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最后的文人雅士</p><p> ——复水云间</p><p>水云间美友:</p><p> 观赏了令慈珍藏的先辈遗墨照片,对这些劫后尚存的书画珍品我只有崇敬和感慨,我末学陋识,何德何能敢写解读文章!然请托难却,谨以高山仰止之心,不辞浅薄涂鸦点简介文字。</p><p> 清末民初,上海华洋杂居,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你的祖辈同钱名山、李瑞清、曾熙、唐文治等逊清遗老是中华正统文化的捍卫者。他们为后世留下大量诗文书画珍品,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民国辉煌。设館授徒,培养了大批书画诗词方面的泰斗,使中华文脉薪火相传,张大千、谢玉岑、谢稚柳、马万里、朱屺瞻等皆出自他们门下。</p><p> 倏忽百年过去,这些晚清和民国造就的先贤方家,已很少被人提及,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文人雅士。</p><p> 当今充斥媒体文艺中的末代皇帝、皇后,最后的王爷、贝勒、格格等,他们能代表什么?这些被历史的雾霾模糊了的文人雅士才是中国正统文化的代表。</p><p> 令尊令慈这一代人堪称世家子弟,他们的品格和文化教养并非乌纱帽、钞票和文凭这些人所渴求的东西能划等号的。即使是蝇营狗苟的小人得志,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很难改变他们的粗俗本性,只能算是暴发户而已。</p><p> 世家子弟的品格和文化教养,非经百年数代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香家庭陶冶,是难以养成的。</p> <p> 你的外公孙颂陀先生(1881—1953)名肇圻,字北萱,号颂陀、蒲石居士,无锡人。</p><p> 清末拔贡,民国时期曾任山东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教育厅秘书长等职。</p><p> 工书善画,尤邃于诗词,吐属瑰丽,浑脱浏亮。晚年遭逢日寇入侵,避居上海,于变乱频仍中摭拾见闻,发之吟咏。计有《箫心剑气楼诗存》、《箫心剑气楼诗存辛未集》、《诗余》、《箫心剑气楼纪事诗》、《箫心剑心气楼联语》等遗作为上海图书館、湖南图书館和无錫图书馆收藏。</p><p> 至今无錫名胜之地多有先生撰并书的对联。</p><p> 先生一门风雅,其兄孙保圻也是诗人,无錫最早报纸《锡金日报》的创办人,他们还是钱基博的嫡表兄,钱钟书的表伯。钱基博1931年曾为先生的《箫心剑气楼诗存》作序,钱钟书1934年也曾在他自印的第一本旧体诗集《中书君诗初刊》跋中说:“旧作答颂陀丈有云‘不删为有真情在,偶读如将旧梦温。’ ”可见钱氏父子对先生的感情。</p><p> 这幅墨龙扇面,颂陀先生画于1924年。我曾多次观赏过波士顿艺术館藏南宋陈容的《九龙图》,先生的墨龙画法和构图意境与之相近,足见其书画造诣之深。</p><p> 下款跋语,先生的慈悲悯农之心令人动情。</p><p> 跋语系文言,我用简体字标点断句后,再将白话简注括号内,助你理解:</p><p> “甲子夏(1924年夏季),北方苦雨(暴雨成災),南方亢旱(干旱),农民云霓望切(农民望着满天鸟云,急盼雨下)。因作墨龙以祈之(因此画墨龙来求老天爷快降雨)。乃不二日而雨(于是不到二日雨下),岂事之偶然欤(这难道是偶然吗?欤是文言语气助词,同现代汉语中的吗和呢,也表示啊)?仰天心之感召也(老天爷被我的诚心感动了)!”</p><p> 双星度河之夕前二日(双星是指銀河两边的牛郎和织女星座,双星度河指甲子年七夕,即1924年8月7日,前二日是1924年8月5日。)此画之作已近一百年了。</p><p> 另一面是先生节临汉隶《曹全碑》28字,字字结体匀整,风格透逸,在近代临写曹碑书法家中少见。</p><p> 《曹全碑》是东汉末年爱民清官曹全(字景完)的门生故吏为其立传树的碑,不仅书法成就高,为学隶者必临的范本,且行文精练,文釆斐然。先生节临的短短二十八字,就记载了曹全先祖曹参辅佐刘邦打天下。汉武帝(世宗)开拓疆土后分封曹氏后裔于扶风等处领地的史实。</p><p> 曹全的先祖 曹参,文武双全。是汉初继萧何之后的笫二任宰相,成语“萧规曹随”就是讲他俩的故事。</p> <p> 《七夕填词图》折扇是令慈珍藏的先辈遗物中最珍贵的一件,它是由三位诗书画大师合作的佳品。</p><p> 作画者陶运百先生(1905—1975)非一般人物,他是常熟虞山勺园主人,与张大千兄弟、吳湖帆相交甚笃,书画与吳湖帆齐名,被誉为常熟吳湖帆(如今拍卖市场上吳画已近天价)。</p><p> 陶先生虽是书画大家,却命途多舛。1949年后生活潦倒,1957伪造古画《元文宗临兰亭图》以換稻梁,却因画技高超,几可乱真,竟被当作国宝送至北京,被其老友,时任文物处长的大鉴赏家张葱玉识破,以伪造国宝罪检举入狱,1975年死于狱中。令人唏噓的是,致陶先生死地的赝品《元文宗临兰亭图》在2015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80万元成交。</p><p> 陶先生在扇面上画的《七夕填词图》有空灵之气。花卉树木随意点染,皆有妙处。人物形象飽满质朴,线条沉着劲练,有陈老莲笔法。</p><p> 这幅扇面画构图、章法布局完美,词书画印四种形态珠联璧合,在文人画中不多见。</p><p> 尤其是颂陀先生的《蝶恋花》词长题款精釆,虽占较多留白,却给画面增色不少。当今所谓的书画大师很多,但他们是怯于题此诗词长款的,因为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书法造诣不夠。这也是文人画和画匠画的区别了。</p><p> 七夕画无月,画中人物抬头望处是蒲翁的蝶恋花词,足见运百先生对颂陀先生的崇敬之情,也是此画意境的妙处。</p><p> 从跋语中可知此画作于1948年中秋节。</p><p>颂陀先生蝶恋花词,填于时局动荡的1948年,作者借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此词意境深远,文釆近乎炉火纯青之境界,如不是诗词学养深厚之人是难以写出赏析文章的。</p><p> 我不夠格评论先生的词,只能用现行的简体字断句,并将文言词汇注以现代汉语词汇在括号内,助你理解:</p><p> “别后相思知几许。憔悴为郎,俦(伴侣)谅侬心苦。不是佳期休暗度。銀潢(銀河、天河)如练多风霜。</p><p> 回首江山飞故土。密约重重,梦里浑无据。灵鹊飞来天又莫(喜鹊茂密搭桥,如诗经中有’维叶莫莫’句)。相逢好把衷情诉。”</p><p> 此词书写中有三字是古体写法,电脑和手机是输入不了的,我也注上出处:</p><p> “密”字釆用的是唐代孙过庭草书写法;“灵”字釆用的是甲骨文的写法;“莫”字是釆用秦简的写法。</p><p> 扇子的另一面书法落款是常州人钱名山,字振锽(1875—1944),此人了得!是清末民初江南大儒,光绪进士,翰林编修,官至刑部主事(相当于当今副厅级)。他也是诗书画大师级的人物,早年辞京官回乡开办“寄园”书院,弟子满天下,谢稚柳、马万里等大家皆出自其门下。</p><p> 从扇面行草书体来看,其欧颜笔法深厚,也有六朝风韵,气势博大高远。连于右任都坦言:“名山先生书法比我好。”</p><p> 书文内容为北宋文人论诗文的语录。欧阳公(欧阳修)、曾子固(曾巩)、王介甫(王安石)、梅圣喻(梅尧臣)皆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孟韓(孟郊和韓愈)为中唐诗人。</p><p> 你对扇面落款“一面是老伯,一面是仁兄,”不知怎么回事?如果你知道他们三人的生年就好理解了。</p><p>你外公生于1881年,陶运百生于1905年,小24岁,是晚辈,理当尊称你外公为老伯。钱振锽生于1875年,长你外公6岁,文人重礼数,同辈人中即使对方年少也尊称为兄,自谦称弟。</p><p> </p><p> </p><p> </p><p> </p><p><br></p><p> </p><p><br></p> <h3> 两个便携小印泥盒应是你外公外出创作书画所用。黑印泥用于丧事书画和挽联。</h3><h3> 青花瓷小印泥盒上腾云仙人画极生动,不知盒底是否有产地或制瓷年代印?</h3> <p> 此扇面作画者郁慕云,民国时期女画家,张大千弟子。出身民国时期上海大药商家庭,其父郁元英1948年去台湾。其弟是新党主席郁慕明,曾被***接见。其夫湯志鈞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研究戊戌变法史的权威历史学家。著作等身,曾多次赴美日讲学。</p><p> 她的画风极似张大千,从题款来看她是极尊敬先慈的。</p><p> 扇子另一面是节临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草书《书谱》中的一段。内容讲谢安(王羲之老友,曾师从王学书)与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关于他们父子书法水平比较的对话,以及孙过庭对王献之人品的批评。临写太长,我如将这段草书用简体字标点断句后,再用白话文译出,足要写上数百字。</p><p> 《书谱》是当今能见的唐代少有的书法真迹,不仅是极好的草书范本,也是一篇经典的书论,只可惜存世只有上卷而无下卷。你如有兴趣,可找有关《书谱》的书籍来读,增长书法知识。</p><p> 我先将扇面临写部份用简体字标点断句,供你辨识:</p><p>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錄。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书何如右军?”(此句书谱原为“卿书何如右军?”漏临了“卿”字。)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資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扎,虽复粗传楷则,克箕裘。(此句书谱原为“实恐未克箕裘。”漏临了“实恐未”三字。)况乃假托……”因扇面破损,临写的余下部份已不可见。</p><p> 再试用白话语体译出助你理解:</p><p> 谢安平时很会写尺牍(古时称书信为尺牍,多用行草书体书写)书法,而不看重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字子敬)的尺牍书法。献之曾写过一些自认为很好的尺牍书法送给谢安,心想谢安必定喜欢而收藏。谢安收到后总是随便在上面题几句话后还给他,献之心中很不高兴。谢安曾问献之:“你的书法与你父亲右军(右军是王羲之官职)相比怎样?”献之答:“应该超过父亲。”谢安说:“舆论却不象你这样说。”献之又答:“时下的人那知道评价书法水平的高低!”献之虽权以此话来塘塞谢安的问话,但自认为书法超过父亲,从孝道方面来讲不是过份了吗?况且立身处世要注重名声,要侍奉和尊敬长辈和有德行的人。有一条巷子名为“胜母”,孔子的学生曾参为讲孝道而不进入。以献之的笔墨水平来继承父亲王羲之的书法,是难以达到的,虽说献之是学父亲的书法,但不过仅学到大概的规则,而还没有掌握父亲书法的基本技能。更何况他还假托……(至此扇面破损,余下字迹不可辨)。</p><p> 不克箕裘的注释:不克——还未掌握。</p><p>箕裘——“箕”,用竹编簸箕。“裘”,用兽皮制衣服。此句意思是还未掌握基本技能。</p><p> 你说:“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己的硬伤。”这是可以通过阅读来解决的,我建议你通读有白话注解的古文速成选本《古文观止》和有文白对照的《史记》,你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p><p> 白话文成为现代书面语言也只不过百年,而文言文的形成已历经了三千年。要使自己的文笔有活力,不学好传统的文言文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p><p> 你读过胡适、林语堂、粱实秋、鲁迅等人的作品。他们都是先培植好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后,走向世界才有大視野和大情怀的文学大师。这些民国造就的大师也是当今难以复制和超越的了。</p><p> 此段《书谱》的临写,还是较有草书法度的,但笔力柔弱。虽无题款,估计还是郁慕云所临。</p><p> 画后落款甲申年是1944年,此扇面书画之作已过去了75年。</p><p> 建议你将破损处修整好,妥善收藏。</p> <h3> 此扇面画法一般。题款过简,属穷款,鈐印模糊,从照片中难辦是买是画?要看实物方可得知。</h3><h3> 题款中的乙酉年是1945年,至今也有74年的历史。建议你将破损处修整好,妥善收藏。</h3><h3> “拂暑”是文言辞语,意即用此扇驱夏热。类似于冬天作书画题款中的“呵冻”。</h3> <h3> 这是两把精致的杭州舒莲记扇庄出品的檀香扇。从扇盒底部的繁体字来看,应是民国时期的物件,是当年名门闺秀和名嫒手中的文玩。保存的品相很好,不知是否未全展开,每把扇子从图片上都只能看到一片大骨。</h3><h3> 舒莲记扇庄是杭州本土制扇厂家,创建于清代。舒莲记的扇子我曾在拍卖资料中见过,由于不太关心,所以对估价无记忆。我对此物是外行,也不便评说。时间久远的工艺品都是有价值的,何况还是上辈的遗物,应该很好珍藏。</h3><h3> 真正的檀香扇有香味,不易被虫咬,但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置于通风处,才能长久保存。</h3> <p>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p><p> 我虽一介草民,却出身于有文化氛围的家庭。先严一生以字墨和算盘讨生话,受过良好的家塾教育,喜爱文学和书法,写得一手好欧字。老人家在世时常与一班同好谈诗论文,我自小爱在旁聆听。</p><p> 及至成人,为尽孝承欢,我为老人家掏购了大量诗词书籍和碑帖,并从1978年《书法》杂志创刊开始,未间断订购了近二十年。我还在地摊掏购了许多精美的拍卖公司的书画拍品目录画册。以上书刊加上先严遗留下来的碑帖和书籍,总计有上千册之多。其中就有你外公及其交往的诗书画大家的的作品,并附有生平介绍。</p><p> 为使我的回复少谬误,对有些拿不准的资料,在严谨可信的搜索引擎上进行了反复查找和核对。</p><p> 不知你满意否?</p><p> 祝夏安!</p><p> 静乐寿</p><p> 2019.5.23</p> <h3> 附录:</h3> <h3> 你外公颂陀先生晚年遗像</h3> <p> 你祖父近代数学家顾澄遗像</p><p> 顾澄是个人物,却是个悲剧人物。他曾是民国时期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的名教授,是中国最早的数学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对中国近代数学作出了不灭的贡献。这样一个逻辑思维能力极强的数学家,却在政治上看不清路。虽然字养吾,但终未能养吾浩然之气,偶一失足成千古恨,当了两年日寇卵翼下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教育部长。华夏民族是重气节的民族,盖棺论定是铁定的了。</p><p> 你父亲的高风亮节可圈可点,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从上海跋涉数千里到大后方昆明,为祖国的抗战出力,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英国留学四年后,在新中国始建的1949年11月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为建设新国家尽心竭力。不幸1957年被莫名派右,从此飽经忧患并累及后人二十二年,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历史的悲剧。</p><p> 你母亲曾躬耕杏坛,挑李芬芳,在那特殊年代却不敢向子女提及外公的生平,只说是职员。这是当时她唯一能护犊的办法,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她所讲你外公是职员出身也并非虛言,颂陀先生晚年从事工商业,参加了荣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之父)的茂福申新企业,在公司里担任高级职员直至退休。</p><p> 祖辈遗物尚存,往事并非如煙飘散,如能代代相传,则名门望族文风和荣耀得以传承,功莫大焉。</p> <p> 颂陀先生作于1943年的山水扇面,题款诗云:“濡墨写山川,乡关何处是?策杖过桥来,可有风云思?”时值日寇入侵,国土沦丧,先生避居上海,浓浓的家国情怀质朴感人。</p><p> 诗后署号蒲石居士是因先生曾寓居沪西蒲石路(今长乐路)。实业家荣德生,以及丰子恺、钱钟书、张爱玲等诸多文化名人也曾寓居此路段中,这是一条有故事的名人路。</p><p> 民国报刊补白大王郑逸梅(1895—1992)也是颂陀先生寓居上海时过从甚密的文友。我早年喜读郑先生写的近现代文史掌故文章,其文字短小精悍,叙述亲切生动,兼具史料性和趣味性。我收藏他所著的《艺林散叶》、《清末民初文坛轶事》、《清娱漫笔》等书中记得有一篇述及颂陀先生之处: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号寒云,是先生的诗友。此人身世显赫,是袁世凯次子,又是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之父,其儿媳是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的核物理学家吳健雄。袁克文精通书法绘画,诗词昆曲造诣极深,其父称帝时他曾写诗劝阻,“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晚年寓居上海,生计日窘,以贱卖收藏和卖字卖文为生,其殆后颂陀先生作挽联,“身世难言,词赋江关空寄慨;华年逝水,煙霞风月彀销魂。被郑逸梅认为是众多挽联中最为贴切者。</p> <h3> 袁克文自书《感遇》诗二首,其中有劝阻其父称帝句:“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h3> <p>颂陀先生指画《老树寒崖》立轴,</p><p> 尺寸:62X24.5cm(约1.5平尺)</p><p> 在北京华夏金典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3年9月26曰的拍卖会上估价3——5万元,最终以何价成交未提供。</p><p> 不足1平尺的指画,竟有九位同时代的文人雅士画后题跋,可见颂陀先生当年的的人品和名望非同一般。</p><p> 其中我能辨识出的有两位:</p><p> 沈惟贤,光绪举人,上海松江人,工诗词善书法。曾任嘉兴、钱塘等地知县,是口碑较好的爱民清官。辛亥革命爆发,辞官回乡,与革命党人组建松江军政府。日寇侵华坚不事敌,避居沪上以诗文书画自娛,疾终沪寓。</p><p> 吳观岱,无锡人,工书善画,山水人物兼妙,尤擅画梅。曾入清宫为光绪帝绘课本故事,后又在北京大学授画学。</p><p> 从吳的题跋中可知此画作于乙卯年(1915年),颂陀先生时年34岁,即已名重一时。</p><p> 此幅指画名人题跋之多,定为颂陀先生所珍视之物,传之可信托之后人。如今何以流入拍卖市场,其中必有一段跌宕曲折的故事。</p><p> 此画之题跋记载了清末民初寓居上海的文化名流之间的交往,颇具近代中国书画史的研究价值。拍得者是颇具慧眼之人,拍卖方未公布何人以何价拍得,更增添几分神密感。</p> <h3>颂陀先生信扎</h3><h3> 一方小纸片,寥寥31字,竟在北京泰和嘉成拍卖分司2015年5月31日拍卖会上估价5千元——8千元,成交价5.750元。</h3> <h3>水云间的回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