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b> 王小妮老师执教了《小数的近似数》,王老师作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语言精炼。</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导入环节,王老师通过复习大数的估算,回顾“四舍五入法”,很好的唤起了学生们对旧知的回忆,同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b>新知部分,通过展示情景图豆豆的身高0.984米,小明说豆豆身高约0.98米,小红说豆豆身高约1米。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两种估算结果。引出课题,引发探究。学生在学习大数的估算方法基础之上,很快找到答案。这时王老师及时的引导,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明确了小数估算的过程与方法。同时,王老师注重了数学语言的严谨和数学表达的多样化。如:0.984保留两位小数还可以描述为精确到百分位或者精确到0.01。</b></h3> <h3><b> 在教学0.984米保留一位小数时,教师大胆让学生做,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学生们出现了两种结果,引发思维碰撞。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结果为1.0,末尾的“0”不能省略。同时,教师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让学生多说多练。</b><br></h3><h3><b> 教师注重知识的及时总结归纳和应用,练习巩固内容形式多样,巩固性强。</b></h3><h3><b> 综合而言,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紧凑,练习设计梯度性强,课堂达成率高,学生掌握的好。</b></h3> <h3><b> 韩波老师执教了五年级《找次品》。</b></h3><h3><b>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b></h3><h3><b>本节课,韩老师用“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作为引入,通过课件这样一段动态的影像资料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给眼睛和心灵极大震撼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造成的,不但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而且了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同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情景中。</b></h3><h3><b> 二、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索</b></h3><h3><b>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教学中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身边的实例活动,密切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继续探寻知识,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b></h3><h3> </h3> <h3><b>三、情节设计丝丝入扣、生动形象、及时总结,衔接恰当。《找次品》这一堂课,是一堂较抽象、重视动手研究的一堂课,教师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了解其想法,分组讨论,小组动手研究来探索知识点,而这些方面在韩老师的课堂上都被其很好的解决。韩老师以物品数量2、3开始研究,再讨论2个和3个之间找次品的过程,进而深入8、9时又是如何思考找次品,怎样做才能用的次数最少。</b></h3> <h3><b> 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都很高,既注重学生们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的过程评价。两节课都充分的体现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达成率高!</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