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有一条神秘的铁路,建成四十年后才公布于世。每当军列行驶到祁连山下的清水火车站时,便从这里拐了一个90度弯,朝着正北方向的额济纳缓缓驶去,中途有个叫东风镇(十号)的地方,是这条铁路的中心站,火车接着向北行驶便到了终点站——额济纳旗反修站(建国营)。</h1><p class="ql-block"><br></p> <h1>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条保密程度很高,全部军事化管理的军用铁路;所有的人员物资到了清水火车站后,都要重新编组,由军人自行管理,自行操作,甚至由军人负责开火车,军人纠察担任乘务员,沿途巡道的、发信号的、驻守点号的,包括机修的、也全部都由现役军人担任。这样一个绝对保密的军用专列,方可进入这条铁路,所有军人也必须持有边防通行证才能进入,这样一条铁路世界上绝无仅有。担负大国特殊使命的铁路军列,犹如蛰伏在茫茫沙海中的长龙,日夜奔驰在戈壁滩上。</h1><h1> 清水火车站铁路一侧可见院墙大门,这是特为军人过往设置的招待所。</h1><p class="ql-block"><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月的戈壁大漠仍旧吞吐着丝丝寒意,似乎在和眼前这一名老兵诉说着别离,他叫黄红根,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一名奋战在航天运输一线长达30多个春秋的老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嗨,老伙计,我们又要并肩作战了!”黄红根拍着老伙伴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主动请缨,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航天生命线”,接连几天,他驾驶机车连续作业,吃住都在机车上,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 4 个小时。</span></p><p><br></p> <h1> 脑海中的反修站(建国营),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站,坐落在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西侧不远的中央戈壁上,举目旷野,茫茫沙海,不见人烟,只有东边赛汉陶来的一片胡杨林显露出一些生机来。这片胡杨林、红柳树得以生存,是因为有源自祁连山黑河(木仁高勒(西河)的灌溉)。</h1><p class="ql-block"><br></p> <h1> 你可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小站,它连接和承载着大国梦想,大国重器在这里诞生,是守备部队、边防官兵重点坚守的阵地;它的身后是我国第一个核试验基地,它是一条固边强军之路;也是边疆地区发展富强之路,额济纳几乎每个军民都乘坐过这列火车,它是边防的“生命线”。小小火车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追溯的更早一些,四十一年前(1978年8月1日),这是一个漫天风沙飞舞的日子,我随撤编的兰州军区敌后侦察队百十号人(其中干部五人,我是其中之一),从武威出发,到反修站下火车,带着部队撤编后的全部家当,进驻到了二号人造山,成为某边防团机动二连,从这一天开始,便与大漠边防结缘,将青春年华留在了边防。</h1><h1> 2017年夏,在二号山和连队战友们合影。</h1><p><br></p> <h1> 反修站所在的“赛汉陶来”系蒙古语译音,意为“美丽的胡杨”。1958年设赛汉陶来公社,1984年改苏木。人口约1300人。几十年前,这里只是一个几十户牧民的偏僻村庄,近些年,随着临(河)哈(密)铁路,京藏高速公路先后建成,昔日只有一趟列车的反修站,飞速发展成为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枢纽,现在境内有了京新高速公路、临哈铁路、嘉策铁路、清赛铁路、331国道等重要交通线路,小村庄成了中华民族腾飞梦想的实现之地!几十公里之外,蒙方境内至今仍是戈壁沙石路,形成巨大的反差,充显泱泱大国风范。</h1><p class="ql-block"><br></p> <h1> 地图上的反修站。当连长时,我每年都要带领连队战士们到反修站装卸煤,成千上万吨煤经火车运到反修站,再用汽车拉往部队,干部战士不怕吃苦流汗,圆满完成任务。边海防三年后勤建设时期,所需的水泥、砖、木材等建筑材料,全部需要我们争分夺秒动手装卸。干部战士外出办事,探亲休假,家属来队,老兵退役,新兵入营,都要经过反修站。这里有官兵的汗水、也有泪水、小小的车站上演着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所有这些,都深深寄托着官兵无限情思,多少年后,还让人们留恋。车站附近还有团里的油库,到火车站的油罐车,再通过地下管道輸送到库里的油罐中。</h1><p class="ql-block"><br></p> <h1>三年后建时,建设的礼堂。</h1><p><br></p> <h1> 1958年筹建卫星发射中心的时候,著名将领陈士渠率数万将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经过两年半的艰苦拼搏,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建设。</h1> <p>首批航天事业的开创者进军戈壁</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创业起始,神秘铁路奔驰的机车鼻祖是抗战缴获日本产的蒸汽机车。汽笛在沉寂千年的“死亡之海”中吹起生命的号角,为新中国架设起分娩导弹卫星的产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相传,机车原是侵华战犯冈村宁次的专车,1945年8月被我军缴获,曾作为彭德怀元帅的指挥车入朝参战,调配到中心后,曾接送过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日本产到国产蒸汽机车,再到内燃机车、空调客车这些设备见证了基地铁路运输事业的建设历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 车轮碾碎祁连雪,车身带起大漠风。这条铁路南起祁连雪山下的清水站,北至大漠深处的额济纳旗宝日乌拉嘎查(绿园、称作清绿铁路),后来延伸至赛汉陶来苏木(反修站),全长330公里,很长时间这里是铁路终点站。基地未组建前,绿园是原额济纳旗政府驻地, 1958年,当国家在额济纳旗宝日乌拉(青山头)地区建设我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基地时,深明大义的额济纳人民全力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怀着对家园无限留恋的心情,让出了水草丰美的上游牧场,搬迁到了建国营地区。旗政府先搬迁到建国营,后又搬迁到现在的达来呼布镇,前后“三易旗府”。对此,聂荣臻元帅曾深情地说:“额济纳人民为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有机会一定要回报”。也许正是应了聂帅这句话,不久以后铁路延伸到了建国营(反修站)。</h1><p><br></p> <h1>赛汉陶来的胡杨树伴随着铁路</h1><p><br></p> <h1>额济纳旗党政机关旧址——宝日乌拉</h1><p><br></p> <h1> 当年交通闭塞、人烟稀少、进出十分不便的边陲小镇,已经不在遥远。这里是连接北京——乌鲁木齐大通道的重要接点,西部五省(区),向北开放的口岸通道。嘉峪关市是以钢铁冶炼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经策克口岸从蒙古进口的煤炭,源源不断的送往内地,大大缩短嘉峪关冶炼产业原料(煤炭)运输的时空距离,降低了钢铁成本。</h1><p><br></p> <h1>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铁路,可见沿途站点。</h1> <h1>军列在风沙中行驶。</h1><p><br></p> <h1>火车行驶过额济纳河</h1> <h1> 流动的沙丘,那时没有好方法,只能靠人工清理,还没有发明网格固沙的方法。</h1><p><br></p> <h1> 列车走走停停,每个点号都卸下或装上些物资。点号上的战士们担负着养护检修铁路的重任,以确保铁路行车的安全性。清沙的时候,火车离人不到十米,清一节沙子火车走一节,有些旅客也下来帮着清沙子。列车再一次开行时,车下站着的士兵无论多少,都排着齐整的队伍向列车敬礼。</h1><p class="ql-block"><br></p> <h1>战士们在维护铁路</h1> <h1>巡道的一名战士立正敬礼,目送军列通过。</h1> <h1>军营美女阿鲁阿卓慰问车站点号战士,潸然泪下。</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一位叫星空的网友说的话让人感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也在酒泉发射中心服役过,茫茫戈壁滩,点号官兵战风沙,耐孤独,有的点号只有一俩个兵看守,每当心连心艺术团去慰问,女的总抱着憨厚的战士哭!军人苦,军人妻子更不易!向军人致敬! </span></p><p><br></p> <h1> 虽然大家经常乘坐这趟列车,但没人能记住经过的站点,解密后军用铁路沿途主要车站:</h1><h1>南起清水,北至额济纳旗反修站,全程330公里,途中有大小43个点号:清水站、下河清站、南泥湾站、石泉子站、石梁子站、金华站、河东里站(曾叫红旗站)大树里站(曾叫大团结站)东风站、七号站、井冈山站......反修站等主要站点。</h1><p><br></p> <h1> 从反修站通往额济纳的唯一的公路,曾经无数次从这里经过,中间是三米宽的柏油路,驶过赛汉桃来的胡杨林,前面是一片平坦的戈壁滩,沙土都被大风刮走,裸露着一层黑色的戈壁石,看上去乌蒙蒙一片,我们称之为西戈壁。</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年,我们都会在这里种植胡杨,沙枣等树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 行驶在戈壁滩上,远远的就看到了二号山,在距达镇两公里的地方,有通往二号山的沙石路,我外出回来,就在这里下班车,徒步回到连队。</h1><p class="ql-block"><br></p> <h1> 赛汉陶来苏木西北的三号人造山,其座落在反修站北端不远处,与东南侧的四号山构成扼守反修站及纵深铁路的支撑要点,形势紧张时,有一个营的兵力布署在人造山的工事内。</h1> <h1>三号山和二号山犹如兄弟,并肩守卫在反修站两侧。</h1> <h1>地平线上三号山余辉</h1> <h1>从这栋建筑可见三号山</h1><h3></h3> <h1> 额旗达来呼布镇至赛汉陶来苏木客运班线线路全长43公里,始发站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途径9公里、安都、龙子河,到站为赛汉陶来苏木,行程约1小时。</h1><p><br></p> <h1> 黑河进入东风后分为两叉,一条叫额济纳河(东河)另外一条叫木仁高勒河(西河)</h1> <h1>木仁高勒河(西河)</h1> <h1>赛汉陶来的木仁高勒河(西河)</h1><p><br></p> <h1> 赛汉陶来苏木的木仁高勒河晚霞,西河水到了这里,因没有后续水源补充,再也无力前行,古河道原来是要到西居延海。</h1><p><br></p> <h1>西河流经西居延海的古河道</h1> <h1>东风基地的黑河</h1> <h1> 东风基地是一座军人城,邮局、公安、医院、甚至学校全部由军人担任,因此,就有了“额济纳电线杆比人多,军人比老百姓多”的比喻。</h1><p><br></p> <h1>神密铁路中心站——东风</h1> <h1>谨向额济纳神密铁路的开拓者、人造山的缔造者、居延要塞、边境线的守卫者——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h1><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漠问天》官网发表了我这篇文章,下面的图片是文章编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摄影:汪江波在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