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月,是明媚的时节,落花随春去,余香伴夏来。2019年5月23日,炎炎夏日的酷热已扑面而来,经薛利花老师的精心协调和安排,济水中心学校高年级语文工作坊全体成员在赵莉娟老师的组织带领下,相聚在美丽的西关学校,开展了五月份的研修活动。济水中心学校的冯秋梅和赵忠香两位老师全程参与本次活动。</h3> <h3>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东园学校的马晓慧和王小磊老师同课异构四年级课文《普罗米修斯》;第二个环节,特邀河南省名师——来自济渎路学校的张小娟老师做精彩讲座;最后是工作坊全体成员的听课议课反思。</h3> 课堂教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晓慧老师精彩课例展示</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3><font color="#010101">一、导入:看图猜神话</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马老师的导入简洁明了,在和学生回顾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之后,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font></h3> <h3> 二、检测预习</h3><h3> 首先练习读文中神的名字:外国名字比较长,所以读的时候有点绕口,马老师特意指导,可见她的细心👍</h3><h3> 然后认读生字词,并指导学生把神的名字和生字词联系在一起说一两句话,这样的巧妙结合,使学生自然从整体上先了解了课文内容。</h3><h3><br></h3> <h3>三、读文,理顺序</h3><h3> 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再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起来,老师不仅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再从整体上更进一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是上一个环节的自然延伸,同时也和上一环节自然衔接。</h3><h3><br></h3> <h3>四、多种形式读,初步感受普罗米修斯形象</h3><h3> 感受宙斯与普罗米修斯的较量:</h3> <h3> 1.齐读,初步感受</h3><h3> 2.突出重点读:动作、神态、语言</h3><h3> 3. 变换句式读 师生承接读</h3><h3>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对比,以师生承接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普罗米修斯造福人类的伟大精神和永不屈服的英雄形象。</h3><h3> 4. 想象读 突出重点读</h3><h3>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想象中,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和英雄形象已在学生的心中逐步清晰高大起来。</h3><h3><br></h3> <h3> 五、感悟练写</h3><h3> 让学生以写一首小诗的形式赞美普罗米修斯,他的精神和英雄形象再一次呈现在学生心中,不仅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h3> <h3> 六、质疑,推荐阅读</h3><h3> 在师生质疑和问题的推动下,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自然产生,此时的推荐阅读水到渠成。</h3> 名师讲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3><font color="#010101">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河南省名师———济读路学校张小娟老师为我们做精彩讲座《从一篇文到一本书》。张老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深入钻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指导。</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r></font></h3> <h3> 从一篇文到一本书,张老师以《西游记》为例谈课内外阅读的联系:《石猴出世》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教文的过程中相机勾连《西游记》,点拨升华到《西游记》整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再从一本书到多本书,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张老师博览群书,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老师的读书方法,思想理念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h3><h3> 张老师精彩的讲座、读书的理念、敬业的精神温暖融化着我们的心。</h3> <h3> 最后,济水中心学校的赵忠香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这更是我们所有老师应该深入思考的: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教给了孩子什么?孩子到底能学到什么?这也应该是我们不断思考并不断探索的方向。活动虽已结束,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一直在路上。</h3> 听课反思 <h3> 活动为每一个老师搭建了锻炼和成长的平台,我们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h3><h3>李小高:</h3><h3> 马晓慧老师通过起因、经过、结果用故事发展顺序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由浅入深掌握故事情节,其后抓住普罗米修斯的不屈服,通过师生对读,补充想象读等多种读,拓展读写结合感悟人物形象。王小磊老师先讲概括课文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运用,掌握方法,采用品词析句,补充普罗米修斯的感受,紧扣中心句,品味人物形象,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读美丽的古希腊神话。两位老师各有千秋,各善胜场。</h3><h3><br></h3><h3>聂利莎:</h3><h3> 今天两位老师的课没有设置太多华而不实的环节,而是深入地解读文本,删繁就简,挖掘课文最能体现英雄形象的片段进行教学。</h3><h3> 马老师将英雄的“言行”巧妙融合,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教学中,马老师巧妙地将普罗米修斯说过的一句话:“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单独从课文中提取出来,利用穿针引线的朗读方式,引导着学生层层深入朗读英雄的话语,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将英雄的形象烘托得愈加地丰满完美,更将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h3><h3> 王老师抓住“不屈”和“为人类造福”的语句,精心搭建“读—悟—想象交融”的阅读平台,逐层深入地了解英雄形象。例如,在品读“当他被锁在高加索高高的悬崖上的时候”,大胆想象普罗米修斯还可能遭受哪些难以忍受的痛苦,在学生心中萌发出强烈的情感对比,切身感受到了英雄为人类谋造福的牺牲精神。</h3><h3> 向榜样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不断积淀教学素养。</h3><h3><br></h3><h3>秦方方:</h3><h3> 马晓慧老师的课堂扎实,朴实,落实读写训练到位。课堂上为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采用了多种方式引导:如巧借五位神与词语放在一起,说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联系起来概括主要内容。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明白了概括内容的方法,做到了一课一得。以读代讲,是本节课的又一亮点。通过齐读,引读,师生共读,想象读等方式,让学生不断亲近文本,反复感受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堂上设计了为普罗米修斯写诗一环节,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让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在孩子们心间更加高大。</h3><h3><br></h3><h3>秦艳红:</h3><h3> 马小慧老师的课简约自然,主线清晰,方法得当。把五位神仙的名字与文中提炼的词语有机结合,巧妙概括课文内容。然后再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精神,突出他的英雄形象。王小磊老师的课幽默风趣,思维导图的呈现不仅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一举两得。重点句段的反复品读和想象让学生深刻感悟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精神和英雄形象。两节课都从文本的阅读引入整本书的阅读,课内到课外的自然延伸,课堂抛出问题,自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的兴趣。</h3><h3><br></h3><h3>李曼:</h3><h3> 马小慧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般,给人美的享受。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老师就用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读,让学生很轻松的理解了课文内容。没有枯燥的说教,但课堂的效果却达到了最佳。王小磊老师的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的人物名字比较难读,王老师就把这几个人物单独列出来读一读,这是很有必要的。然后告诉学生根据主要人物,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并在黑板上写下精心设置的板书。这样就把原来比较发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学起来也更轻松,老师教起来也更容易上手。黑板上的板书一出来,就让学生试着把这条线串起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王老师幽默风趣的课堂,更是让学生受益匪浅。</h3><h3><br></h3><h3>苗麦娟</h3><h3> 今天有幸聆听了马老师和王老师分别执教的《普罗米修斯》,眼前一亮,受益匪浅。两位老师的自然的教态,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是我今后课堂教学的目标。<br></h3><h3>一、异曲同工。</h3><h3>马老师让学生运用诸神名字和生词进行说话,又用补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掌握概括课文的方法。王老师则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课文。他们都突破了略读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但方法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h3><h3>二、简化求实。</h3><h3>两位老师在课中追求语文教学的务本、求实。马老师没有设置太多华丽的环节,而是删繁就简,挖掘课文最能体现英雄形象的句子,进行品读和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王老师则用一个大问题穿针引线,让学生找出能够表现人物形象的句子,边读边悟人物形象。他们同时做到了教给学生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这样的舞台很精彩,这样的活动让人收获满满。</h3><h3><br></h3><h3>王英霞:</h3><h3> 今天,听了马老师和王老师的《普罗米修斯》,深感震撼。两位老师巧妙的构思,精致的设计,让我耳目一新,收获满满。他们的课值得我深入学习的主要有以下方面:</h3><h3>1.精心备课,设计巧妙。两节课都侧重于领悟普罗米修斯的人物形象,但方法各不相同,马老师侧重于以读代讲,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马老师课上读的形式真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把握人物形象,王老师侧重于抓关键词让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特征,也是独特精致。</h3><h3>2.创造性运用文本。教学中,马老师以:“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为中心句,让学生用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英雄的决心,感受到英雄的形象。让学生的思维起点有根有据。朗读层层深入,方式各异,真正通过读,带领学生走近英雄。</h3><h3>3.注重教给方法。马老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时先让学生用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让学生填空,通过填空掌握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四年级学生。王老师引导概括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故事中的人物,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再说课文主要内容。他们都采用了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见,老师对学生的能力掌握得很清楚。这就是备学生。</h3><h3>听了这两节课,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计课堂,利用好课堂阵地,在学生的心灵中种下精神的种子,沉淀出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h3><h3><br></h3><h3>王丽:</h3><h3> 今天,听了两节《普罗米修斯》,两位老师都以中国神话故事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就本次的课堂关注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言,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同样的教学效果。马老师由文中的五位神到字词学习,再到用五位神和词语围绕课文内容说几句话,最后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水到渠成,化难为易。王老师则采用引导学生弄清人物之间的联系,在组织学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清晰的人物关系图,再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步步推进,不仅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变得简单,还教给了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br></h3><h3></h3><h3> 从两位老师身上,让我又一次加深了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认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课堂。</h3><h3><br></h3><h3>薛利花:</h3><h3>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收获颇多:</h3><h3> 1.两节课关注点虽相同,但设计不同,马老师采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王老师借助人物关系图解指导学生概括课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h3><h3> 2.马老师围绕普罗米修斯的一句话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在品读中感受了英雄形象。王老师抓住重点段想象品读,感受英雄形象。<br></h3><h3> 3.两位老师都由一篇文的教学为学生勾连出一本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王老师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让所有学生记住了古希腊神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