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记共青城市西湖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材与课堂数学教学改革培训观摩交流会

回忆的梦

<h3>  五月的英雄城,阳光明媚和蔼,热情似火。5月21日至22日,在南昌大学大学前湖校区体育馆里,这里有一场关于小学数学的盛会要举行,全国数十名专家,数百名各省市教研员,几千名优秀教师到场参与。我校派出了胡玲玲、左铨懿、徐金刚、周凤轩四位老师参与了本次观摩学习交流会。几天的学习,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认知和体验,构建实现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为未来的数学课堂做出了模板和方向。</h3> <h3>  以下是几位教师综合起来的教学心得,和本次学习大致内容和流程。</h3> 介绍升本教材,规划未来 <h3>  在一段热烈的开场词之后,王永春教授首先对生本学才进行了一个总介绍,其中他谈到:”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核心素养等是数学的本质,新课堂教学是为了构建深度学习,以自主学习为核心,根本摆脱偏重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h3><h3> 生本学材的研发就是为了更贴近学生,更遵从自然发展的规律。接着胡雪丹老师,介绍了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生本学材,里面的内容非常严谨,为将来的教学提供了基础。听到这,我们仿佛融入到数学中,以孩子的眼光看数学,如果课堂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有趣和精彩,于是我们对后面的课程开始了憧憬,提起精神,生怕没听到关键的知识。</h3> 践行核心素养,观摩名师课堂 三角形的面积 <h3>  接下来是名师带来的教学改革最新课程的观摩交流环节,首先是由天津的孟庆阳老师带来的《三角形面积》。孟庆阳老师以面积单位的计数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有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通过丰富的教学技巧,让孩子在用方格纸的求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活动中自主生成、拼组转化方法,最终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由来和推理。</h3><h3> 整节课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解决中循循推进,细致的过程让我们大呼过瘾。这节课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严谨、推理、突破。既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和能力也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孕育和培养。其实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其实很难讲,孟老师用自己的教学话语流畅而完整的衔接就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从而再进一步关注到内容和价值上。</h3> 分数除法 <h3>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一个核心内容,但又因为其特点鲜明简洁,逻辑性技能性突出。若要上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来自南昌市站前路学校的邓颖洁老师就为我们带来了一节这样形式的课程《分数除法》从复习分数乘法起,进而推动孩子们发现分数除法,通过自主探究画一画算一算依次解决4/5÷2 4/5÷6,通过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主动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除法算式进行尝试解释,最后通过思维的碰撞得出乘倒数的计算方法。</h3><h3> 在这里我们非常佩服在课堂中邓老师拿捏的非常到位,流畅而生动,教学预想准确。仿佛也把我们带进了,数与数碰撞的世界。</h3> 百分数 <h3>  来自山东省的丁莉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百分数》,整节课给人的观感十分贴近生活,言语自然亲切,以手机电量为例初步体会百分数,以纯果汁含量的变化体会变与不变的特点,最后以师生身高的对比,打通百分数的关联。</h3><h3> 我认为本节课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让孩子多说,凸现教学本质,充分利用前测,从学生真实的学情已有的经验出发,建立直观模型。毫无疑问,本节课是成功的。</h3> 10的认识 <h3>  亲切的面孔,温柔的话语,南大附小的黄芬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10的认识》,本节课以区分10和第10,十个一和一个十,认识个位和十位,写10,生活中的10为核心点,以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层层推进。黄老师的很多处理细节严谨而精彩,值得我们学习。</h3> 三位数乘两位数 <h3>  北京宜武回民小学的穆铮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的方式我们平常的教学有些不一样,穆老师灵活的让孩子们先试着自己做432×12,然后根据孩子们做题的结果不断说出每层积的含义和算理,然后再利用刚刚得出的算理迁移解决进位问题并通过思维训练和回顾反思,助“知新”悟“知新”。</h3><h3> 本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真问题,把学生的“错误”留在课堂,不断的利用这些错误最后悟出计算的方法和道理。新课标解读指出:“运算能力是运算技能和逻辑思维的有效结合”,那么本节课穆老师的设计很好的从这一点出发,较好的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h3> 垂直 <h3>  最后一节课是内蒙古的田红霞老师带来的的《垂直》。本节课大量的运用了动手操作,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两直线的相交到垂直。理解“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田老师在突破重难点的时候,还是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学材,独立思考,在交流和操作中慢慢突破。</h3><h3> 对于我而言,垂直是讲起来很简单的内容,但这样讲就会完全不顾学生的认知,未能提供学习机会,直接告诉结果,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而田老师的这一堂课则做的比较出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h3> 专家点评,指明方向 <h3>  在名师点评的环节中,史宁中教授给几位上课的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点明在未来小学数学的方向不会改变,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为主线,以学生为本的大致方向不仅不会改变,并且还要不断继续深入下去。渗透到第一线的教学。</h3> 反思教学,任重道远 <h3>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对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对生本教材有了一定的认知,对新一轮教育教材改革有了初步的接触,并学习到了许多新鲜的教学技能和方法,还需不断用实践来实施和消化。</h3><h3> 数学需回归本身,如何发展核心素养……在教学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学,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做,只有不断学习,保持生长的心态,才会成就更好的教学更棒的自己,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切不可瞻望浮躁,脚踏实地,方得收获。</h3>

数学

教学

学生

老师

学习

认知

本节

我们

课堂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