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适时、实施矫正—— 打好根基确保蛋鸡高产、稳产、健产

普渡:

<h3>在整个蛋鸡养殖环节,变是惟一的不变,现在高产蛋鸡提倡700天、800天,有的通过换羽甚至到1000天,在这漫长的几百天的生命历程中,不可能一番风顺,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最近两年在蛋鸡养殖过程中,烈性传染病发病的比例相对较少了,突出表现的就是生产性能的问题,开产蛋鸡蛋壳质量差,爬坡缓慢、高峰时间短、后期蛋壳质量差、死淘率过大,很多时间出现问题了找兽医再去解决,往往是山穷水尽、熟手无策,出现这些情况往往与前期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根基不牢、风吹就倒。一部分养殖朋友在前期的饲养管理中,固定的营养、固定管理模式、固定的免疫程序、固定的..........,不时时、适时、实时、实施纠错,导致一错再错,有的可能发现问题再去改变已经是亡羊补牢,为时过晚,在蛋鸡养殖稳定的产蛋高峰前变是唯一的不变,鸡存在变数,人应该跟着变,设备应该跟着变、营养应该跟着变、管理应该跟着变、免疫应该跟着变,所有的因素都应该围绕“鸡”去变。</h3><h3><b>一.适时调整“四度”(温度、湿度、风度、光度)确保鸡群舒适</b></h3><h3>1.根据雏鸡的状况时时调整温湿度</h3><h3>雏鸡的体重偏小(附表1.不同品种的雏鸡体重),均匀度过差,可考虑适当的提高育雏舍内的温度1-2度,湿度适当的增加5%,有利于雏鸡卵黄的吸收和早期内脏器官的发育(附表2:海兰灰不同日龄的内脏器官发育),肌胃的相对增重速度最快是4-5日龄,小肠7-9日龄,胰脏的相对增重速度是9日龄。刚出壳时,小肠占体重的3.8%,48小时后占8.9%; 6日龄,十二指肠长度增长近2倍,回肠、空肠长度增长近50倍; 7日龄,肠绒毛的高度和周长大约增加9—11倍。所以不管雏鸡的体重如何,在1周末的体重(附表3:不同品种1周末的体重)都应该趋于最大话,确保肌胃、胰脏和肠道的发育。特别要注意这个阶段腺胃炎和肌胃炎的发病,一旦发生胃炎就到了“危沿”,后期的饲料转化率灰明显降低,料蛋比可能会增加。</h3><h3>附表1:不同品种的1日龄雏鸡的体重均匀度标准</h3> <h3>附表2:海兰灰不同日龄内脏器官的发育</h3> <h3>附表3. 不同品种鸡7日龄体重和均匀度标准。</h3> <h3>2.根据鸡群的健康状况适时调整温湿度</h3><h3>2.1鸡发生热性呼吸道疾病的时候,表现鸡群呼吸系统出血或者有干酪样堵塞的时候,适当的增加湿度在用药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肺是娇脏,喜润恶燥,增加湿度可以明显提高药效。鸡风寒感冒的时候适当的增加温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h3><h3>2.2鸡发在喷雾免疫和饮水免疫的时候适当增加鸡舍内的湿度和温度能有效降低这些嗜呼吸道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免疫应激,减少疫苗免疫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h3><h3>3.时时调整风度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h3><h3>密闭型鸡舍最近几年鼻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与温差和通风有关系,在大风降温天气,适时调整通风量,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适时测量设定通风量和实际通风量的差别(风机时间长了扇叶角度和轴承会有机械性损伤)适时测量便于纠错。</h3><h3>4.适时调整光照,促进性成熟,减少开产推迟。</h3><h3>鸡群生长发育成熟后,首次加光日龄的确定很重要。过早加光,鸡未到达体成熟,脱肛、啄肛情况严重,影响高峰维持;过晚加光,腹脂沉积加,导致脱肛,增加生产成本。若光照晚加1周,开产日龄推后5-7天。</h3><h3>首次加光方法</h3><h3>4.1、遵循原则:依照鸡群的日龄和体重确定首次加光日龄。</h3><h3>4.2.一般在16---17周末(附表4:不同品种16-17周龄体重标准),体重达标,胫骨长达标、均匀度85%以上方可以加光,在注意体重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胫骨长和均匀度,均匀度低于80%的鸡会出现后期75%产蛋率后爬坡过慢,蛋壳质量不佳。体重不达标不加光,增加光照前,若鸡体重未达到标准,需鸡刺激采食,提高鸡群体重,可以适当增加预混料的比例和能量饲料,也可以午夜开光加餐。但需注意的是,在加光前还要料量的增幅,光照刺激前一周的耗料量一定要增加,不要因为鸡群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而减缓耗料的增幅,否则,因加光后鸡的产蛋量增加,若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能量和蛋白质),很难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h3><h3>附表4:不同品种16-17周龄体重标准</h3> <h3>4.3.首次加光时间不能迟于126日龄。</h3><h3>4.4.加光频率:每周增加1小时,到12小时后,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14小时达到产蛋高峰,以后可以每两周增加半小时到16小时。</h3><h3>4.5.要注意不同品种的鸡在产蛋高峰期光照强度不同(附表5:不同品种在不同阶段的光照强度,附表6:不同品种在8周龄前的总光照时间)南方的开放型鸡舍在养殖某些品种的情况下要注意及时做避光,另外不同的品种产蛋期光照强度不同,一定要根据品种调整光照,不然脱肛比例很高。附表7.育雏育成期不同的光照时间对性成熟和产蛋性能的影响。</h3><h3>附表5:不同品种在不同阶段的光照强度</h3> <h3>附表6:不同品种在8周龄前的总光照时间</h3> <h3>附表7:育雏育成期不同的光照时间对性成熟和产蛋性能的影响</h3> <h3><b>二.适时调整营养建立动态营养平衡确保青年鸡健康发育。</b></h3><h3>1.注意品种的差异,确保前期发育</h3><h3>&nbsp;&nbsp;不同的品种周增重不同、不同的品种对营养的需求不同,目前国内的养殖企业很少能做到专鸡专料,不同的品种基因不同,导致对营养的需求,体重、周增重都不相同,如果用同一个饲料去饲喂不同品种的鸡势必会造成某个阶段周增重不达标或者发育不良。见附表8,不同品种对维生素的需求对照表;附表9:罗曼褐和海兰褐的周增重对比</h3><h3>附表8:不同品种对维生素的需求对照表</h3> <h3>附表9:罗曼褐和海兰褐的周增重对比</h3> <h3>由罗曼褐和海兰褐的周增重对比可以看出在4.5-6.5周罗曼褐的周增重显然高于海兰褐。如果用海兰褐的营养标准去饲喂罗曼褐,可能会造成周增重不达标。</h3> <h3>2.注意不同阶段的周增重体重标准,建立动态营养平衡 </h3><h3>&nbsp; &nbsp;青年鸡的发育是按周计算的,目前很多朋友都很关注青年鸡的周末体重,特别是5周、12周、18周的体重,其实每周的周增重更关键,特别在目前的养殖环境下,很少能做到专鸡专料,周末体重是结果,周增重是过程,特别是在某些特殊的阶段例如:1周体重、3-6周的周增重、12-16周的周增重更关键。因此时时关注每周的体重和周增重,时时的调整更重要(附表10:海兰褐和海兰灰的周增重对比)由对比可以看出海兰灰在8.5周的周增重显然大大于海兰褐。按照青年鸡的发育建议0-6周吃饱,7-12要吃好,13-16周要吃讲究,17-22周要吃合理,如果把鸡的前期发育比做是一辆汽车的话,不同阶段的发育跟汽车的性能关系很相似。(附表11.蛋鸡不同阶段的发育跟汽车的性能对比)</h3><h3>附表10:海兰褐和海兰灰的周增重对比</h3> <h3>附表11.蛋鸡不同阶段的发育跟汽车的性能对比</h3> <h3>2.1.6周龄前的青年鸡吃饱——确保动力充足</h3><h3>&nbsp;&nbsp;6周龄前是鸡的核心部件——内脏器官发育最快的阶段,6周前主要器官(如心、肝、肾等)的发育与形成,故内脏器官的发育阶段,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在蛋鸡上常说的“35天定终生”其实定的是健康,现在我们衡量蛋鸡的发育几项指标:体重、胫骨长、均匀度、胸宽,其实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是内脏发育指数,0-6周是内脏器官发育的关键阶段,比如母鸡脾脏的大小直径大概1cm左右,重量大概3克;肝脏大概50-60克,前6周龄的失重意味着一些重要组织(内脏器官)无法恢复的发育不良,包括免疫功能和对疫苗的反应。后期也不会有较好的产蛋性能。因此这个阶段要特别注重肠道健康,免疫功能,避免霉菌毒素影响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生,保障雏鸡周周体重达标。山东众诚饲料有限公司在研究42日龄体重与鸡后期生产性能的相关性(见附表12)研究表明42日龄的体重与后期产蛋性能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5周末的体重的上线是5周末均重+一个雏鸡的体重。如果体重超的太多会造成“小马拉大车”产蛋期猝死几率明显增加。</h3><h3>附表12:42日龄体重与鸡后期生产性能的相关性</h3> <h3>2.1.1 时时关注天气情况和应激状况</h3><h3>时时关注天气状况和应激状况,特别是高温高湿的育雏,以及强应激疫苗很容易引起采食量下降,如果刚好在3-6周,采食量一下降,周增重就不达标,内脏器官发育不良,后期很难补偿。因此时时关注天气情况、关注每天鸡的采食量,连续两天不达标就要考虑午夜加餐(鸡不吃夜食不肥)或增加预混料比例(鸡吃的少就要让其吃好),有的企业在周末测量体重的时候才发现体重不达标再去补偿,往往已经为时已晚。</h3><h3>2.1.2 特别预防慢性消耗性疾病。要注意这个阶段慢性消耗性疾病(球虫、肠炎、腺肌胃炎)这些疾病影响饲料的转化率,不利于内脏器官的发育。</h3><h3>2.2&nbsp;&nbsp;7-12周吃好——确保底盘牢固</h3><h3>7-12周:骨骼器官的快速发育阶段,8周龄达到成年骨架的75%,体重仅完成36%,10周龄达到成年骨架的82%,12周龄达到成年骨架的95%。在骨架发育最快的阶段除了要补充足够的钙磷和维生素外,还应该注意肝肾的功能,在中兽医学上“肝主筋、肾主骨”骨架的发育与肝肾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h3><h3>2.2.1 体重超标胫骨发育不良:中兽医辩证属于肝气瘀血滞,在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资的同时应该疏肝,可在这个阶段定期使用“护肝颗粒”+鱼肝油。</h3><h3>2.2.2 体重不达标,胫骨发育不良,中兽医辩证脾虚肝湿,在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资的同时应该清肝健脾利湿可用“五味健脾合剂”+“肝甚通宁”。</h3><h3>2.2.3 这个阶段骨架发育最快,对肝肾的功能影响较大,定期的滋肝补肾可有效降低滑液囊支原体的发生,可用“芪贞增免颗粒”定期保健,特别是在转群、注射油苗等强应激状态下。</h3><h3>2.3. 13-16周要吃讲究,确保生殖系统——高产多蛋</h3><h3>13-16周龄:生殖系统包括输卵管、卵巢及性腺开始逐渐发育,鸡冠开始长大脸颊红润,羽毛光滑,羽翼丰满,肢体挺阔性成熟以前输卵管长仅8~10 cm,性成熟后输卵管发育迅速,在短时期变的又粗又大,长50~60 cm。卵巢在性成熟前,重量只有7g左右,在性成熟时迅速增长到40g左右。 这个阶段对于蛋鸡高产、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给予足够的营养外还应重视肾脏的功能。因为卵泡的发育与肾脏的功能有重要的关系。 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维生素、氨基酸的补充,确保生殖系统发育所必须的营养。</h3><h3>2.3.1 时时关注每天的采食量和周增重</h3><h3>时时关注每天采食量,确保每周的增重达标或者适当超标,确保生殖系统发育良好。为后期产蛋打下基础,这个阶段如果周增重不达标,会造成产蛋无高峰,爬坡缓慢、以及早期蛋壳质量不佳。</h3> <h3>3.17-22周要吃合理,确保髓骨储存,减少后期蛋鸡腿病和不良蛋壳质量的出现</h3><h3>一个蛋壳约含有2克来源于饲料的钙,其中一部分通过髓骨而循环,在18周龄至20周龄期间骨骼重量增加15克-20克,其中4克-5克为髓骨钙。它的沉积开始大约在产第一个蛋的前10天,也就是是从16.5周开始髓骨就开始储存,是由卵泡中分泌的雌激素诱发的,髓骨钙在性成熟后作为蛋壳形成时钙的来源之一。若动用过多则出现缺钙、笼养鸡疲劳综合征等问题。350日龄后的薄壳蛋增多,瘫痪鸡增多,断翅膀鸡增多,很多与这个阶段的髓骨储存有关系。这个阶段髓骨钙的储存就像是“定期的银行存款”,如果“存款过少,后期很难补给。所以在关注这个阶段营养的同时,还要注意肝肾的功能问题,在中兽医的辩证中“肝主筋、肾主骨”髓骨的储存与肝肾的功能是分不开的。如果在此阶段,鸡群的体重较差,胫骨不大标可是通过滋肝补肾如“芪贞增免颗粒”和增加鱼肝油加大髓骨钙的存储。见附表13.蛋鸡每日钙平衡图。</h3><h3>附表13.蛋鸡每日钙平衡图表</h3> <h3>3.1 关注18周后的体重增加</h3><h3>&nbsp; &nbsp;从18周龄开始鸡只又出现一个快速增重时期,4周内增重约400克,此期体重的增加对以后产蛋高峰持续期的维持是十分关键的,若增重达不到标准则会影响总的产蛋率和总产蛋量,420日龄以后的产蛋率的断崖式下降,除了疾病因素就是18-22周增重不达标的问题。</h3> <h3><b>三.时时调整免疫,确保鸡群健康</b></h3><h3>本身鸡苗过来种鸡场有一个推荐免疫程序,现在养殖企业遇到的军师太多,会议太多,这个老师说这个疫苗好、这个毒株好,另一个老师又说你应该修订免疫程序,结果修来改去造成茫然失措,疫苗越免越越新、越免越贵、越免越多,疾病越防越多,该疾病防不住,不该防的疾病发病了,得不偿失,有些新的毒株不一定是当地的流行毒株,引进来了就赶不走了。建议养殖企业一定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品种、不同鸡群状况调整鸡群的免疫程序。例如现在很多企业在105日龄后做新支减流和H5+H7,做这个疫苗的时候一定要查看鸡群的体重标准、胫骨长标准、以及鸡群的均匀度,如果鸡群的三个指标不达标可以适当的推迟一周去做这些疫苗,因均匀度和体重、胫骨不达标的鸡群生殖系统未发育完善,疫苗的应激会造成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突出表现就是在产蛋率70%以上爬坡缓慢、高峰期蛋壳质量较差。附表14.不同品种的105日龄体重、胫骨长、均匀度和总采食量标准。</h3><h3>附表14.不同品种的105日龄体重、胫骨长、均匀度和总采食量标准。</h3> <h3>时时、适时、实时对温度、风度、湿度、光度、采食、免疫、管理的调整,确保周周都达标,周周都发育良好是后期高产、稳产、健产的保障。</h3><h3><br></h3><h3><b><font color="#b04fbb">经过一个多月的梳理、修改才出来雏形,尊重原著,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