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圪堵第四幼儿园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手册: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沙圪堵第四幼儿园

<h3>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将通过专题电视节目、家长宣传册与公众微信推送精彩短文、现场和网络咨询等活动,宣传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分析入学准备中存在的问题,解答公众的相关疑问,倡导科学的入学准备实践。</h3> <h3>一、入学准备的理念</h3><h3>1. 从幼儿园到小学要平缓过渡 03</h3><h3>2. 感性经验越丰富,后继学习越好 05</h3><h3>3. 学习品质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准备更重要 06</h3><h3>4. 对待入学准备要有“孩子的心灵” 09</h3><h3>二、家长的困惑和问题</h3><h3>1. 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该怎么办? 13</h3><h3>2. 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有什么办法? 15</h3><h3>3. 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沟通? 17</h3><h3>4. 幼儿园的作息和小学不同,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作息? 18</h3><h3>5. 孩子的握笔姿势需要纠正吗? 20</h3><h3>三、入学准备的误区</h3><h3>1. 用小学吓唬孩子会让孩子害怕上学 23</h3><h3>2. 家长的焦虑心态带给孩子学习的压力 25</h3><h3>3. 超前学习的挫败感会导致孩子产生“习得性愚笨” 26</h3><h3>4. 大量使用电子产品中的学习软件不如孩子的真实体验 28</h3><h3>5. 分科准备知识不能提高孩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0</h3><h3>6. 用娱乐作为学习奖励会弱化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 32</h3><h3>四、家庭为孩子做入学准备的自评</h3><h3>家庭为孩子所做入学准备的自评表 34</h3> <h3>1. 从幼儿园到小学要平缓过渡</h3><h3>众所周知它们在课程设置、活动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也面临许多重大转变。比如,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转向以课堂学业为主。</h3><h3> 一方面要在幼儿园阶段做好入学准备,即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专注力、坚持性、独立性、责任心等学习品质,而不是过早地让幼儿品尝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小学初期应在教学方式上与幼儿园衔接,在学习内容上保持所有幼儿同一起点,放慢学习进度,而不能让新生进行竞争性或追赶性的学习。</h3> <h3>2. 感性经验越丰富,后继学习越好</h3><h3>人与动物相比,有着更长的童年期。这意味着人具有比动物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得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生存环境。而适应未来发展的各种能力需要较长的童年期进行学习与奠基。如果人为缩短童年期,跳过幼年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提前进入更高年龄阶段的概念符号学习,就会形成一种机械记忆式的学习,丧失变通和理解的灵活性,进而难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生存环境。</h3><h3>我们知道,幼年期的孩子是从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学习,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这样的学习一定会过渡到书本学习、理性思考,过渡到基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但这样的过渡不能太急。拔苗助长产生的早熟的果实并不甜美,这些道理我们都懂。</h3><h3>如果我们去看一看小学的语文、数学,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会发现其中很多学习需要生活经验。相当多的小学生不会做题,不是因为不识字、不会运算,而是因为生活经验不丰富,读不懂某道题、某句话的意思。如果能遵循孩子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就不会出现网络上家长辅导孩子作业而自己崩溃的现象。因为读不懂、听不懂,意味着孩子缺乏相应的感受、体验,他们的理性缺乏感性的基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