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槐花飘飞的五月,对我们小语名师工作室的每位成员来说,都是反思的一个月,沉淀的一个月,收获的一个月。</h3> 反思篇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听取吴江林校长的专题报告及几位主持人的经验分享后,全体成员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对课例研究知识的欠缺,什么是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如何展开、课例研究的意义何在……自己需要学习补充的知识还有很多。发现不足,唯有努力进取才能弥补!</h3> 学习篇 <h3>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全体成员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课例研究展开了深入的学习。大家多次进行线上研讨,每位成员都把自己查阅到的资料,学习后的感悟及时分享给组员,共同学习,一起进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思维在一起碰撞,经验在一起交汇,学习之后再出发,相信能看到更美的远方。</h3> 再出发 <h3> 学,而后知不足。5月22日,赵雪雯小语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相聚在大同市实验小学南校,开展关于课例研究的再一次学习。此次学习关系重大,意义深远,每位成员都做足了功课,希望通过这次的研讨,让自己对课例研究活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助力于教学。</h3><h3><br></h3><h3></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活动伊始,工作室主持人赵雪雯老师向全体成员布置了此次活动的具体工作,同时赵老师再次细致地讲解了何为课例研究,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例研究,以及在课例研究中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听了赵老师的讲解,大家顿悟自己以前对课例研究的认识还是处在粗浅阶段,没有对课例研究进行深入地学习,只知皮毛,并未深入,同时希望在今天的活动中使自己的认知更加深刻。</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赵雪雯老师的建议下,大家把口语交际教学列为此次课例研究的重头戏。此次课例研究活动,来自北岳小学分校的周超老师成为授课教师,为大家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课例展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授课之前,周老师先把自己要在这节课中解决的问题阐述给大家,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倾听能力成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全体成员都把问题聚焦在学生课堂的倾听能力上和参与程度上后,大家带着观察点走进课堂进行实证。</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整节课,在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特色引领下,课堂气氛活跃,孩子敢于大胆地讲述自己所收集到的笑话,并能在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评价后,对自己的表述语言和肢体动作做出相应的改进。孩子们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是对本节课的喜欢,尤其是情景剧表演,孩子们兴趣很高,使出浑身解数全身心地投入角色,让本次口语交际课兴味盎然。</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课后的研讨中,成员们都针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课堂实证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给予很多合理性的改进措施。周老师在课堂上虽然营造了活跃的气氛,但是没有突出“交际”两字的含义,如何引导学生去交际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应做足功课,学生的应对能力很重要,交际的形式也要多样。其次,周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去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没有关注课堂上的变化,有教学倾向,但是没有相关指导,只限于“讲”。</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断走向完美的过程”,反思整节课,周老师也自我感觉状态欠佳,效果并不显著,课上只注意引导学生的口语表达,却忽略了交际能力的训练。强调口语交际活动的要求,只注重强调“说”,忽略了学生的“听”和“评”,没有让师生间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与共。继续修改教学设计,再次进行课例展示,相信周老师的这节口语交际课会越来越精彩!</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通过研讨周超老师的课例,大家都收获颇丰,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互动和反馈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信息交流。通过训练,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基础口语交际能力和基本正确的交际态度与语言习惯。</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研讨之后,大家又分小组讨论各组前期课例研究的研究主题及对前期教学设计的评价反思,再进行修改重新设计,期待下次再次上课,希望把发现的问题都能够解决掉。在讨论中,总有碰撞智慧的火花闪现,我们且听且思,且行且成长!这次的线下活动,我们受益匪浅,真是不虚此行。</h3> <h3> 下午赵雪雯老师就“如何开展课例研究”又给全体成员进行了专题讲座,在她的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讲解中,大家对课例研究和如何完成课例研究报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课前确定问题,预设问题,课中验证问题、发现问题,课后分析问题、改进问题是课例研究的核心所在。在课堂中从小问题、真问题中聚焦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具有价值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学习进行时,研究再出发。这次线下研讨活动后,工作室的成员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写下了自己的感悟。今天的课例研究让大家明白要想将课例研究真正做好,进行到底,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不断提升。独行快、众行远,相信有工作室主持人赵雪雯的引领、有工作室成员通力合作,我们的课例研究一定能见到真知,做出实效!</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最后赵老师又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成员们也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课例研究,扎根课堂,深入真实地进行课例的研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在团队里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真正体现工作室的辐射作用。<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学习永远在路上,永无止境……</span></h3> <h3>编审:一组、四组成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