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滋养内在,书香温润心灵,书香让灵魂变得丰盈,让人由内而外散发魅力,香,扑面而来!我喜欢阅读,但我认认真真的读过的书不超过20本,阅读大多来自杂志,散文,手机,影视作品(对影视作品是一种广义的“阅读”的说法、这种新的认知是从王晓云老师的授课得来的)和大量的碎片式阅读。碎片式阅读是阅读的方式之一,并不是最好的。从去年开始,我买了很多的书,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自己能去认认真真读书,读好每一本书,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用随笔,随手记的方式把生活中所想所思所悟,美好的、不美好的,人、事物、景物,一切的一切,记录下来,所有的遇见都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来日可期的日子里,在书中遇见最美最好的自己,不负时光,不负韶华!<br></h3><h3><br></h3><h3>最近,参加了大理供电局举办的“书香三八”征文活动改稿提升培训班,专家老师们的授课特别精彩,特别是王晓云老师的授课、心得分享交流,特别的精彩,特别有意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经过几天来的整理、收集,把老师们授课、心得,记录下来,分享收藏。在整理的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次再次学习的过程。</h3><h3><br></h3><h3>随手记1:</h3><h3>吴家良老师在谈到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样的意义、认识以及对如何写好家书写好征文分享心得。</h3><h3><br></h3><h3>他说: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在唱着“锅碗瓢盆交响曲”,能够静下心来读一读书,喝一杯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社会在进步,女职工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家庭中的几代人的成长,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努力提升素质,用书香滋养心灵,女性才会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获得真正的自由。对于如何写好家书,一封书信所要表达的内容,标题以及写给谁的信,以及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观点,都需要非常明确。如何用一个好的标题来吸引人,在同一篇文章,用不同的标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表达好所要表达的思想,标题高度浓缩、高度概括。无论是家书还是征文,一个好的标题,就是写好了一篇文章的一半,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br></h3><h3><br></h3><h3>随手记2:</h3><h3>王晓云老师用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为授课的开场白。</h3><h3>她说: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我对幸福家庭的理解是,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其乐融融,这是对写作的一个类比,套用写作的标准,好的文章优点都是相似的,不好的文章各有各的不同。我认为: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立意好,框架巧,叙述得体,字字珠玑,让人回味悠长。联系到征文上来说,征文针对性强,有两个级别内容上的不同,一是征文的基础标准,包含立意框架结构、契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二是: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见解深刻,有文采创意,丰富深刻,有思考语言、情感这是一个通用的标准。<br></h3><h3><br></h3><h3>对于一篇征文无从下手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写好一篇征文呢?这里分为五个环节来分享:</h3><h3><br></h3><h3>第一环,审题。也称为“题眼”,是一篇文章题目的重点,明确文章的内容、数量范围、人称范围、文章的大致内容圈定在什么范围,在什么一个区域当中。数量就是字数限定,圈定字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在字数上有突破的话,一般严格的评审首先会把你丢出去,有一个软件,文稿放进去之后,如果字数上有突破,会直接踢出来,字数也是比较关键的,字数的限定对写作者是一个考验,考验的是作者对文章的浓缩以及文章的把控能力,这是一个技术活。审题的时候弄清楚,收要收到什么程度,放要放在什么程度,不能一个劲的放开。</h3><h3><br></h3><h3>第二环,立意。也是一篇文章的主题, 表现的是中心思想。主题是我们生活的基础素材进行提炼反映,努力把生活中的某些根本性的东西提炼出来,这些东西有它的客观规律,是自己的一些思考。总而言之,透过生活艺术和复杂的表面提取出来,就是中心思想,也是这篇文章你要告诉别人的核心思想。“雪花姐”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写了雪花这个女孩,从小女孩时起,然后结婚,一直到丧子,丧夫,重病各种,人生都要遇到的各种磨难都被她遇到了,但是她突出了雪花姐“困难压不倒,笑对生活的坚韧与顽强”,能够再强化下这个主题会非常好,点评:雪花姐的命运悲歌让人伤感,雪花姐的坚韧顽强让人泪目,通篇白描,折射的是女性对命运的深深思考。我们确定主题写几千字的文章,就是要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我们要给别人启发的是什么,我们要给别人输送的正能量的东西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它提出来,都是在写作之前就要做好的准备。当然,我们要告诉别人的,给予别人的的主题也是前提的,必须是正确的,新颖的,积极的,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本质内容的,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用朴素一点的语言来说就是三观要正,太个人,太灰暗,太片面的东西建议不去尝试,不去写这样的文章。</h3><h3><br></h3><h3>第三环,拟题。拟题就是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我们可以对文章画一个设计图,在脑海里有一个大致的样子,如果用盖房子形象的来比喻写文章的过程,拟题对这个房子是什么风格应该是确定的,它是一个大建筑,是一个雄伟的大礼堂,还是海边钓鱼的小茅棚,它的大小,体量,功能在拟题的这个环节应该有了一定的思考。盖房子应该有梁有柱,它的梁是什么样,柱是什么样,瓦面什么样,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个标准一个蓝图了!文章的标题就是一个人的眼睛,美女的眼睛,有亮眼的作用,辨识度高,新颖,能吸引人。我们在化妆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画眼睛,要眼影啊眼线啊各种调整,达到一个亮眼的作用,一看就是大眼睛,水灵灵,忽闪忽闪的,能够做到盈目传情的境界,对文章标题的要求就是和对美女的大眼睛的要求是一样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做的很亮,能够在一大堆稿件中让人看到,觉得这个标题挺不错,先看这篇文章,我们要做到这个效果。</h3><h3><br></h3><h3>第四环,选材。如果用盖房子做类比,依旧是一座房子用什么木料,用什么石料,用什么水泥,什么砖瓦,用多少这些材料,什么材料用在哪个地方,这个心里要有一个构想,然后准备材料,多了不行,少了这个房子盖不出来。有时候,一写要表达的东西太多,经常看到有的人在自己的空间里写文章,洋洋洒洒就能写5、6仟字,但“干货”有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又有多少?初级的材料是没有形成我们要用的,是还没有经过整理消化吸收的,不是真正用于写文章的“干货”。如果把握不好,随意的,不顾一切的瞎写下去,有可能就会,你的材料很多,用了很多很多的材料,盖好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原来想的可能是宏伟的教堂或是海边钓鱼的茅棚,但盖出来的房子可能和和当初的想象不一样,可能是火车皮一样的死气沉沉、黑呼呼的一大间,体量很大,尽管结实,但没人喜欢。选材,怎么选?关键靠的是积累,也就是“写作仓”,平时就得对这个事情做准备,平常有准备了一桶水,取一杯水就很容易。在准备“写作仓”,就要有一个语汇库,素材库和思想库,靠的是平时积累,多听多看多阅读、看影视作品,看影视作品其实是一个广义的阅读,影片会传递给你一些信息,让你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写写影评,也是影视作品带来的素材积累。要的强调的是思想库的准备,我们知道写文章是要文以载道,思想性是第一位的,文章里它的思想它的认识它的观点,从何而来?就需要有这方面的准备,有这方面的积累。因为观点是文章的一个灵魂,一篇文章没有观点它是立不住的,完全没有神采。如何让文章变得有灵魂,有思想性,一般我们就要做到两点:第一点,多思考。在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事情是什么?这事情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大家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瞬息万变,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可以从周围、朋友、家庭多几个思考。比如说,最近的斯里兰卡爆炸、复联4等等,复联4是一个现象级的震动,是一个终章之作,影迷都怀着一种致敬的心理,怀着好像一个时代完结的一种感情,投射到电影上来。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的这样的一点点思考记录下来,如果再把自己的这一点点思考放大、丰富的话,那它就是一篇关于“复联4”比较好的影评。所以呢,我们遇事要多思考,可以有很宏大的视角,关注我们的社会人生,有细微的关照,看周围的人世的变迁,我们生活的地方关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第二点,集录。换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摘抄,摘抄可以写在本子上,也可以用手机的记事本、备忘录或是电脑上的收藏夹。方式不一样,作用是一样的。可以对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是看到的一段话,喜欢的文字收集。甚至某天在家听音乐的时候那几段歌词,钻到你心里一样,穿透到内心的歌词,这些打动我们内心的东西也是肯定和我们内心呼应的。我们可以尽量的训练这方面的能力,格言警句是经过前人思考整理升华过来的,其他这些打动我们内心的,一些情感,一些经历是有呼应的,把这些东西一点一滴收起来,作为自己的资料库。这样,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用到的时候拿出来的时候,经过自己的消化、咀嚼、整理后拿出来,就变成自己的语言,和自己刚收进来的时候变得不一样了!</h3><h3><br></h3><h3>第五环,行文于修改。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在把前四个环节都准备好的话,写东西是最弱的一个环节。更重要是我们日常的准备,写的时候是一个纯技术的活,只要完成写就行了。修改呢,可以自己看,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自己先修改,也可以请别人给你念,或念给别人听,也可以用手机录音,录音后给自己听。都说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文章也一样,思维模式已经固定,哪里觉得不好,情绪表达不对的,好像也无从去修改,这个时候就需要拿给别人看,让别人给你提意见,别人可以给到你客观的意见,你发现不了的问题,别人可能一眼就看到了。</h3><h3><br></h3><h3>对如何写好一篇征文,最重要的是前四个环节。在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h3><h3>1.慎用网络语言,慎用鸡汤文体。语言表达要体现语言的鲜活,经过自己思考,提炼成为自己的语言,现在的网络语言太泛滥,哪哪都有,很容易撞上。所谓心灵鸡汤,有些是有毒的,有的是经过大量注水的鸡汤,如果用鸡汤文指导的人生肯定是过不好的。</h3><h3><br></h3><h3>2.心有所动,随手记录。过去写文章都是用电脑,携带不方便,但现在写文章可以用手机来完成,可以随手记录。用手机的备忘录、便签随手记录,日积月累既提高了写作,也丰富了自我。</h3><h3><br></h3><h3>3.写好一个朋友圈,写好一个微博。自媒体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展示平台,有个人公众号、微信、微博等等,可以尝试写字数在300-500字的一篇小文章,在自己的平台进行展示,加强日常训练。写好一条微信、一条微博的小文章可以让别人更快的了解你,喜爱你,把自己的微信、微博变成一张自己的名片。</h3><h3><br></h3><h3>4.拟定一个亮眼的标题,就像女同胞画眼睛一样,美化眼睛,亮眼。</h3><h3><br></h3><h3>5.思考女性价值观。现代社会的女性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女同胞和男同胞一样去工作,同工同酬,在家庭生活中的付出却比男同胞付出的多。有的女性,被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压榨了,已经没有自我,女性该怎么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做到平衡。新时代的女性应该是思想独立,经济独立,自信优雅,懂得取舍,能“hold”住自己人生的女性!</h3><h3><br></h3><h3>互动环节:一篇文章在拟定标题后,文章的框架、结构要怎么去布局梳理?首先用大概100-200字的标题吸引人,内容就用平时积累的素材,减少关联词的使用,用词要准确生动,用感情来渲染、调色,最后在结尾要呼应主题,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结构。</h3><h3><br></h3><h3>随手记3:</h3><h3>邱澎老师从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的角度分享心得体会:</h3><h3>1.明确概念。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明确是什么样的文章,是叙事,人物,写景状物还是什么类型的文章。</h3><h3>2.感的结果。有什么样的思考启发和独特的心理感受,最后情感升华。</h3><h3>3.一般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用“引用、概括、议论”的方式提炼自己的思想,联系实际进行拓展。真挚的感情最能打动人,好的文章体现的是文章的思想性。</h3><h3>强调:对如何写好征文观点和晓云老师一致。审题、立意、拟题、选材上,表面上看有些机械,却是很重要。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多思考,做一个有心人,发现周边的素材,学会捕捉素材,勤动笔,勤记录。希望女性在生活中要坚持创作,坚持阅读,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h3><h3><br></h3><h3>随手记4:</h3><h3>鉴于美篇文字编辑字数不能超过5000字,因此只能把李灿斌老师的授课省略了…抱歉!</h3><h3><br></h3><h3>四位老师的授课都非常精彩,尤以王晓云老师的授课笔记最为深刻!经过数日断断续续整理,于今日完毕,谨以记录,收藏,并再次学习!<br></h3><h3>2019年5月2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