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5.10至14号七一学校(石家庄第24中学)63,64届校友50余人在满城参加“猪年嘉年华”聚会,13号游览了秀兰文化小镇。</h3> <h3>这里山清水秀,环山靠水,视野开阔。登高远望,耳目一新,微风习习,心旷神怡。</h3> <h3>走进小镇大门,别是一番风景,似是江南,胜似江南。</h3> <h3>鲜花含笑,曲径通幽,疑似桃花源。</h3> <h3>“修身”“养德”集中体现了小镇的文化特色。</h3><h3>小镇的名字“秀兰”是赵秀兰,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优秀共产党员。1938年,赵秀兰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耳七里店村的一个贫苦人家,但她和众多的普通妇女不同,非常要求上进。大生产时期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改革开放后她组建了十几个人的建筑队,走上艰苦创业之路。成了企业老板的赵秀兰依然穿粗布衣,吃粗茶淡饭,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h3><h3> 1995年,赵秀兰路过家乡石井小学,见到孩子们在大树下坐马扎上课,书本放在膝盖上,黑板挂在大树上。这一幕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建一座高标准的教学楼”这个信念从此在她心里扎下了根。</h3><h3> 没过多久,在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情况下,赵秀兰筹资70多万负债57万筹建了石井小学。造福了一方百姓。在教学楼竣工典礼上,她激动的说:“要发家,看娃娃,一个家庭不能忘记了培养儿女,一个国家不能忘记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我是党的人,这就算交党费了。”</h3><h3> 就在新教学楼刚建成的那个冬天,赵秀兰女士怕孩子们受冻,又积极筹措资金购买了一批锅炉,准备第二天去学校安装,然而就在当天晚上,她却在自己寒酸简陋没有暖气的平房里,被煤气夺走了生命......</h3><h3> 赵秀兰走了,但是她勤劳俭朴无私奉献的精神流传下来,凝结成秀兰精神,引领一代又一代秀兰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h3> <h3>同学们纷纷合影留念</h3> <h3>田静壮,陈乡革,何长生,安惠英,宋彦云。</h3> <h3>宋彦云,刘羽青</h3> <h3>安惠英,苏彦红,宋彦云,陈乡革</h3> <h3>王平均,宋彦云,陈乡革</h3> <h3>陈乡革,宋彦云</h3> <h3>安惠英,陈乡革,宋彦云,林新民,王平均,黄兵,田静庄</h3> <h3>谢杏芬,宋彦云</h3> <h3>何长生,宋彦云,陈乡革</h3> <h3>苏彦红,宋彦云,陈乡革</h3> <h3>苏彦红,宋彦云,陈乡革,王平均</h3> <h3>苏彦红,宋彦云</h3> <h3>宋彦云,谢杏芬,刘羽青</h3> <h3>田静庄,陈乡革,何长生,安惠英,宋彦云</h3> <h3>再见,美丽难忘的秀兰小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