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为何要远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我低头不经意中听见心说:</p><p class="ql-block">带我去远方吧,主人!</p><p class="ql-block">你已将我搁置太久,我的激情渐渐消退</p><p class="ql-block">我的感觉慢慢似微,我的情思也不再飞扬</p> <h3>啊!赶紧带我走吧!</h3><h3>我想去远处吹吹风,眺望那高远的穹苍</h3><h3>我想躺卧在古老的岩石上听那海浪拍打</h3> <h3>我想走在异域的街头,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h3><h3>我想看遥远的五彩世界,在神秘色泽中眩晕</h3> <h3>我想去人烟稀少的林间湖畔喝喝咖啡</h3><h3>我想捡一束野花捧在胸前奖励自己</h3> <h3>我还想:</h3><h3>去荒原大漠看那旭日东升、残阳如血,让魂灵在无语的风中弥漫……</h3><h3></h3> <h3><h3>好吧! </h3><h3>请告诉我,你到底想去哪儿?主人</h3></h3><h3>我要你穿过尘埃带上我你的心</h3><h3>去浓墨重彩、古老浪漫的北非大陆</h3><h3>摩洛哥、突尼斯啊……。</h3> <h3>而我在10分钟之内就决定走进你——摩洛哥、突尼斯,是摄影朋友的一条信息和暖男导游领队</h3><h3>还有一群有着敏锐洞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于一身的摄影爱好者旅友,乐此不疲的拍摄着他们喜欢的美丽,使行程增添了无穷乐趣。</h3> <h3></h3><h3></h3><h3>身在非洲,却不像非洲</h3><h3>不是欧洲,却近似欧洲</h3><h3>享有"北非花园"美称的摩洛哥,左手是浩瀚的大西洋,右手是温情的地中海,与西班牙隔海相望</h3><h3>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700多公里,摩洛哥人口3千多万,75%为阿拉伯人 ,20%为柏柏尔人,5%为其他民族</h3><h3><br></h3> <h3>摩洛哥是个只能看到海上日落而看不到海上日出的国家</h3><h3>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是一个适合旅行的国度……</h3> <h3>历史上曾强盛一时的摩洛哥是文明古国。公元7世纪以前的原住民是柏柏尔人,曾被腓尼基、罗马和拜占庭统治过。</h3><h3>7世纪后,阿拉伯人从中东西亚进入北非,并在8世纪开始建立了第一个阿拉伯王国。</h3><h3>从15世纪起,摩洛哥先后被法国和西班牙入侵,沦为被瓜分的殖民地。直至1956年才获得独立!</h3><h3>现在统治摩洛哥的阿拉维王朝已有354年的历史,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是第23代继承人!</h3> <h3>4月27号(Day 1)</h3><h3>阿联酋航空:EK303(飞行9.5小时)</h3><h3> EK571(飞行9.5小时)</h3><h3>我们的摩洛哥行程大致是这样滴:</h3><h3>卡兰卡—马拉喀什—瓦尔扎扎特—玫瑰谷—梅祖卡(撒哈拉沙漠)—菲斯—舍夫沙万—拉巴特—卡萨布兰卡</h3> <h3>Day 2</h3><h3>卡萨布兰卡</h3><h3>主要景点:</h3><h3>迈阿密海滨大道</h3><h3>哈桑二世清真寺</h3><h3>默罕默德五世广场(鸽子广场)</h3> <h3>踏上卡萨布兰卡的第一印象就是满目的白色建筑和街道,尤其是新城,整座城市仍保留着法国殖民时期的布局……法国人修建的联合广场、穆罕默德五世广场、胜利广场等至今仍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h3><h3>瞧!手机在车上随拍的街景(勉强着上)</h3> <h3>卡萨布兰卡是港口城市,也是北非最繁忙的城市之一</h3><h3>这儿的生活却被一种平静的舒适包围着</h3><h3></h3><h3>人们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匆匆赶路</h3><h3>而生活在快节奏、现代化大都市的我们,则见惯了为了生存,好似穿上了红舞鞋,永远也停不下</h3><h3>假如,我们慢一点呢? </h3><h3>或许, 就能看到这个世界给我们呈现的更多、更丰富的内容……</h3> <h3>站在迈阿密海滨的大西洋畔,海风阵阵扑面!头顶摩洛哥的蓝天,呼吸着卡萨布兰卡的新鲜空气,聆听白色的浪花欢笑着拍打堤岸,长途飞行的疲惫与困乏一扫而空……</h3> <h3>暖男导游讲述:</h3><h3>当今摩洛哥,提及妇女地位的改善, 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萨尔玛·贝娜妮" </h3><h3>摩洛哥王妃,是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妻子!</h3><h3></h3> <h3>1999年,当时还是王储的Mohammed 对美丽的平民大学生萨尔玛一见倾心,于是两人开始交往。她让国王求婚时决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l</h3><h3>国王不仅答应了她的要求,一生只能取她一个,还让父亲的嫔妃搬出王宫,并向全国颁布法令修改宪法,令整个摩洛哥实行一夫一妻制。对摩洛哥王室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h3> <h3>这也说明国王六世为什么国权军权伊斯兰首领全统,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吗</h3><h3>2016摩洛哥宣布:对中国公民出镜实行单方面免签。可见对中国人民的友好</h3> <h3>穆罕默德五世广场</h3><h3>因广场上聚集着成百上千的鸽子,俗称为"鸽子广场" </h3><h3></h3> <h3>鸽子们俨然将这里当成了它们栖息的乐园!</h3><h3>有张开翅膀在空中盘旋的、有蜻蜓点水般起落的、有迈着小碎步低头啄食的、有在水池边慢条斯里地整理羽毛的、也有闲庭信步的……</h3> <h3>这些自由自在、旁若无人、无忧无虑的鸽子们给休闲的人们带来了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h3> <h3>"我要在穆斯林世界的最西端建一座大清真寺!"</h3><h3>因哈桑二世当年的一句豪言壮语,于是就有了这座耗资5亿美元、占地2万平方米的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清真寺。</h3><h3>它依海而建,其中三分之一是建在海上,来说明他们是从海上来。屋顶可启闭 ,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大理石地面可供暖。可供十万人做礼拜……</h3> <h3>宣礼塔有210米高,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它的形式和装饰风格非常传统,但设备之先进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h3> <h3>第一张团队合影个个神采飞扬</h3><h3>我们好多之前素不相识</h3><h3>但我们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美</h3><h3>那么,让我们在令人陶醉的摩洛哥、突尼斯</h3><h3>做个初夏梦吧,弹一曲欢快的奏鸣曲,让美好的记忆长存……</h3> <h3>摄影爱好者</h3><h3>一般都会如此着迷他镜头里喜欢的美丽</h3> <h3>如此相像的姐妹,我们萍水相逢</h3> <h3>这座豪华现代又不失庄重古朴的清真寺体现了前国王哈桑二世的治国方略。也向世界展示了摩洛哥民族建筑工艺的精华,是当今摩洛哥和平稳定的象征!</h3><h3>清真寺堪称卡萨布兰卡的城市标志,而卡萨布兰卡则是现代化摩洛哥的缩影……</h3> <h3>太阳即将从它的穹顶下落</h3><h3>溶化在海上的银色辉光里</h3><h3>缓缓向我涌来的大西洋浪潮如激荡的和弦</h3><h3>又如即将黄昏时奏响的晚钟</h3> <h3>去马拉喀什途中,一个叫不出名的休息站(头顶斗大的字母在我看来就盲)</h3> <h3>姐分享的梦龙是我最喜欢的</h3><h3>有滋有味!</h3><h3>无意中朋友帮我记录的</h3><h3>真好!</h3> <h3>Day 3—4</h3><h3>马拉喀什</h3><h3>主要景点:</h3><h3>马约尔花园</h3><h3>艾本哈杜古村</h3><h3>瓦尔扎扎特电影基地</h3><h3>德吉玛广场(不眠广场)</h3> <h3>马拉喀什位于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脚下,城市物产丰富、古迹众多,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之一,也是摩洛哥的商贸重镇<br></h3><h3></h3><h3>(新城区马尔约花园附近街巷)</h3> <h3><h3>处于沙漠边缘的马拉喀什,既有着华美的欧式建筑、卓越的园林,也有着烟火气十足的市井风情……</h3><h3>欧式艺术和市井风情在这里和谐共处……</h3></h3><h3><br></h3><h3>没见过现买现做的水果大披萨?</h3> <h3>马约尔花园位于马拉喀什的新城区,这座漂亮迷幻的私人花园,是法国的东方风格画家雅克·马约尔毕其一生设计建造的。在他之后的1980年,圣·罗兰品牌的创始人伊夫·圣·罗兰无意中发现了这座非凡漂亮的花园,立即疯狂地迷恋上了这里,也因此而成为这座花园的第二任主人。他经常在花园中滞留、沉思,这座花园给了他许多设计灵感,也成为他无可替代的栖身之所。</h3> <h3>这里有世界各地搜罗的各种花草植物、仙人掌园、藤蔓长廊、竹林小径、莲花池塘等植物景观……</h3><h3>花园的别墅、廊棚、墙壁、坛罐、花瓶、水池,处处可以看到那蛊惑人心的蓝,这种大胆、艳丽的原生蓝色~钴蓝色,被称为"马约尔蓝"。</h3> <h3>颇有特色的艺术书店吸引了不少游客</h3><h3>世上所有的书籍</h3><h3>不会带给你幸运</h3><h3>它们却会悄悄引你</h3><h3>回归到你自己</h3> <h3>走进这里,如同走进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h3><h3>艺术家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模范,只是因为他是不完全的人群里比较最完全的一个!</h3><h3>他对色彩深沉地探索</h3><h3>为世界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美……</h3><h3>感谢艺术家们!让我在这里体现出最美的一面</h3> <h3>位于德吉玛广场前的库图比亚清真寺,建造于1195年,唯一的宣礼塔高67米。</h3><h3>这座高大巍峨、富丽堂皇的纯正穆斯林建筑非常引人注目……</h3> <h3>可惜清真寺规定妇女及非穆斯林不得入内。我们只能在清真寺的门前广场转一大圈,"望塔兴叹"了!</h3> <h3>匆匆来到德吉玛广场,导游带我们先登高瞭望,咖啡馆里歇歇脚喝喝茶,暖男一个呀</h3> <h3>德吉玛广场,也称不眠广场,白天是个大集市:食品、饮料、皮具、布匹、服饰、香料、铜制灯具及各类工艺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h3><h3>魔术师、算命的、舞蛇耍猴的、表演杂耍的、乐手、歌手、纹身的、画画的……三教九流齐聚一堂,混迹于此;各路神仙轮流上阵,各有地盘,那叫一个热闹!</h3><h3>露天饭铺、小吃店布满街头,加上数不清的集市小摊及摩肩接踵的人们……</h3><h3>一个鲜活而富有生机的古老集市!</h3><h3>人间百态,在这儿展露无遗……</h3> <h3>摩洛哥是一个收小费国家,这两张照片我是……不方便说呀</h3> <h3>品尝当地小吃</h3> <h3>味道不是预期,但沙漠里的海鲜,你想象到吗?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嘿嘿……😁</h3> <h3>艾本哈杜村又称"赤土城堡",始建于十二世纪。既是骆驼商队的休息驿站,也是原住民柏柏尔人控制撒哈拉沙漠商路的重要关口。</h3><h3>在阿拉伯语中,"艾本哈杜"意为"设防的城市"。</h3><h3>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艾本哈杜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h3>虽历尽千年沧桑,但艾本哈杜村独特的人文风貌至今仍保存完好。</h3><h3><br></h3><h3>下面照片桥面的那端二个人(放大看),竟然是我和姐,朋友在前面等候N久,让桥上其他人走完,才抓拍到的可见之用心,好珍贵</h3> <h3>一座桥连接着古村落与新村!</h3><h3>全盛时期,这里曾居住着好几百人,现在大部分居民已搬到桥对岸条件更好的新村。</h3><h3><br></h3><h3></h3> <h3>漫步艾本哈杜村</h3><h3>高大的城墙、角楼、曲折狭小的街道;鳞次节比、错落有致的褐红色房舍;陡峭的阶梯、时不时出现的断头路……</h3><h3></h3> <h3>小巷深处的柏柏尔女人</h3> <h3>沿街及巷内的商铺主要陈列一些摩洛哥本地的手绘、服饰、艺术品等……</h3><h3>比起马拉喀什德吉玛广场那份嘈杂,这里的生意人可要"闲情逸致"得多!</h3><h3>不过人们也不吝微笑,时不时也会用灿烂的笑容来释放善意……</h3> <h3>这里处处孕育着古老、寂寥,有着沧桑而厚重的感觉!</h3><h3>这个posi是时装队老师教的,希望画面增加现代时尚元素,结果如何有待评判</h3> <h3>中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咧着大嘴,幸灾乐祸、毫不留情地嘲笑着散落在赤色大地上的我们,此时的黑色素以几何倍数的速度遍布我们全身,带去的防晒霜竟然原封不动的一次没擦。</h3> <h3>导游提议小团队合影,确到高处的时候</h3> <h3>最高处俯瞰沙漠绿洲,有种久旱逢甘露的解渴。</h3> <h3>今天将近7小时的翻山越岭、长途跋涉</h3><h3>穿过海拔2250米的阿特拉斯山脉,盘旋山口车上等拍许久的我</h3><h3>终于拍到了常年雪山巍峨壮丽,好兴奋哦<br></h3> <h3>站在雪山脚下</h3><h3>山谷和峭壁之间一派风光,尽收眼底</h3> <h3>离开雪山脚下前往瓦尔扎扎特,去看看摩洛哥的"横店影视城" (好莱坞大片的拍摄片场)</h3><h3></h3> <h3>影视城内空无一人,临时搭建的摄影棚也比较简。棚内的几个木架上陈列着在此拍摄的系列电影剧照。</h3><h3>有的清晰,有的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了!</h3><h3>数量众多,不愧为电影重镇!</h3> <h3>打个电话给片场,红色之城里自编自导自演的</h3><h3>电影《红衣女郎 》开拍了</h3><h3>嘿嘿……可能会红!</h3> <h3>红色之城《红衣女郎》不红也红,为自己打99分,至少尝试努力过,有一个年轻的心态吧</h3><h3>心若年轻 ,你便不会老去!</h3><h3>心若老去,你便不会年轻!</h3><h3>同时也为文艺界多多少少99分的朋友们点赞👍,还在为这一分之差不抛弃不放弃</h3> <h3>谢谢收看<br></h3><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