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安市安广镇第一小学 品社法治组 马桂岚</h3> 个人简介 <h3> 马桂岚,毕业于松原师范学校。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用青春年华诠释着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人生。曾被评为“白城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h3> 我的座右铭 <h3>用爱心关怀学生,用真心感受学生,用诚心教育学生。</h3> 研修事迹 <h3> 自开展研修工作以来,我由最初对研修的迷茫,到如今的逐渐清晰,可以说是从思想和实践上的一个提升的过程。</h3> <h3><br></h3><h3> 作为本组组长,我带领我们组员积极的投入到研修工作当中。从学期初的研修方案及研修计划的制定,到探索实践活动的开展,每个教师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研修工作当中。在研修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匮乏,没有理论的支撑,无法将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于是我带动组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大量收集资料,通过阅读德育方面的教育教学书籍,网络观看视频等学习方式,引领大家自我学习,合作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为研修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三探两研一磨一展”的探索活动中,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讨,集体交流等活动,在研磨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交流中收获,在反思中提升。</h3><h3><br></h3><h3><br></h3> <h3> 在研修工作中,我结合本组主题,针对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的现状,确定了自己的研修主题“品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研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秉承着这一教育理念,在研修工作中我潜心研究,努力探索,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在本校开展的第三次探索活动中,我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在两次探索中,我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小事,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入情入境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不同的情境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极主动参与到我们的品社课堂学习当中。</h3> <h3>在研修路上,我将更加努力,积极探索,我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香开”!</h3> 我的研修小成果 <h3>在研修中,我归纳了创设情境的几个小方法,分享如下:</h3> <h3>一、身边小事创设情境</h3><h3>教学中要多留意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得到切身体会,受到情感道德教育。</h3> <h3>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h3><h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角色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从由表象的认知上升到道德层面的认识。</h3> <h3>三、借助问题创设情境</h3><h3>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孩子们感兴趣及在学习内容中蕴含的一些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呈现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成为感知的思维对象,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归纳,从问题中明白道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