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5月24日上午,怀柔区第四中学举办了《深化课改 情系怀柔 共享共赢》暨怀柔区中学推进学区建设现场会。</h3> <h3> 区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肖正凯,教委副主任张宝宪;教委中教科、教科研中心有关领导及区各初中校校长、教学副校长、学科教师代表共90余人参与活动;对口支援校丰宁二中、玉树杂多二中的领导、教师30余人也参加了此次推进会。整个活动由中教科科长张淑德主持。</h3> <h3> 本次学区推进会分三个单元进行。</h3><h3> 第一单元为课程展示:</h3><h3> 此单元共安排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物理、生物、地理、历史八节展示课和两节班会课。展示课由第四学区三所学校同上共享。九渡河中学承担了数学、道法、地理学科;张各长中学承担了语文、历史学科;四中承担了英语、物理、生物及两节班会课。各学科以“深化课改,情系怀柔”为核心,就地取材进行课外实践、研究、拓展,在怀柔四中“学科‘8+2’课程建设”的辐射下,充分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实现学科内与跨学科的整合。</h3> <h3> 活动的第二单元是怀柔地方文化特色展示。本单元主要以长城、红螺寺、雁栖湖为大背景,展示怀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并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h3> <h3> 第三单元是交流研讨阶段。整个交流过程,高度涵盖了本次学区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掀开了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的新篇章。</h3><h3>交流活动首先由北京教育学院管理系主任王淑娟教授对生物、地理学科进行点评。王主任对生物课注重研究过程,进行实地考察,巧妙运用跨学科知识,引领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运用的教学方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地理学科突出学科素养,注重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强调,课程整合是今后的改革发展趋势,希望各学科要以“真实任务为依托”,学科间要充分进行沟通、合作、交流、创新,在实现学科独有的育人价值前提下,去实现跨学科的整合。</h3> <h3> 交流活动第二项由四中校长李德志对本次活动的整体的设计意图以及学区内具体的实施进行充分阐释。李校长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陈述:一是立足本位发展,融合推进课改,初建整合资源;二是针对学区实际,构建资源体系,明确整合方向;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资源精准投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提出学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最后李校长表示,今后的工作要针对本学区实际、本校实际,且行且研究,为教师搭建更高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空间。</h3> <h3> 交流环节的第三项由教委副主任张宝宪做点评发言。张主任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此次学区活动的重要意义:一是实现了国家、地方、校本三层课程的整合;二是利用学区优势进行共同推进,互相融合,体现了整合的价值;三是本次活动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同时也展示了不同学科的特色。张主任也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要打造高效课堂,做好教研,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用目标提升动力,用质量带动发展。</h3> <h3> 活动最后,区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肖正凯对本次学区活动进行充分肯定,他强调了教研交流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做教育就要有质量,质量哪里来?要从课堂上来,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课堂上要让学生记住更多,理解更多,应用更多。最后肖书记从实际出发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初中校要高度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二是要用更多的时间、精力专注地研究教学;三是突出工作重点,抓好现阶段,努力提升中考质量,让人民满意。</h3> <h3> 本次学区活动,给怀柔四中带来了新的契机,从设想到交流到研讨再到提升,从学科内知识整合到跨学科整合,全面激发了教师的课改意识,激活了教师的内潜力。通过这次活动,怀柔四中“8+2”课程建设推进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师更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我们相信,在区教委、教科研中心的引领与关怀下,怀柔四中会在倡导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落地学科核心素养,让课改深入人心,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