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初夏似火球,课堂切片引凉意——濮阳县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修班第75次研修活动暨培训会

濮阳市油田第十九中学

<h3>  五月虽是初夏,但最近濮阳的天气可格外惹眼,36度,37度...,越来越高的温度让我们感到了酷暑的难耐,5月24日,河南省濮阳县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修活动暨培训会如约而至,各位老师在魏宏聚教授的指导下,各领风骚,一场饕餮盛宴也为我们带来一丝丝的清爽。</h3> <h3>  活动初始教研室陈瑞花主任对本学期工作坊坊主的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并对接下的工作坊的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h3> <h3>  本次活动主持是来自我坊声音甜美的魏瑞芳老师</h3> <h3>  此次活动流程做了更改,今天首先由魏教授进行培训,他把为郑州上街区做的第一次切片报告,本次是从一节语文课《父亲的菜园》引入,一节课魏教授一改往日的简单切点,而是把课堂中遇到的典型片段分为四类进行分析,即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处理、提问的分类及有效性、语文教学中结尾拓展设计及语文教学中读的方式,每一类魏教授都给我们展示了充分的实例,今天魏教授的展示对我们分类型找切点方式方法提供了很好的依据!</h3> <h3>  课堂过渡语是一节课不可或缺的一块内容,一句过渡自然的话会给学生们带来清新的感觉,来自庆祖一中的郭慧玲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她对课堂过渡语切片分析,她分别从定义,功能,类型,原则四个方面加以阐述。</h3> <h3>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怎样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呢?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导入。城关镇三中的程海霞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她对课堂导入的认识,导入方式千千万,但课堂导入的原则不能变,即切合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言简意赅。</h3> <h3>  我坊展示的第一位是来自西完小的王亚洁老师的板书设计切片报告,王老师从板书的作用,定义及标准进行分享,在板书的标准上王老师充分结合我坊四位老师的课堂实录进行论证:</h3><h3>1.结构上:布局合理,层次清晰,有美感;</h3><h3>2.内容上:重难点突出,有针对性; 3.美观上:图文并茂,体现艺术性、逻辑性; 4.教学中:板书与讲解同步,充分发挥副版书作用,强化理解与记忆; 5.全员性:学生参与板书,在板书过程中有生成性问题。</h3> <h3>  魏教授对王老师的报告提出表扬,同时对该切片报告的关键放课时机提出合理化建议。</h3> <h3>  我坊第二位展示的是北完小的孙秀娟老师,她的课堂有效提问切片报告条理清晰,孙老师从有效提问的内涵,功能,原则等方面分享,其中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全员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有效提问需要遵循的标准。</h3> <h3>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修活动已经走过三年多,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其魅力已然不需过多言语,真正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一定是切合课堂的,课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发源地,而切片技术正是我们需要研究课堂教学的工具!</h3>

课堂

切片

板书

课堂教学

老师

我坊

原则

展示

导入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