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追寻“红岩精神” , 坚定理想信念 ; 担当时代使命 , 追逐名师之梦 !</h3> <h3> 5月24日,我们有幸聆听了黄承国教授和邓磊教授的精彩讲座。两位专家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点化给本已高强度学习了几天、身心略感疲惫的我们注入新能量,让大家“满血复活”,再次干劲十足地投入研学之中。</h3><h3> 上午,黄承国教授以“名师内涵与工作室建设策略路径”为主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思想有深度,理论有高度,视野有广度的精彩讲座。他结合中外教育家的典型特征深入浅出、形象具体地阐述了名师成长所需要的理想信念、人格特征、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他指出,当代教育家成长必须具备“十大元素”,即理想与文化、学习与研究、艺术与表达、实践与精进、思想与创新。</h3> <h3> 同时,黄教授还详尽地介绍了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策略,特别对名师点面辐射提出独到见解。最后,他希望我们能够在“培训专业化”“研修个性化”“成长常态化”“管理标准化”等方向努力,在成为名师名家的道路上从容探索、孜孜追求,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h3> <h3></h3><h3> 课间,学员谦虚好学,积极向专家请教,专家耐心深入地传道解惑。</h3><h3><br></h3> <h3> 讲座结束后,来自连平县第一初级中学的黎素清老师分享了学习体会:要成长为名师,就要做到多关注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先行者和引路人;要增加应对问题的智慧;要不安于现状,努力进取;要团队互助,共同成长。</h3> <h3> 下午,邓磊教授从中国教育已进入新时代的背景入手,对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使命进行深刻的剖析,旁征博引,采用了大量数据及丰富案例,说明教育会影响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而未来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样会影响未来教育的方向。以此告诫我们必须牢记新时代教育使命,始终将教育新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中。</h3> <h3> 他指出,新时代教师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如何在一个不平衡、不充分的条件下,由内而外地认识教育对学生的塑造作用,并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内在完善,进而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自我规划。他启迪我们,新时代教师的教学风格要实现从“知识中心”到“生活中心”、从“春蚕丝尽”到“破茧成蝶”、从“托起他人”到“比翼齐飞”、从“书山题海”到“寻幽访胜”的四个转型。</h3> <h3>学员之间认真交流。</h3> <h3> 课后,来自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的袁彩红老师以“仰慕、责任、反思”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学习心得:我们必将在年轻有为的邓教授的激励下,迈开更强健有力的步伐,追梦名师;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尽心尽责培养时代新人;我们要善于反思,在反思中积蓄奋进力量,做新时代智慧型教师。</h3> <h3> 随后举行了第三次培训结业仪式。小学、初中、高中各一名代表以及连平县教育局教研室廖秀兰主任进行了学习总结。</h3> <h3> 小学组代表刘振生老师以“我们一直在路上”为题,以“教师要有修行、教师的专业发展、团队引领腾飞、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等方面进行成长历程分享,讲述自己一直坚守教育信念,永远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h3> <h3> 初中组代表袁秀霞老师从“不易之动”“培训过程之感动”高度总结了此次培训,并号召大家能把此行所学运用到工作上,以梦为马,风雨兼程,永远驰骋在寻梦征途上,无怨无悔!最后她还一展专业风采,用甜美的歌声献礼结业仪式。</h3> <h3> 高中组代表熊祥脉老师在总结中表示,我们在北京培训升级了各种理论和体系;在河源跟岗学习提升了教学水平;此次重庆培训又接受了专家们的引领与提升,让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更新,更加明白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反思就会有长进”“会变才会有进步”“团结合作,方能共同成长”。</h3> <h3> 连平县教育局教研室廖秀兰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对学员提出殷切期望,她希望大家不断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尽早成为名师。她还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将进一步为学员们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多渠道扩大青年名师学堂的影响力。</h3> <h3> 最后,市教育局骆伟山主任给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进行结业讲话。骆主任首先感谢中国教师网西南地区培训中心对培训的周到安排和辛勤付出,并充分肯定了青年名师学堂学员们在培训学习期间所取得的进步,他还就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做到多写,多写教育故事,多写教学反思,在写作中进步;二要做到多读,多阅读理论书籍,多读文学类、历史类及哲学类书籍,在阅读中积累;三要做到多做,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在实践中成长!此外,还要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与实践中有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他希望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和觉醒的情意,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而不遗余力!</h3> <h3> </h3> <h3> 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时代的召唤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期盼,我们全体学员要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勇立潮头、奋力开拓,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彰显优势、补齐短板,全面提升新时代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h3><h3> 追梦名师,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h3> <h3> </h3> <h3>撰文:胡浩伟 王灵翠 曾锦锋 曾善杨 魏晓萍 张三英</h3><h3>拍摄: 邹燕琼 巫松珍 袁浩民 袁彩红 钟仕达 何天宝</h3><h3>编辑:王玉珍</h3><h3>审核:骆伟山 杨旋</h3><h3>鸣谢: 河源市教育局 中国教师教育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