都是好朋友吧。</h3><h3> </h3> <h3>施工过程。</h3> <h3>修复后。</h3> <h3>圣剑寺,由美国修复。</h3> <h3>巴戎寺,日本修复。</h3> <h3>印度用六年时间修复了小吳哥,现在又接着修复塔布隆寺。</h3> <h3> 法国是最早在吳哥开展抢救修复工作的,多年来几经波折,有考古学家还为吳哥献出了生命。如今的斗象台是由法国修复的。</h3> <h3>比粒寺,意大利修复。</h3> <h3>洛雷寺,德国修复。</h3> <h3>巴肯山寺庙,美国修复。</h3> <h3>雕刻主要由德国修复。</h3> <h3> 瑞士和日本共同修复女王宫。崩密列只是简单清理,就让它以废墟保持吧。总之,各国都发挥了本国的优势,如日本队,细致认真,注重研究和监测;法国队研究更为深入,多年来保护了大量古迹;德国队严谨,集中承担了石刻修复工作;印度队由于文化同源,对小吴哥的修复贡献最大。感谢他们为我们重现了久远的辉煌。</h3> <h3> 黄昏,我们登上巴肯山看日落。巴肯山建于公元907年,是吳哥王朝第一座建在山上的寺庙。山不高,在自然的山丘上,分层用大大小小的砖塔石塔形成“山"的象征,最后一层很陡。这是中央寺塔。</h3> <h3>站在山顶,人们静静地坐在渐渐黯淡下来的暮光中看着远处的吳哥城。</h3> <h3> 看着太阳一点一点从吳哥城背后落入地平线。几天来,吳哥窟那远去的辉煌在我心中再次升腾。</h3> <h3>看到老孙的胸牌了吗?巴肯山每天限制300人参观,,领到牌牌才能登顶。</h3> <h3>巴肯山日落给我的是世事远去的苍茫感。</h3> <h3> 我在想,感怀一个文明的存在,感怀它的盛极而衰,这就是来吳哥旅游的意义吧。由吳哥,我想到了曾经到过的四川三星堆和都江堰,同为人类文化遗产,前者如今只留物件供人观赏,后者却仍在造福百姓,什么才是永世流芳传承的文明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到底应该留下什么文明呢?也许有人会说,精神与功用是不能相提並论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单有崇拜和献祭是不行的,哪怕为此创造了多少灿烂和辉煌。金字塔空留其位,巴比伦空中花园了无踪影,玛雅文明呢?马丘比丘呢?文明是需要延续的,一千年后,两千年后,今天的中华民族文明被记载和发现时,我们又有多少能被后人赞叹的文明呢?</h3> <h3>在暹粒,百姓战后生活仍然贫穷,但归于平静。在街头,一大早化缘的僧人。</h3> <h3>女王宫里打扫卫生的女人和孩子。</h3> <h3>路遇手举棕榈树果实卖粽糖水的中年人。买了喝,味道清香口感甜爽。</h3> <h3>寺庙里的小僧人。</h3> <h3>巴肯山脚下,因战争触雷的残疾人在演奏行乞。</h3> <h3>其中一个用嘴含了片树叶吹出音调来,可脸上的依然现有苦痛的表情。</h3> <h3>这是所叫"雕刻学校"的孤儿院,教授的是柬埔寨特有的牛皮雕刻技艺。</h3> <h3>男女孩们学文化,掌握一技之长。</h3> <h3>在树下听老师讲课。</h3> <h3>孩子们,我也当回高棉人。</h3> <h3>最后一站,去洞里萨湖。洞里萨湖是东南亚第一大淡水湖,是养育高棉人民的母亲湖。湖面积有3000平方公里,雨季最大时可达10000平方公里,一眼望去,无边无际。</h3> <h3>此刻虽是旱季,但湖水汹涌。</h3> <h3>乘这样的小船进入。洞里萨湖生活着一群无国籍无土地无房屋的人们,他们是30年前越南入侵柬埔寨战败后滞留的10万越南人,几十年来,他们只能在这片水域上生活繁衍,如今约有70万人,绝大部分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h3> <h3>湖边一座座简陋的高脚屋。</h3> <h3>待到雨季,湖水上涨,能把高高的吊脚全淹没。</h3> <h3>近年来,柬埔寨邦助他们开发旅游,越南也有捐助。建起了湖上码头,学校,商场,餐厅,有小教堂,小医院,还有警察,旅游的船只穿梭往来,有点热闹。</h3> <h3>这种小船自家用还接零散客人。</h3> <h3>我们上了一户水上人家。</h3> <h3>男主人席地而坐就着湖里打上来的生虾喝小酒。</h3> <h3>女主人在浇花。看这户水上人家一幅达观自在的生活画面,倒也欣慰。</h3> <h3>我们坐在船边看风景。</h3> <h3>老孙和瓦纳在一旁吃湖鲜(洞里萨湖的鲜虾和豚鱼),喝着柬埔寨虎标啤酒,用消费扶助船家,应该的。瓦纳高兴,觉得很有面子。</h3> <h3>我举着像机,四面喀嚓。</h3> <h3>洞里萨湖的日落给我的是苦难与辉煌的永恒感,它很美,美得无从说起,美得令人掉泪心碎!</h3> <h3>来回给我们开船的小伙子一路乐呵呵的。</h3> <h3>湖上小孩。</h3> <h3>给孩子们点小费,快乐心安。</h3> <h3> 几天来在吴哥,我就这样一圈又一圈地走着,看着,想着。寺庙之美,雕刻之美,废墟之美,古老的容颜,久远的辉煌,这一切就像人的生命一样,都会变老,最终会死。但这是一件自然而美丽的事,既使变老,老的样子也可以是美丽的,就让世上的一切都尽量美丽吧!</h3> <h3>我虽不信佛,但在古老的吳哥窟,我愿意虔诚地为高棉人民祈福,为天下苍生祈福。</h3> <h3>别了,瓦纳,愿你心想事成!别了,吳哥,愿你久远的辉煌延长,再延长!</h3> <h3>结束篇。吳哥行日期:2019年1日30日至2月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