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点亮盲童人生(二)

斌天雪地

<h3>  2019年5月23日,我校“送教三人小分队”再次出发,踏上去往恭城县加会镇大山村双坝塘屯的路。透过车窗,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远方……在路的那一头,有个叫“覃德行”的盲生在等待着老师们的到来!</h3> <h3>  覃德行家实在不起眼,司机师傅一脚油门,就滑了过去……在路边热心村民的指引下,我们调转回头,找到了他家——三间低矮的瓦房,就是一家三口遮风挡雨的家。</h3> <h3>  走进盲孩的家,映入眼帘的就是这般景象——一间集客厅、厨房、柴房于一体的所在。左上角就是厨房,简易的火塘就承载了做饭的功能。房间没有窗户,采光和通风来自对开的两扇门。屋子里最显眼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公示牌。</h3> <h3>  家里三间瓦房中,有一间是它们在住。知道它是谁吗?——竹鼠!!!一只竹鼠大概4-5斤重,每斤市场价为50元。可惜的是,这些胖胖的小家伙,不属于覃德行家。据覃爸爸讲,由于自己不懂养殖,就把场地借给亲戚来养殖啦。</h3> <h3>  本次送教地点改在紧邻的孩子四伯家。</h3> <h3>  第一节是语文课,由程老师执教。在上次送教学会数数的基础上,程老师教给孩子一首关于1—10的古诗——宋代邵雍的《一去二三里》。</h3> <h3>  来前,程老师特地制作了课件,下载了古诗视频,给盲孩描绘出自己熟悉的山村景色,感受自然带来的美。</h3><h3>一去二三里,</h3><h3>烟村四五家,</h3><h3>亭台六七座,</h3><h3>八九十枝花。</h3> <h3>  听学古诗儿歌中……</h3> <h3>  第二节数学课——认识时间。邓老师从堂屋的挂钟到手机里嘀嗒计时声,让孩子感受时间的长短,体会秒、分、时……从孩子一天的活动,感受晨昏的不同。</h3> <h3>  两节课下来,孩子有些累了。于是课间游戏开始啦!邓老师与覃德行比一比,看谁跳得高,落得轻。开始,孩子不敢“放肆”的跳跃。在老师的鼓励下,“胆子”越来越大:准备,起跳……接着,老师又“手把脚”的让孩子感受什么是“脚尖着地”。于是,“啪啪”响落地声也消失啦。给孩子点个赞!</h3> <h3>  看孩子老是一边嗦鼻子,一边用手蹭。给了口纸还不会用,抓成一坨就往鼻孔里送。邓老师着急了,又拿出口纸手把手地教孩子擦鼻子。看,孩子干净多啦!</h3> <h3>  第三节课由陈老师执教——体育课。陈老师把盲生的课间操带到了送教课堂里。看,规范的每一个动作,真正让身体得到锻炼!</h3> <h3>  不知不觉中,时间滑向了12:30。送教活动接近尾声。好客的覃家人(四伯娘)打了油茶,杀了鸡。我们只好打乱原来的计划,就在覃家用了中餐。临行时,我们留下了饭钱。虽然,覃家人推拒,但我们执意放下了钱。</h3> <h3>  从覃家出来,一片欣欣向荣的绿,给我们美好的一天又添上代表希望的色彩。真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