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罗晓军</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7年7月29日是周六,早上6点30分,我们江汉同学赵龙、赖东升、吉忠民、胡少玲等一行五人,沿二广高速驱车前往南阳油田,开始了“童年之约,谢师恩会发小圆梦之旅”。蓄谋已久早该45年前就成行的愿,此刻如梦以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生命里会遇到什么人,是一种机缘巧合。每一个曾经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人,都是你生命里绝非偶然应该出现的人。岁月在变迁,彼此在成长。不是每一次遇见,都会触发魂不守舍无可救药的思念;不是每一个情结,都能让我们挥之不去梦中缠绵。但有没有一种机缘巧合,叫命中注定我想你;思念情结不了,永远走不出梦中蹒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对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恩施三孔桥小学读过书的同学而言,还真有这么一种机缘巧合,命中注定了今生彼此割舍不断的想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和南阳发小这种特殊的机缘巧合,是因为共和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五七油田”石油会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早在1924年,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在江汉盆地一带进行地质考察,把江汉盆地列为第二沉降带中找油的远景区之一。</p><p> </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做出著名的“五七指示”。1966年8月,石油部将江汉油田升格,代号就是与时俱进的“五七厂”;1969年11月,江汉油田更名为“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到1972年累计在湖北省发现了11个油田和一个气田。</font></h3> 1970年4月,江汉石油勘探会战队伍在河南南阳地区开展石油勘探,在河南省内发现了南阳油田。<br> <h3><font color="#010101"> 会战期间,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四分部下辖3个团,14团在江汉会战。13团在南阳会战,1971年8月7日3249钻井队打的河南油田发现井—南5井喜获工业油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5团在湖北恩施和四川万县地区会战,发现并会战建南气田,15团总部机关设在恩施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院内红楼,这就是老恩施人耳熟能详的恩施五七厂。我们就是从那时起,因为头戴铝盔走天涯的父辈,在恩施三孔桥小学同窗共读相遇相知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江汉油田勘探会战指挥部于1972年5月撤销,成立了江汉石油管理局。1972年5月1日,原四分部13团参与会战的河南南阳勘探区块,单独成立“五一油田”。13团奉命调回胜利油田,正在建南会战的15团3000多人,上南阳接替13团工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5团团部带留下队伍,继续气田勘探开发,并成立建南气矿,15团随之撤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和许多现在南阳的恩施15团发小,就是那个时候,听着父辈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儿,念念不舍依依惜别的。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我们各自辗转在对方渺无音讯的世界里,任时光飞逝。本以为此生就这样流年漫长再无交集,但谁曾想儿时发小结下的缘,居然演绎成了无法逾越的情结坎;时间越久,思念越深;年龄越大,越相思成灾,不能自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有人说,想念一个人久了,一定会重逢。我的确感同身受:因为唯有久别重逢,才能释放这世上日积月累的所有牵挂思念;唯有不见不散,才能弥补岁月中彼此缺席的错过遗憾。我们曾傻傻地以为来日方长,足够我们随心所欲到达任何想去的远方;我们曾天真地预设有那么多惊鸿一瞥的机会,足够让我们与之守望的发小互道别来无恙。从未料到,一别经年,同学再见,居然要等待漫长的45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十点半,在南阳市卧龙岗,我们和前来迎接的南阳油田李云勤、廖丽霞、冯文忠、林莉、赵松玲等同学会合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江汉南阳同枝连理,会战同根亲如兄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卧龙岗前跨越时空的第二次握手,江汉南阳同学一口亲切如同乡音的油普(油田普通话),让所有的接头暗号相形见绌,形同虚设,立刻把彼此拉回到了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我们一见如故,无话不谈;我们一别45年,仿佛就在昨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有1800多年历史,是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也是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与忠臣的代表人物,是永垂千古的杰岀人物,被后人称为人中之龙。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白居易《咏史》“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向智圣致敬的直接方式,就是武侯祠前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前,合影留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诸葛草庐,古朴简陋,却名扬天下。刘禹锡的《陋室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4月份去恩施,三剑客三缺一。这次去南阳,三剑客专门在诸葛草庐前,弥补恩施东风摄影社合影未遂之憾。寓意有二:一是,三个剑客也赛过一个诸葛亮(组团的力量胜过单打独斗);二是,只要三剑客同行,哪里都是当年的东风照相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前几天还烈日炎炎三十七度的南阳,降到了28度。微风轻拂凉爽惬意,真是天公作美,天随人愿,天助我们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踏遍万水千山,归来还是少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时光会替你沉淀,穿越时空百转千回归来的发小;岁月会陪你看透,青葱岁月童心未泯的思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像童年般快乐地在卧龙岗游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在诸葛亮夜观天象之处“伴月台”鸟瞰;在刘备诸葛亮纵论天下的三顾堂驻足;在大拜殿颇有影响极具深思的楹联前品味,这副“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的楹联,非常饱满地体现出中国历史上最为推崇“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必须点赞;在宁远楼前静悟,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仿佛就在耳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南阳武侯祠是南阳市博物馆的馆址所在地。我们在这里参观了《东汉南阳历史展览》。并了解到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曾孕育五大圣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果然是一方水土造就了人杰地灵。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世上有一种只可意会无以言表的静默思念,平时静静沉积在心底深处,一经点穴式触发,方才喷薄而出势不可挡。这是因为,世界上再锋利的刃,也无法切割发自内心的念;绵延一生的久别重逢,才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回眸一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一切也就不复珍贵;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们宁愿选择从未分开;在游览卧龙岗和中午聚餐的数小时中,我们和南阳同学聊童年趣事,笑点不断,相谈甚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南阳李云勤同学小时候就文采出众,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点评示范。云勤说印象最深的一篇范文,主人公居然是我(当时我是恩施三孔桥小学302排排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他至今还记得范文细节片段,“排里的课桌椅子有一些坏了,摇摇晃晃吱吱作响。排长一声不吭,从家里带来修理工具,利用午休时间默默地把他们修好。小钉子,大锤子,排长挥汗如雨,抿着嘴唇,认真用力地把钉子砸进去。突然,钉子一偏,锤子砸到了排长的左手,顿时鲜血直流。排长一声不吭,擦掉血渍揉揉指头,又高高举起了锤子,一下又一下......”时间久远,我早已忘了当年壮举。听得云勤回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瞬间被触动了。感动之余,我不禁调侃道:“云勤作文出彩,发小鲜血淋漓。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浸透了...牺牲的血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南阳同学廖丽霞和江汉同学胡少玲,当年在恩施是儿时要好的闺蜜。因会战需要,少玲跟随父母突然搬到万州九公里。猝不及防地离开了熟悉的班级和朋友圈,来不及向闺蜜和同学话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新的学校,少玲对老同学相思成灾;很长一段时间,课间或放学后,一个人坐在山坡,发呆抹泪。学校校刊投稿,她的笔名只有两个字,“丽霞”。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时候,你可能坚强得百毒不侵不折不挠,也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一发不收。此次南阳闺蜜相见,互诉衷肠,甚为催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诸如此类之童年记忆,在南阳江汉同学的回忆中连绵不断。我们共同回忆了,上学路上面对小河沟的“跨越天堑”;班级轮流放羊的快乐童年以及羊不见了后的肝肠欲断;当年会战芦席棚火烧连营的悬疑惊险;放学归来和礼拜天勤工俭学砸碎石子的不易艰难;百步梯蛇果山泉的甘甜;清江学泳的喜地欢天;以及邻居冯文忠家学习小组的互帮互助游戏体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午四点半,我们和部分南阳同学一起,虔诚地探望了我们小学的启蒙恩师班主任(三个排都教过,时任302班主任)白淑芳老师。听说我们要来,80高龄的白老师提前在楼前树荫下等待;一下车,不用介绍,我们一眼就认出满头银发容光焕发的白老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疾步上前,围在白老师身边,聆听久违多年的诲人不倦。恩师昔日耳提面命,恍如昨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进白老师的家,客厅正面墙上,张贴着毛泽东、列宁、斯大林和马克思画像,画像一尘不染,瞬间给我们带来满满正能量。白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她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看着1971年6月1号与同学们的唯一一张集体合影,和我们一起回忆了当年在恩施点点滴滴,解开了我们因年幼不得其解的一些困惑;我们简要地汇报了各自的工作情况,。白老师以自己55岁退休前光荣入党(年轻时因家庭出身影响入党申请)的亲身经历,勉励我们乐观进取永不放弃,勉励我们教育为本家风传承。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此时此刻听师一席话,依然有胜读十年书之感,受益匪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我们拜访白老师期间,微信群里的同学纷纷托我们向白老师致敬祝福。我们请白老师把对同学们的期望,以语音的方式在70多人的同学微信群现场直播,同学们听到白老师熟悉的口音,倍感亲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晚上六点半,黄桂兰、李梅英、杜玉华、肖曼云、干蜀红、阮宝华、陈若琦等更多南阳同学赶来欢聚一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童心未泯 ,一切皆甜。我们同学,半数已退休,其他的也即将退休。大家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更珍惜同学间的感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南阳同学热情似火盛宴款待,我们互诉衷肠同表思念,我们举杯为号把酒言欢。世界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没有人一直原地等你刻舟求剑。世事无常,瞬息万变;童心未泯,一切皆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相约邀请南阳发小,常回当年父辈会战我们相知的江汉油田看看,不让夕阳下失而复得的二次擦肩成为彼此永远的遗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别45年,人生岁月的沧海桑田,早已让我们习惯了知足常乐,得不到的东西就别要,适可而止比什么都好。然而,这次南阳行,超乎想象的意外惊喜居然就这样不期而遇了。谢谢胜似亲人的南阳油田发小,是你们让这次同学久别重逢,开出了感情最真的花。我们只想化解好久不见的挂念,你们却给了我们返璞归真的再回童年。我们只想要给童年一个美好互联,你们却给了我们思念情结彻底通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天,我们踏上了返程。漫步思念的出口,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一刻已不再怅惘,这一生已不再枉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文中相片由胡少玲、廖丽霞、赵松玲、赖东升等同学提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在此一并致谢。)</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