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1738年法国人布维在航海中发现了南极。</b></h3><h3><b>1772~75年英国人库克船长首次跨越南极圈并环南极航行了四圈。此后沉寂了50年。</b></h3><h3><b>1819年俄英美等国的探险队多次穿越南极地区。</b></h3><h3><b>1911~12年挪威人罗阿尔.阿蒙森第一次到达南极点。简言之,二百年前西方国家的探险队先于我国发现并进入了南极地区。从所有南极地图上标注着洋人的名字,足可以说明我们是后来者。</b></h3><h3><b>自1904.2.24阿根廷在位于南奥尼克群岛苏里岛的斯科舍湾的第一个科考站,至今已有20个国共150个科考站分布南极大陆。我国也有四个科考站在运行。</b></h3><h3><br></h3><h3><br></h3><h3><br></h3> <h3><b>我國在役運行的四個科考站,於南極地理位置分布圖:</b></h3><h3><b>左上長城站 62^13‘S 58^57.7’W</b></h3><h3><b>右上中山站 69^22‘23.63”S 76^22’19.11”E</b></h3><h3><b>左下昆崙站 80^25‘S 77^06’E</b></h3><h3><b>右下泰山站 73^51‘00 S 76^58’00”E</b></h3> <h3><b>中山站建成于1989.2.26,位於東南極大陸伊麗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維斯托登半島上。地處南極圈內,是進行南極海洋和大陸科考的理想區域。</b></h3> <h3>站內有各種建築15座,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包括辦公、宿舍、氣象、科研、文體活動棟,以及發電、車庫棟。</h3><h3>每年可接待夏季科考人員60名、越冬科考人員25名。</h3> <h3><b>第三站昆侖站,也是我國首個南極內陸科考站。建成于2009.1.27,位於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約7.3公里。</b></h3><h3><b>昆侖站實現了我國的南極考察從大陸邊緣向内陸擴展的歷史性跨越。</b></h3><h3><b>南極最有地理價值的四點:即極點、冰點、磁點和冰蓋高點。此前,美國在極點建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羅斯的東方站在冰點上,磁點上法意聯合建了迪蒙進維爾站,我國科考隊從陸路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頂冰穹A,海拔4093米,獲准在冰穹A上建站。</b></h3> <h3>昆侖站近期可供15~20夏季科考,擴建後再滿足科考人員越冬。</h3> <h3><b>第四站泰山站,2014.2.8開站,位於昆侖站和中山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距昆侖站715公里,距中山站522公里,海拔2621米,是又一座南極科考的度夏站。不僅成為昆侖站的前沿支撑,也是南極格羅夫山科考的重要支撑平台。</b></h3> <h3><b>建設中的第五個科考站,選擇站址在羅斯海地區恩科斯堡島,與長城、中山兩站成犄角之勢,將覆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䓁南大洋各個扇區。</b></h3><h3><b>前期建設工作,緊鑼密鼓,有條不紊,予期2022年投入使用。</b></h3><h3><b>第五站也是常年科考站,可滿足80人度夏、30人越冬。</b></h3> <h3><b>南極長城站是我國在南極的第一站</b></h3><h3><b>我國于1983年六月加入了《南極條約》,由於未在南極建考察站,而被列為缔約國受到歧視。為着國家榮譽和科考需要,在1984.12.31~1985.2.14,短短一個半月建成第一個科考站南極長城站。位於南極洲西南,南設德蘭群島喬治王岛南部(不在南極圈內)菲爾德斯半島上。站區南北長二千米,東西寬一千二,佔地面積2.52平方千米。經多次擴建現有25座建築,4200平方米。</b></h3> <h3><b>灣內正停着一艘補給船</b></h3> <h3><b>傍山靣海</b></h3> <h3><b>長城站地圖</b></h3> <h3><b>五星紅旗飄揚在斯科拉半島</b></h3> <h3><b>蘇州寒山寺鐘</b></h3> <h3><b>長城站開站標志石</b></h3> <h3><b>中國少年紀念標</b></h3> <h3><b>愛國 求實 創新 拚搏</b></h3> <h3>科技開出冰雪路</h3><h3>紅旗漫捲南極風</h3><h3>一號棟是長城站第一棟建築,現辟為博物館。</h3> <h3><b>博物館展示長城站沙盤模型</b></h3> <h3><b>長城站專題展</b></h3> <h3><b>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鄧小平</b></h3> <h3><b>首次南極科考隊抵達南極</b></h3> <h3><b>建設場景</b></h3> <h3><b>首次越冬八人隊</b></h3> <h3><b>首次越冬 維護設備 保障通訊 觀察氣象 科學考察</b></h3> <h3><b>首次南極考察歷時142天,航行26433.7海里。</b></h3> <h3><b>長城站歷經多次擴建初具規模</b></h3> <h3><b>科考隊員的宿舍</b></h3> <h3><b>長城站郵局</b></h3> <h3><b>備用電源</b></h3> <h3><b>各種各樣的測量儀器</b></h3> <h3><b>當年的報導的報紙</b></h3> <h3><b>加蓋南極長城站紀念戳</b></h3> <h3><b>長城掛毯</b></h3> <h3><b>排隊蓋戳</b></h3> <h3><b>動物骨骼架構,疑似🐳的?</b></h3> <h3><b>尋找方位標</b></h3> <h3><b>簡易碼頭</b></h3> <h3><b>滿載而歸</b></h3> <h3>參觀完長城站,我完全理解了,第一個南極科考站为什麼沒有選擇進入南極圈,而是現在的乔治王島。從一個半月建成了長城站,並且當時留下8人越冬隊,做了那麼多的工作,真正是為了國家的榮譽。要知道八十年代初,當時是什麼條件呀!......</h3><h3>萬事開頭難,到了2005年,科考隊一舉從陸路征服冰穹A,終於獲准在其上建立內陸高海拔昆侖站。</h3><h3>如今,當初的後来者,經過三十多年的奮力拚博,已躋身南極科考的六強國家。</h3>