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儿童的空腹感与食欲的关系不再是必然,而是显得十分复杂。因为在这两个生理环节之间,已掺杂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可能是空腹时不一定想吃,或是在吃得很饱后对所喜食物继续吃。他们的吃,不再是生理性食欲,而是经验性、能动性食欲。所以,孩子的食欲,除其生理本能之外,还需后天培养。因此,调节幼儿良好的进餐情绪,增进他们的食欲并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进餐前后过渡环节的主要目的。</h3> <h3> 米饭🍚 黄瓜炒鸡蛋🐔<br></h3><h3> 大白菜烧粉丝 油炸鸡腿🐔</h3><h3> 海带蛋汤</h3> <h3>值日生在为我们的午餐做餐前准备工作——分发餐盘餐碗……</h3> 自主盛饭 <h3> 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教师持续的关注。教师应逐步放手,给予幼儿更多自我服务的机会,同时也要给予充分的盥洗时间,让幼儿自我完成,切忌包办代替。</h3> 自主用餐 <h3>看我们小班宝贝吃的多香啊</h3> <h3>中班女孩吃的好快哦</h3> <h3>这筷子用的好啊</h3> <h3> 餐后的个人卫生同样重要,要养成擦嘴的好习惯哦</h3> <h3>在餐后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感受自己的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