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记忆——遇见台湾」

张有斌

原先,台湾之于我,就像远挂在天际的一轮圆月,熟悉得如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又陌生得如梦中的无数虚幻。 依稀记得儿时在语文课本中有关日月潭的旖旎风光,“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轻纱薄雾般的童话梦境在我心头种下了向往的种子。长大后逐渐褪去了稚嫩,也读懂了余光中“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思愁。 而今,我之于台湾,就像山间的小溪尚未与大海交汇,原以为遥遥无期,但又注定必然交融。 于怡人的深秋时节,我开启了心的旅程:在富有浪漫风情的学院中,学习、交流、研讨;在人群熙攘的台北街头,感受这座城市的现代文明;四处的名胜古迹亦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阳明山开满了洁白的海芋,淡水的渔人码头有令人沉醉的夕阳,北海岸的野柳长出各种各样的“蘑菇”……沐暖阳、披霞光,踩波涛、穿云雾,如诗、如歌、如梦,带我渐入佳境。 之后,对于山峰对于流云的日丽风和,难以挽留;对于海岸线对于落日的一往情深,无非眷念。诗可以写得比杜鹃啼血更凄美,可以写得比巨浪排空更豪迈,却难以将情写成一团化不开的浓雾、一抹令人不敢正视的晚霞。 一首“乡愁”写尽思乡情怀,一曲“高山青”唱出壮美秀丽,在“福尔摩沙”的公路上,游历山川河流,始寻先人足迹。走进中山大学,聆听余光中先生诗与海的对话;登上玉山之巅,观摩于右任先生一支笔一生路;迈入国立交大,饱览杨英风先生艺术长河雕塑大观;遇见台南艺大,品读汉宝德先生《筑人间》自传。 梦见、遇见、留恋之余,产生了一个念头,希望让回忆变成记忆。 于是,开启了“画的记忆--遇见台湾”之篇...... ——张有斌 记忆从现在开始…… 台湾——育达科技大学 60×90cm 勤俭 朴实 自力 更生        承载王广亚先生一生教育理念 一生耕耘,厚德育人;功锤两岸,风范永存。 -——仅以此句缅怀先生公德! 台湾——育达科大正大门 30×40cm 二零一五年冬月走进台湾,迈入育达开始台湾见学之行。 台湾——育旺山城 30×40cm 孜孜不倦,培育桃李芬芳。 默默无闻,兴旺庠序华光。 台湾——育达科大家声纪念广场既育达图书馆 30×40cm 又名家声纪念广场 以父之名,谆谆教诲留心间! 台北——国父纪念馆 30×40cm 大国之父 一个承诺,许下一生; 一个设想,一个大国。 台北——候硐猫村 30×40cm 瑞芳山村老街 百猫栖息,不惧生人,时而有上前与人撒娇乞食;夜幕将至,猫眼遇光,如万千星宿闪闪发光! 台北——故宫博物馆侧馆 30×40cm 一湾海峡,两个故宫,一脉相承,两段历史,一种文化。 台北——自由广场 30×40cm 五间六柱十一楼,仰之弥高,神醉心往。 台北——市立美术馆 30×40cm 蕴藏天地大美之容器。 台北——西门町红楼 30×40cm 百年红楼,十字架,八卦阵,不同符号的记忆;        历经兴衰繁华,如今月光影院、咖啡小馆,夜色迷人。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30×40cm “绿建筑”树木茂盛,木纹与绿,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        室内书香,户外鸟语,与温泉比邻,动与静的交融。 台北——中正纪念堂 30×40cm 游历中正纪念堂,仿北平天坛之顶,埃及金字塔之体,高耸威严。        全是中国宫殿式建筑富丽堂皇之美,有强烈中国建筑之人文气息。 台湾基隆——暖暖车站 30×40cm 人生就像一次搭车旅行;        历经无数次上车、下车,时常有故事发生,有时意外有时惊喜。        有时却刻骨铭心.......... 台北——台大图书馆 30×40cm 台湾帝国大学藏书之地        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 台湾九份——悲情城市-阿妹茶楼 30×40cm 人生风雨兼程 需要那么一个人 不必多言 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撑伞陪你走过未来时光 台湾新竹——国立交大 30×40cm 有一种情怀叫做百年交大,         以青春之名,抒杨帆之情。 台湾后龙——外浦渔港 30×40cm 海是无边际,船的始向始终坚定如一。 【面对着海洋,就等于面对着全世界】 台湾三义——十六份桐花村 30×40cm 桐花祭_ _一场最美的雪景       林径踏雪而行,眺望白霭山头,探访桐花古道,踏雪寻幽飨玉食之宴,感受传统民俗。 台南——赤嵌楼 30×40cm 初建公元1650年,海外建材;普罗民庶城,东都承天府。        曾为全岛最高行政机构! 悠游台东——北回归线 30×40cm 诗与海的对话,偶遇北纬23°。 台湾——绿岛灯塔 30×40cm 不遇见一次山与海的交欢, 怎知云与水的浪漫; 不趟一回花芳草长 , 怎画得出诗与歌的鲜香; 裁一纸彩色夕光, 留半页素淡回想; 缘起闽岸, 遇见台湾。 小品 21×29.7cm 21×29.7cm 10×20cm 21×29.7cm 15×21cm 21×29.7cm 21×29.7cm 21×29.7cm 行走的足记…… 一张纸见证一段历史 本人于二零一五年深秋时节,任贸院带队老师,带领专班学生赴台交流。赴台期间游历台湾,感触良多;留此拙作,用以回忆。 特别鸣谢: 唐乐尧、吴炎敏、张漫漫、叶 剑、刘 龙、廖玉冰、朱木林、朱志民、郑镇乾、林思臻、蔡烨峰、赵前炜、马孝斌、陈惠川等,以及所有给与支持的人…… 福建外经贸学院 台湾育达科技大学 贸院深蓝数码 贸院电信营业厅 (以上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